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新賜爬界
眾所周知502粘啥都不行,粘手第一名,難道是這種粘液對蛋白質粘性比較強?
有種動物也是依靠自己吐出來的粘液捕捉獵物,而且粘性超強!(我嚴重懷疑502的成分跟這種粘液的成分一致)
這就是天鵝絨蟲Velvet Worm,也叫做櫛蠶。
別看人家長得可可愛愛,但人家可不是吃素的,他們主要捕食昆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天鵝絨蟲是有爪動物門的生物,他麼你的特征的就是:體呈蠕蟲形,有觸角,不分節。
天鵝絨蟲一共有一百多接近兩百種,體型一般在5厘米左右,也有二十厘米的大體型,和只有五毫米的小體型。
天鵝絨蟲雖然有很多腳,一對一對又一對,但是他們的腳都很短而且肥嘟嘟的,比起蜈蚣的大長腿,更像桑蠶身下的小短腿,所以他並沒有蜈蚣一樣的速度,而是跟蠶一樣的蛄蛹著行動。
雖然天鵝絨蟲也叫櫛蠶,但是他們在分類上跟桑蠶有很大差別。天鵝絨蟲是有爪動物門,而桑蠶是節肢動物門。
因為沒有很快速的行動能力,他們捕食全靠觸角下面儲存的“502膠水”,這是一種速幹的粘液,當他捕食的時候,就會將裡面的粘液噴射出去。
灑水車上線
噴射出去的粘液接觸到空氣很快就會凝固,將獵物牢牢的粘在地上,然後天鵝絨蟲就會慢悠悠的來到獵物面前,吃掉它。
全程都很優雅!
別看人家的腳腳是肥嘟嘟的小肉腳,就覺得跟矮腳貓的腿一樣,除了賣萌一無是處,其實他們每個萌噠噠的小肉腳上都長著彎曲的小爪子,當遇到不平整的地面或者要上樹的時候就需要靠這些小爪子來穩住自己了。
小伙伴們可以理解為,天鵝絨蟲的腳腳跟貓的腳有異曲同工之妙,爪子平時是收起來的,借助肉嘟嘟的肉墊悄咩咩的走路,當地面不平的時候就要用到小瓜子行動了啦。
看到這個小爪子大家有沒有想到之前講的一種生物——
《水熊蟲花樣作死,居然因為天賦逆天活了下來!》
這小爪子簡直一模一樣。
天鵝絨蟲的身體跟所有的大肉蟲一樣都是軟軟的那種,而且他走路基本靠蠕動,所以走路不是很快,看著還蠻可愛的!
天鵝絨蟲有著天鵝絨般的質感,所以才被稱之為天鵝絨蟲。
他們沒有堅硬的外殼保護自己,而且還要靠粘液來捕食,所以水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他們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跟蝸牛一樣,他們喜歡在雨後活動,大太陽下面容易脫水,甚至是被烤幹。
捕食的時候會先憑借著一對靈敏的觸角感受周圍有沒有獵物,一定確定有獵物在附近,就會迅速噴出粘液抓住獵物!
- End -
作者:張月鹿;文章來自:新賜爬界;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