菜夾饃的辣椒不是簡單的油潑辣子,更不是超市裡隨便買點甜面醬或者黃豆醬加點辣椒。以油潑辣子作底,各家加入自己的香料、芝麻醬、芝麻粒等等,手法隱秘,這一碗辣醬,散發的滿是西安人吃辣的“匠氣”。
這麼多菜,到底誰是主角?
在專門賣菜夾饃的店,除了以上各色小菜,還能看到一盆鹵味兒,鹵雞蛋、花幹、火腿是食客必點。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個浸滿了鹵汁的花幹是菜夾饃的靈魂,松軟彈嫩多汁的它,讓饃吃起來一點也不幹巴。
老金家的蛋菜夾饃,是西安菜夾饃裡的“明星”。從名字就知道,蛋是主角,除了煎蛋和鹵蛋,流油的鹹蛋黃是蛋菜夾饃的c位擔當。
▲ 老金家的蛋菜夾饃,鹹蛋黃摞成“西安金字塔”。 攝影/Summer吃飽了,圖/圖蟲·創意
取兩顆油潤鹹香的鹹蛋黃壓碎了抹開,再塞進一個外焦裡嫩的荷包蛋,鋪上一層玫瑰大頭菜和油炸花生米,有辣、有鹹、還有甜,賞味的層次比一般的菜夾饃豐富許多。
如果去高陵區,土豆片又成了菜夾饃的主角。將土豆切成片,用竹簽穿成串,在沸水鍋裡燙熟,再裹上秘制的香辣醬料,看著就能把人給饞“死”。
▲ 上圖 土豆片夾饃,吃的是土豆片飽滿的勁脆感。
下圖 炸串夾饃,饃也可以放鍋裡炸一下。 攝影/藍夢之子,圖/匯圖網
菜夾饃不僅能當早餐,晚上它也常出沒於夜市。在這裡它的主角又換成了炸串,夾心魚丸、魚豆腐、素腸、土豆片、牛肉腸......各種火辣的燒烤用饃裹住,中和了油膩,吃起來更是過癮。
菜夾饃,吃的是實在,感受的是西安的實誠。若是做菜夾饃的阿姨夾菜,恨不得給你塞到爆炸。還有很多店,是給你一張饃,自己隨便夾。一個小小的菜夾饃攤,大概是西安最早的,也是最接地氣的自助餐廳。
▲ 感受一下西安街頭的“自助餐廳”。 圖/網絡
不管哪位主角輪番登場,菜夾饃是否好吃,最關鍵的卻是外面這層饃。無論是菜夾饃還是肉夾饃都是這樣,西安人的俗話“七分饃三分肉”,就是這個道理。饃,才是菜夾饃永遠的主角。
每個菜夾饃背後
都有隱藏的做餅高手
在外地,做早餐的面大多都是沒有發酵的“死面”,比如卷餅、煎餅、手抓餅、雞蛋灌餅之類,方便是方便,老陝吃起來總是不過癮。作為“饃都人”,饃怎麼能不發一發就吃呢,發酵過的面,最能完全釋放饃的香氣。
▲ 鍋盔菜夾饃。攝影/藍夢之子,圖/匯圖網
除了要發面,更要保證熱乎。饃的口感最好的時候,永遠是剛出爐的那一刻。所以,不管是用燒餅,還是白吉饃、月牙餅、油餅、鍋盔,幾乎所有賣菜夾饃的店,都是隱藏實力的餅子店。
▲ 剛出爐冒著熱氣的圓烙餅,下一秒就被劃拉開夾菜了。圖/網絡
就拿燒餅來說,在和面的時候摻入油、鹽、芝麻、茴香等作料,香氣四溢,做好後皮脆內軟,外面再撒滿滿一層的芝麻,哪怕空口吃餅也十分滿足。就算是最簡單的白吉饃,剛出爐的也是外焦裡嫩,口感有勁。風物君自己最愛吃的還是荷葉餅,柔滑松軟,像蛋糕一樣,夾上各式各樣的菜,吃起來嚼勁十足。
▲ 荷葉餅菜夾饃。攝影/青春劇本,圖/匯圖網
菜夾饃的餅子也可以用不完全發酵的坨坨饃,做起來方便,出饃快。熱乎的饃一出,刀一劃張開口子,快速夾好各種小菜遞給食客。只要是剛出爐的饃,永遠能最大程度地散發出饃本身的麥香。
▲ 上圖 坨坨饃。攝影/dbktpzx,圖/匯圖網;下圖 外層加了煎蛋的油饃。攝影/微博@樹蔭下的青瓜和蟬 菜夾饃就像西安人的性格,外表實在,內心卻非常豐富細膩,總是最讓人感到踏實。菜夾饃安撫著早晨每一個饑腸轆轆的西安人,也在晚上茶余飯後,滿足著悠閒逛夜市食客的味蕾。
要是外地人來西安,肉夾饃、涼皮、羊肉泡饃吃得多了,可能食堂或車站附近一個簡單的菜夾饃,最讓人戀戀不忘。當肉夾饃出門在全國闖蕩,菜夾饃默默扎根在西安的每一個角落,市井味道卻從不“小眾”,它是這座古都最樸實的幸福味道。
- END -
文丨李亦
編輯 | 李亦
封圖攝影 | 青春劇本,匯圖網
*特別鳴謝
微博@樹蔭下的青瓜和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