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3月5日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透露“正在谋划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而印度曾对此举“心怀芥蒂”。
综合媒体3月11日消息,水电业内人士指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决策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项目规模近6,000万千瓦,相当于“再造3个三峡”,将在多个领域保障国家安全,利国利民。
此前,在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而2021年的中国人大会议就将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当年的11月7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林芝市米林、墨脱县调研时指出,要全面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重大工程。齐扎拉还实地察看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选址,听取规划进展情况汇报。
2021年1月20日,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拉萨召开,齐扎拉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更是多处提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
报告中指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全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不过,据香港《南华早报》3月10日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指出,由于雅鲁藏布江流经其他国家,印度曾对这一项目“心有芥蒂”,认为这将会对本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也在考虑建造水电站项目以作为“回应”。
2020年11月23日,一名印度政治和社会学教授在《印度快报》发文《喜马拉雅的“水”炸弹》即呼吁各国都停止在雅鲁藏布江的水利建设。
文章称,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水坝建设,其一,将减少下游河流泥沙沉降,降低下游农田肥力;其二,破坏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生物多样性;其三,水坝位置位于地壳活动频繁的板块,地震风险大。此外,水坝可能在中印地缘政治博弈中发挥作用。
2020年11月29日,《印度斯坦时报》则刊文提出水利被中国“武器化”的观点称,中国在跨境水资源方面比印度更具战略优势,是南亚和中南半岛上七条大河的上游流域国家,尽管中印2018年恢复了有关跨境水文数据互换共享的协议,但印度仍担心中国将跨境河流“武器化”。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在6.76亿千瓦以上,为世界之最;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2亿多千瓦左右,占中国全国的30%,居各省区市之首。西藏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干流。
其中,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理论蕴藏量近8,000万千瓦,其下游的大拐弯地区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汇集了近7,0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资源,规模相当于3个多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