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
zhijun | 無題 02 G7前身,誕生在圖書館 1973年,時任美國財長喬治·舒爾茨邀請聯邦德國(西德)、法國和英國財長舉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地點設在美國白宮內的圖書館,該團體因此得名“圖書館小組”,被視為G7的前身。日本在同年加入,“五國集團”誕生。 1975年,美國、西德、法國、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六國領導人在巴黎市郊朗布依埃城堡舉辦峰會,這是G6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峰會。1976年,加拿大入伙,至此G7“合體“完畢。 03 不在七國之列的G7成員 歐盟屬於G7成員,但因為它是一個超國家組織而非主權國家,不在七國之列,也被稱為G7第八個成員。歐盟享受其他G7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但不能成為輪值主席,不主辦峰會。 1977年,受主辦國英國之邀,時任歐共體(歐盟前身)委員會主席、英國人羅伊·詹金斯,首次出席G7峰會。如今,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領導人一般同時出席G7峰會。 04 短命的G8 2023-11-19 16:26:22 | 引用 |
無題 04 短命的G8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西方經歷了短暫蜜月期。1998年,俄羅斯正式加入七國集團,七國集團成為八國集團。 ![]() 2014年,受烏克蘭危機和克裡米亞事件影響,本應在索契主辦G8峰會的俄羅斯被其他七國宣布暫停成員資格,七國還破例將峰會改在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並威脅對俄制裁。 俄羅斯被踢出八國集團後,俄外長拉夫羅夫曾表示,俄羅斯不需要重返G7,俄羅斯在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國際組織中運作良好。 05 “富人俱樂部”實力不復當年 G7成立之初,囊括了西方最主要的發達經濟體,是名副其實的“富人俱樂部”。然而,隨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實力日益增強,G7的壓倒性優勢正在消失。 G7的GDP總量在上世紀70年代占全球經濟的60%以上,而據IMF估計,這一比例今年將降至30%。另有數據顯示,基於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國家的GDP總量已經超過G7。世界銀行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G7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為25.7%,而中國為38.6%。 06 “G7已死,G20當立” 在世紀之交,G7開始意識到,世界上很多問題的解決都無法繞開廣大發展中國家。在1999年的G7峰會上,G7與包括中國在內的13個主要經濟體組建了一個新的對話平台,即G20。 ![]() 自2008年起,G20從財長會議升級為領導人峰會。近年來,隨著世界力量格局的變化,不斷有聲音指出,G7業已過時,應由G20取而代之。巴西總統盧拉曾表示,G20應該成為決定全球經濟事務的主要論壇,而不應該由少數發達國家組成的G7壟斷這一話題。 07 反G7的G7領導人 2023-11-19 16:26:49 | 引用 |
zhijun |
zhijun | 無題 07 反G7的G7領導人 G7內部並非從來一團和氣,勾心斗角時有發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期,G7裂痕明顯。特朗普大搞“美國優先”,對盟友加征關稅、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伊朗核問題協議等做法,導致美國和G7小伙伴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於是便有了2018年G7峰會期間“一對六”的“傳世名照”。 ![]() 2019年,特朗普提出讓俄羅斯重返G7,遭到盟友反對和俄方拒絕。2020年,特朗普又直言,G7不能恰當地反映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一個非常“過時”的集團。 08 美國維護霸權的工具 雖然特朗普認為盟友都在占美國便宜,看不上G7,但拜登政府很重視G7這個工具,企圖將G7打造成遏制中俄、維護美國霸權的“小圈子”。近年來,在美國主導下,G7插手烏克蘭危機、朝核等國際熱點問題,對他國事務指手畫腳,愈發橫行霸道。 當美國無法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制裁相關國家時,便操縱G7拼湊單邊制裁網絡,試圖逼俄羅斯等國“就范”。 俄烏沖突以來,G7成為美國與盟友商討對俄制裁的重要平台,G7所有成員國都參與了對俄制裁。但正如法國前總理菲永日前所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案例表明,一個重要國家因為遭受經濟制裁而低頭”,單邊制裁“對我們經濟的災難性影響,甚至不亞於對對方經濟的影響”。 此次廣島峰會,美國企圖操縱G7加碼對俄制裁,反制所謂中國“經濟脅迫”。 2023-11-19 16:27:15 | 引用 |
無題 09 民眾抗議成“保留節目” 歷屆G7峰會,既是西方國家幹涉全球事務的議事廳,也往往被各方抗議者用作“擴音器”,游行示威已成家常便飯。 2001年意大利熱那亞峰會期間,有20萬人參加了抗議活動,並與警方發生沖突。1名23歲青年在遭警方槍擊和警車兩次碾壓後身亡,另有數百人受傷,一些抗議者稱遭警方虐待。 本次峰會前夕,日本民眾已在廣島多次集會,強烈反對G7。集會方指出,G7廣島峰會“打著‘自由民主’旗號,行‘軍事同盟’之實”,此次峰會的實質,就是“(G7)成員國中的大國強制要求他國聽命於自己主張的會議”。 ![]() 10 G7峰會,開始“坐北朝南” 回顧歷次G7峰會,不僅有G7國家首腦到場,也多次有其他國家受邀,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近年來,西方大肆炒作所謂“全球南方”概念,表面上重視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集體崛起,實則圖謀離間發展中國家與中俄等西方認定的“對手”,拉攏發展中國家為己所用。 此次G7廣島峰會,就邀請了巴西、科摩羅(非盟輪值主席國)、印度、印尼(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等“全球南方”國家前來“幫襯”。 然而多數發展中國家對美西方國家口惠而實不至、附加各種條件的“援助”“合作”早有清醒認識,拒絕選邊站隊當棋子。印尼總統佐科曾表示,西方對俄制裁為他國敲響警鍾,擺脫對西方依賴才是明智之舉。 2023-11-19 16:27:30 | 引用 |
zhijun |
zhijun | Re: G7這十大真相,顛覆你的認知 七大工業國組織(英語:Group of Seven,簡稱G7)是一個由世界七大發達國家經濟體組成的政府間政治論壇,正式成員國為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歐盟為非正式成員,G7並非基於國際條約設立,也沒有常設秘書處或辦公室,主席國每年由成員國輪流擔任,通過定期會晤和磋商,討論和協調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經濟和政治問題。
歷史[編輯] G7的前身為美國財政部長喬治·舒爾茨創立的圖書館小組。[1]在面臨第一次石油危機情況下,1973年3月25日,美國財政部長喬治·舒爾茨邀請西德、法國、英國的財經首腦在白宮圖書館舉行非正式會議商討對策。在當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後,舒爾茨提議讓日本加入,得到其他成員國的同意。美國、西德、法國、英國和日本被稱為五國集團(G5)。 1977年,主席國英國邀請歐洲經濟共同體參加七國集團首腦峰會,1981年起,歐洲經濟共同體及繼任的歐洲聯盟成為常設非正式成員。20世紀80年代起,七國集團的討論焦點由經濟問題擴展至國際政治形勢、全球氣候變化、打擊跨國犯罪等非經濟議題。 2023-11-19 16:28:56 | 引用 |
Re: G7這十大真相,顛覆你的認知 成員[編輯]
成員國政府領導人財政部長中央銀行行長 ![]() ![]() ![]() ![]() ![]() ![]() 第一財政大臣 裡希·蘇納克財政大臣傑瑞米·杭特安德魯·貝利 ![]() ![]() 首腦峰會[編輯] 除此之外,輪值主席國也會安排多場部長級會議,包括財政部長、外交部長和環境部長會議等,其中最重要的為G7財長會議,自1987年以來,七國集團財長至少每半年會晤一次。七國集團部長和官員也不定期就某些迫切議題召開緊急會議,各國領導人還不時成立特別工作組或工作小組,集中關注某些重要問題。 2023-11-19 16:29:26 | 引用 |
zhijun |
zhijun | 無題 G6峰會:1975年;G7峰會:1976年至1996年,2014年至今;G8峰會:1997年至2013年 屆次舉行日期主辦國主辦國首腦主辦地官方網頁及備注第1屆1975年11月15日至17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官方網頁 幾內亞、尼日爾、科特迪瓦和突尼斯,以及阿盟代表首次受邀。 第38屆2012年5月18日至19日 ![]() 官方網頁 原定在芝加哥與當年北約峰會一起舉辦,但後來因技術原因調整至此。 第39屆2013年6月17日至18日 ![]() ![]() ( ![]() 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布魯塞爾官方網頁 原主辦地點是俄羅斯的索契,但因2014克裡米亞危機而被凍結會籍,因此改在歐盟的所在地比利時布魯塞爾主辦,本系列會議調整回G7。第41屆2015年6月7日至8日 ![]() ![]() ![]() ![]() ![]() ![]() ![]() ![]() ![]() ![]() ![]() 各成員現任領導人物 2023-11-19 16:30:16 | 引用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