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Feb2021
#疫情
#科普
自2020年6月以来,中国不断传出从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包装上检查出新冠病毒阳性。近日更因一些食品被检查出阳性而引起了在市场上的召回,相应产品降价等等。频道关于冷链食品是否可以成为病毒感染渠道进行了调研。根据现有资料:
1. 新冠病毒不能通过食用/消化道传播
美国和中国都对此进行过动物实验,把病毒直接注射到口腔。而证明病毒不能在胃酸下生存。而高温烹调也能在进入口腔之前就杀灭病毒。
2. 核酸阳性不代表病毒可以传播
即使PCR检测出表面阳性,如果病毒的RNA不活跃或者已经死亡,那么即使病毒残留,并没有任何传染能力。根据中国现有披露的检测结果,仅宣布在10月份青岛的鳕鱼检测出活性病毒,其余均为病毒痕迹/片段,并未表明是否活跃并有感染性。
3.除中国外,科学家们均称:现并无任何证据说明冷链食品和包装有病毒传染风险。
例如:
美国病毒学家Vincent Munster说:在冷冻和解冻过程中,表面上的活跃病毒数目会降低越10倍,并且随着时间增加持续降低。他认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冷链食品包装可造成大规模传染。
欧盟的发言人也表示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包装会传染新冠病毒。
新西兰也表明在其国内并未发现任何证据病毒通过冷链或者非冷链食品包装进入新西兰导致感染,因此新西兰不要求对这些食品和包装进行检测和消毒。
4. 据Wall Street Journal近日报导,中国已给WHO发函,要求WHO更新对食品进出口检测的建议。中国声称根据中国的报告和研究,冷链食品包装有传染人的风险。然而WHO还在等待中国政府提供数据,此建议还未更新。
频道总结:冷链食品和包装有可能存在活性新冠病毒,但可能性很低(注:并不排除完全没有风险)。根据科学家说明,即使有活性病毒,其传染途径为:处理食物/包装后摸眼睛/鼻子,并非食用。因此科学建议大家在处理食品后洗手。如有必要,食材加热煮熟食用。
参考资料:
www.who.int/news-room/...-consumers
www.wsj.com/articles/w...1611324088
www.bloomberg.com/news...reign-food
thehill.com/changing-a...en-food-as
time.com/5899803/coron...ood-china/
现在土共已经疯了,不仅是查冷链,连常温食品都要跟踪隔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