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反式脂肪酸”這個詞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美食,如酥性餅幹、面包、蛋黃派、薯條、薯片中都含有它,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我們給予特別關注呢?
要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
1、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咱們通常說的油,是以脂肪酸甘油酯的形式存在的,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從化學結構上看,天然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以順式結構存在,而在外界條件影響下,不飽和脂肪酸的結構可由順式轉為反式。相較於順式,反式脂肪酸的性質與飽和脂肪酸相近,但其熔點更高,熱力穩定性更好,烹制時加入可以增添食品酥脆的口感、利於食品長期保存。
2、哪些字樣就提示反式脂肪酸?
常用植物油的脂肪酸均屬於順式脂肪酸。而部分氫化的植物油可產生反式脂肪酸。例如,氫化油脂、人造黃油、起酥油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我國居民的反式脂肪酸攝入,主要來自加工食品,如人造黃油蛋糕、含植脂末的奶茶等。
3、反式脂肪酸於健康有害無益!
國內外研究均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結腸癌等癌症的發生呈正相關。
例如,攝入來源於氫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會使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增加16%。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反式脂肪酸攝入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50萬例冠心病死亡。並且,反式脂肪酸可以通過胎盤,也可以進入乳汁,對脂肪酸的代謝產生幹擾,從而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4、如何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
反式脂肪酸的加入可以增添食品酥脆的口感、利於食品長期保存,烘焙、油炸食品,如酥性餅幹、面包、蛋黃派、薯條、薯片等,往往含有反式脂肪酸。
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我們首先可以關注包裝食品的配料表。在食品配料表中,如果有“氫化油”、“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植脂奶油”、“起酥油”等字眼,說明該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可能性較大。
根據現時的食品條例,若每份食品分量中含 0.5 g 以下的反式脂肪,由於含量不高,生產商可以列為 0 g,所以有時候一些列明 0 g 反式脂肪的食品,未必完全不含反式脂肪,只是含量極低,除非經常或大量地吃,對健康應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