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关于未婚职场人不打算结婚原因”的调查里(《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53.6%男性不想结婚的首要原因是“经济条件不支持”。
而信息互通互联时代,你这边苦兮兮地还信用卡,那边社交软件又给你疯狂推送“25岁存款10w+”,这种金钱主义和贫穷感带来的暴击,实在是太赤裸了。
再加上资本的压榨、996的内卷……
高房价、高见识、高欲望、高攀比,让年轻人生存压力暴增,又无力改变,不管是足够有钱,还是足够没钱,对于这代人,结婚的弊都大于利。
| 观念上原因
除了经济条件,观念上的改变也是一大原因。高达64.1%的女性认为“婚姻不再是必选项”而选择单身。更多女性为了争取更高的话语权和安全感,在自身经济上追求长远打算,接着追求个人品质生活,婚姻这一选项自然就靠后了。
02 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
而就算是结婚了,这一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也是:能过过,不能过就离。
根据调查显示,导致离婚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活琐事。
独生子女政策下,被集体和家庭包容长大的90后,大多没有经历过繁琐的生活细节考验,谁也不会惯着谁。
前面也说了,婚内出轨率节节攀升,面对“隔壁老王绿了我”的情况,90后也是最倾向选择直接离婚的人群。
现在回看,把婚姻比作一款游戏可能更恰当——
一开始大家都在玩儿,接着很多人发现这事儿“氪金”严重,比如买房,而大环境又不好,那些有钱有势的重氪大佬太多,影响了生态平衡,有人左拥右抱有人母胎solo。
最后大家干脆不玩了,随着注销账号的人越来越多,“婚姻”这套服务器变成了人迹罕至的鬼服。
而所有所有的原因,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如今婚姻提供给年轻一代的满足感,已经不足以匹配自我的欲望阈值了。
感情的事是门玄学,婚姻不是爱情的归宿,认清这一点后,年轻的情侣更愿意相信,真的感情比一段名不副实的婚姻关系来得更实际。
而共同生儿育女、抚养下一代的意愿,也就变得更遥不可及了。这么看,似乎年轻人活得越来越“人间清醒”,但为什么我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进步?为什么全社会还是在逼年轻人结婚?
03 为什么要鼓励婚育
高离低结,最直接的影响是生育率的降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正在跌破警戒线,总和生育率指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是正常的世代更替水平,现在,中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5。
根据社科院报告预测,到2027年,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当新出生人口少于同期死亡人口,便意味着国家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比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

2019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25年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你可能会觉得,老龄化社会,关我屁事儿呢?
那我们不妨来看下最典型的老龄化社会——日本的现状。
2018年,中国结婚率7.2‰,同年,日本仅为4.6‰,日本新生儿总出生数仅够上91万,但死亡人数已经飙到了136万。
如今日本总和生育率仅为1.36,不结婚、不生育,没房贷,没烦恼,听起来很爽对不对?
但是,这种状态直接导致日本的人才储备失衡,社会上重要位置都被年龄大的人占据,年轻人上升通道狭窄,拼命打工,却没有出路,进而对生活失去欲望……
日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内卷之国”,失去活力的社会也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数据显示,日本2020年GDP萎缩4.8%,11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
低欲望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事实上,已经有一代人尝到了苦果。
在日本,每年有高达32,000例“无缘死”发生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一群孤独老死的日本人,活着时没有朋友,没有配偶,没有孩子;直到死去也没人发现,更不知她们姓甚名谁。
当自由的潮水退去,到底是谁在裸泳?日本的现状,就是如今中国即将浮出水面变成现实的预言。
就像堕胎自由是进步,但堕胎率高并不是进步一样;
离婚自由是进步,但离婚率高并不是进步;
结婚自由是进步,但结婚率低并不是进步;
说到这儿,板娘我并不是催各位赶紧结婚赶紧生娃的意思。
个体选择与低欲望社会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靠催促、逼迫个体就可以解决的。鼓励婚育是必要的,但一味催婚、催生是没用的,毕竟现在的局面不是年轻人的错,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阻止一个低结婚欲望社会,好的应对,应该是在理解了中国式不婚的深层原因后,在经济、政策、社会福利上做出更适合的调整,
比如,改进住房、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等等,让年轻人真正自主、理性地选择所认定的幸福之路,而非加剧焦虑。
每个人的活法有很多种选项,希望大家结婚,一定是因为相爱;生孩子,一定是因为自己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