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紫丁香莊園》 鲇川哲也
除了《佩特羅夫事件》,鲇川哲也的代表作還有《憎惡的化石》和《黑色天鵝》等等,但《紫丁香莊園》則被譽為“近乎完美的本格推理小說”,也是《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第14個目標》靈感來源。
這本小說還是很傳統的本格小說寫作類型——“暴風雪山莊”:七名日本藝術大學的學生前往學校的度假中心,不料本來悠閒自在的假日變成了邪惡凶手的謀殺盛宴,一道道名曰“謎團詭計”的餐盤紛呈於讀者的面前……
三、社會時代(1957-1986)
12.《點與線》 松本清張
經歷了黃金十年,本格小說在一遍遍重復和變異各種殺人手法後,被讀者漸漸厭棄:為什麼一定要制造密室殺人?為什麼暴風雪過境正是殺人時?為什麼殺人的手法如此華麗,殺人的動機卻如此草率可笑?
而就在這個時候松本清張出現了。
1956年,松本清張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部長篇推理小說《點與線》。在香椎海灘,一對男女的屍體赫然出現,當警方判斷為死於殉情後,鳥飼重太郎和三原紀一卻嗅出了重重疑點。
“點與線”既是指代故事裡頻頻出現的鐵路和車站,更是寓意在當時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一個日本底層女人的屈服,揭露了日本官商勾結、社會黑暗的現狀。
13.《眼之壁》 松本清張
1957年4月,松本清張創作的另一部推理小說《眼之壁》開始連載,小說從一起三千萬元的詐騙案開始寫起,受到詐騙的科長引咎自盡,平時受到科長關照的副科長萩崎龍雄決心找出詐騙案的凶手,由於單人力量單薄,便求助於一位記者朋友共同調查此案。
比起本格小說裡全知全能的偵探,《眼之壁》以平民作為推理小說主角,將解題者的角色拉低至和讀者一致的高度。因此,讀者隨著他們一同探查真相,更為平易近人,而當主角赤手空拳面對黑暗組織時,雖然如同以卵擊石,可仍滿腔熱血奮不顧身,更會將這種信念傳達到讀者的心中去,引起讀者對於這個社會更多的共鳴與思索。
14.《砂器》 松本清張
在《點與線》、《眼之壁》之後,松本清張先後創作了《砂器》《零的焦點》《黑革記事本》《壞家伙們》《獸之道》等作品,進一步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其中,《砂器》成為了松本清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故事講述了一個老刑警是如何鍥而不舍的追查案犯,最終發現一切只是因為某人不願讓人記住自己不堪的過往。《砂器》有著松本清張的“啰嗦”和太多的巧合,拈h踔粱峋醯糜惺焙蟶比碩賈檔猛魄茫匾氖撬殺廄逭哦哉飧鍪貝拿櫳礎
15.《只有貓知道》 仁木悅子
和松本清張出道於同一年的仁木悅子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作家,當她的代表作獲得江戶川亂步獎後,在頒獎禮上,記者才第一次見識到這位坐在輪椅上被哥哥推進會場的女作家,仁木悅子。
由於四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症,仁木悅子終日與輪椅相伴,也無法接受正規教育,小學和中學應該學到的知識,都來自於在東京大學讀書的哥哥。而《只有貓知道》也改變了仁木悅子的命運,給她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她先後五次接受手術,終於可以站立起來。1962年,仁木悅子和翻譯家後藤安彥結婚,婚後的生活堪稱幸福美滿。
而《只有貓知道》其實和貓並沒有多大關系,在小說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對睿智可愛的兄妹偵探,並用女性特有的視角,講述了一個現實主義色彩濃厚的推理故事。
16. 《蒸發》 夏樹靜子
夏樹靜子早期是一位堅定的本格作家,不過受松本清張的影響,她的創作風格發生了重大轉變,她的小說往往始於日常瑣事,“丈夫外遇”是一個典型的矛盾開端。因此夏樹靜子也被稱為“主婦作家”。
1973年,夏樹靜子的《蒸發》獲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大獎,這也是夏樹靜子的最高傑作。在小說中,夏樹運用了火車時刻表、人物憑空消失、偽造不在場證明等多個很本格的詭計拼接,然而到最後你又會發現其實這是一部社會派的作品,婚外戀、單相思、偷情、夫妻矛盾,每一段情,都是一個故事。
17. 《人性的證明》森村誠一
剛才講到,夏樹靜子的《蒸發》獲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大獎,實際上1969年,夏樹靜子就以《消失的天使》角逐江戶川亂步獎,結果屈居第二——第一名是森村誠一的《高層的死角》。 這是一部以某家豪華酒店為背景的社會推理,松本清張更是激動地高呼“後繼有人”!
1975年,森村誠一創作了人盡皆知的經典《人性的證明》。這部作品以深刻悲涼的筆觸,揭露了日本上流社會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被譽為“最震撼心靈”的推理小說。而中國觀眾更為熟悉的是其改編的電影《人證》。
四、新本格時代(1987-1998)
18.《占星術殺人魔法》 島田莊司
新本格時代的代表人物莫過於“推理之神”島田莊司。
島田莊司最推崇的莫過於埃德加·愛倫·坡的《莫格街凶殺案》,在他看來,既然推理小說被創立時就具有這樣的特征,自己要做的就是還原其本來的面目——這才是“復興本格”。
1979年,島田莊司創作了驚世駭俗的《占星術殺人魔法》,而這個故事後來也出現在了《少年包青天》隱逸村殺人事件中。
可以說,這部作品集中地體現了島田莊司的理念,是《莫格街凶殺案》在20世紀末的長篇豪華版。
19.《斜屋犯罪》 島田莊司
1982年,島田莊司發表了“御手洗潔系列”第二作《斜屋犯罪》。在日本最北端冰天雪地的懸崖上,聳立著一座造型怪異的華麗建築“流冰館”。這座建築整體向一端傾斜,因此被人稱為“斜屋”。在聖誕之夜,“斜屋”的主人邀請一群人來到家中做客,但邪惡的殺意卻悄悄在傾斜的建築中彌散開來……
《斜屋犯罪》的影響力之大,以至於後來的新本格推理代表作家綾辻行人、我孫子武丸、歌野晶午、法月綸太郎等人的出道作,無一不是在向《斜屋犯罪》致敬。
20. 《十角館事件》 綾辻行人
綾辻行人可以說是新本格時代的掌門人,其處女作《十角館事件》受到了島田莊司的《斜屋犯罪》的啟發,屬於“建築推理”,其後綾辻行人又有一批作品被稱為館系列。在“館系列”中,《鍾表館事件》獲得了第45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而《暗黑館事件》則是綾辻行人集大成之作,被譽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書”之一。
21.《姑獲鳥之夏》京極夏彥
京東
[align=justify]
如果說島田莊司是精神領袖、 綾辻行人是掌門人,那麼京極夏彥的最大貢獻在於將“妖怪”成功地引入了推理小說。《姑獲鳥之夏》是日本推理小說“京極堂”系列第一部,其主角是兼具偵探和陰陽師身份的京極堂。而姑獲鳥則是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是死去的產婦的執念所化,抱著嬰兒在夜裡行走,懷抱裡嬰兒的哭聲就化成了姑獲鳥的叫聲。
這意味著所有元素都可以為推理文學所用,從而為推理文學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成功范例。
五、多元時代(1999-)
22. 《嫌疑人X的獻身》 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應該是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日本推理小說家了。而東野圭吾的作品,也一如他所代表的多元時代,推理小說早已經突破了“推理”概念帶來的局限,多元、獨立而又成熟。
像他的《放學後》是一部校園題材的推理小說,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本格推理;《名偵探的守則》又充滿了對本格以及新本格推理的反諷;《秘密》還出現了“靈魂轉移”的設定。
1999年,東野圭吾創作了《白夜行》,塑造了“聖惡女”唐澤雪穗這個形象,描繪出了人性在極端條件下的近乎於本能的反應,被譽為“絕望之書”。這部小說銷量很快就突破了100萬冊,不過,一邊是東野圭吾作品的暢銷;另一邊,這些小說卻無法實現創作者為自己設定的目標——獲得直木獎。
直到,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問世。
23. 《模仿犯》宮部美雪
在日本出版界,一直有“男東野,女宮部”的說法,2010年,宮部美雪在日本最受歡迎的作家評選中名列第四。而宮部美雪的作品也是題材廣泛,數量眾多,涉及推理、時代、科幻、奇幻等各個領域,突出地體現了新式推理無所不包的特點。
而她創作的《模仿犯》更是百萬字巨作,講述了幾個人對女性進行了迫害或者是謀殺,然後用非常殘忍的方法來揭曉他們謀殺的成果,向整個日本社會示威或者炫燿,結果引發了一場喧然大波的過程。
24.《華麗人生》伊阪幸太郎
2000年,伊阪幸太郎以《奧杜邦的祈禱》榮獲第五屆新潮推理俱樂部獎,躋身文壇,而2002年發表的《華麗人生》,一舉奠定了在日本推理界獨一無二的地位。
伊阪幸太郎的作品是完全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難能可貴的是,伊阪幸太郎依然給出符合邏輯的結局,使得整個故事有一個嚴絲合縫的解釋——可以不符合實際,但一定要符合邏輯,這是新式日本推理得以存在的基石。故事同時以五位人物的視角展開,講述了五個看似互不相關的故事;最後,在伊阪幸太郎的鬼斧神工之下,故事竟然合五為一,令閱讀者大呼過癮。
後記:以上只是對日本推理小說的一個簡單梳理,像後期多元時代東野圭吾、伊阪幸太郎的作品也都是點到為止,希望大家也能通過這個檢索到自己喜歡的風格,並愛上推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