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宋朝为历史背景的清官戏和宫斗戏里,寇准总是奸臣的天敌,看上去点头哈腰,笑眯眯的,没啥杀伤力,可私底下却悄悄伸出脚来,能把西宫娘娘和皇帝老儿绊得鼻青脸肿。
寇准给咱们现代人的印象,聪明,幽默,有点儿颓,还带点儿蔫儿坏。但历史上的寇准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假如你把寇准复活,把他拽到电视机前,让他看看那些以他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他一定会暴跳如雷:
“嗯?这是我吗?是谁胆大包天,竟然把老夫演成这个样子?不要逼我发飙啊!”他可不是吓唬人,他是真的会发飙。
寇准爱喝酒,也能喝酒,不管是当宰相,还是当地方官,每晚必醉。
他嫌自己喝不过瘾,每次喝酒都喜欢攒局,让一大帮人陪着,饭局上人越多,他喝得越痛快。
而且,他喝酒还不挑对象,上至同僚,下至小吏
只要敢跟他拼酒,他就待若上宾,待你比亲兄弟还亲。假如哪个人不喝酒,管你是亲戚也好,亲王也好,他都爱答不理。
寇准晚年下野,从宰相位置上退下来,去当地方官,听说衙门里有个衙役酒量惊人,就下帖子请那个衙役赴宴。该衙役的行政级别离寇准差着十七八级,见大boss亲自请饭,自然是受宠若惊,欣喜若狂。
可是天天晚上陪酒,衙役把胃喝坏了,被人抬回去,差点儿丢了小命。第二天,衙役的妻子上门喊冤,让寇准赔她一个活蹦乱跳的老公,寇准只能当场认错,赔礼又赔钱。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寇准不仅爱喝酒,酒席上还爱跳舞,他经常跳的一支舞蹈叫做《柘枝舞》,又叫《柘枝癫》,癫狂的癫。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支舞有多么癫狂,多么摇滚。
想象一下,夜色迷离,灯光闪烁,寇准寇大人酒酣耳热,甩掉长袍,扎起头发,朝宴席旁边的乐队一打响指:“Music”。
音乐响起,寇大人踩着鼓点摆动起来,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大嘴张开,长须飘摆,横叉,竖叉,下腰,倒立,滚翻,回旋……陪酒的下属们一起喝彩。
宋朝是内敛的王朝,文人普遍温文尔雅,庄重端严,像寇准这样放浪形骸的朝廷大员,官场上实属少见,根本不像一个大臣的样子。所以,宋真宗让寇准当宰相之前,曾经犹豫再三:“准诚有才,奈使性何!”寇准确实有才干,可他性子不好,经常发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