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3日 08:10:08 [size=14]
应该追问的是,怎样的原因让反对无效,为什么设计者放弃了基本的规划原则和常识,明知建筑物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还要施工建设。这其中,行政权力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尤其值得思量。
有过不少案例,设计者们拿出的设计方案,最终敌不过领导意志。有时候,领导的意志出于某种现实考虑,尚且有一定的道理;有时候则仅因莫须有的风水问题,荒谬至极。在霸道的行政权力面前,设计科学没有多少尊严可言,一些“规划设计”出来的建筑,既不融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与周边的环境不协调,甚至在建筑安全、生态节能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对于东湖、武汉大学的山水之美而言,“变形金刚”再实用也是丑的。它的倒掉,或许将成为如何处理这类“丑建筑”的范例。在全国范围内,这样饱受诟病的“丑建筑”还有不少,建造这些“丑建筑”可能耗资不少,拆掉它们更产生浪费,可谓进退两难。如果没处理好设计科学与行政权力等其他力量的关系,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丑建筑”出现,也意味着更大的破坏和更多的浪费出现。
早前报道:武大一教学楼用16年就要拆除:造型与景区规划不符
法制网
图为即将爆破拆除的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一教学楼。刘志月摄
图为8月28日下午,一名摄影爱好者(左一)在即将拆除的教学楼前拍照以留存资料。何正鑫摄
图为武汉大学工学部附近的动力与机械学院等几座大楼门口张贴着有关爆破工作的通知。何正鑫摄
“短命”建筑折射畸形权力观
调查动机
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学楼即将爆破拆除,这一消息最近引发不少人关注。这座投入使用仅16年的教学楼在规划建设时便争议不断,如今被爆破拆除也惹人关注,这座处于舆论焦点的教学楼背后,究竟有何故事?
□法制网记者 刘志月 □法制网实习生 何正鑫
因“造型”与景区总体规划不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一教学楼即将被拆除,直接代价为1300万元的拆除费用。
今年7月,武汉大学宣布启动东湖南路沿线(武汉大学段)环境整治工程,决定对该校东湖南路沿线环境进行整治,其中就包括投入使用仅16年的工学部第一教学楼,这座被师生们戏称为“变形金刚”的教学楼将被拆除和等面积还建。
这座从建设之初即广受争议的教学楼,因“短命”再次走上风口浪尖。
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城市建筑频频拆建,看似所有项目都符合程序,但在“合法短命”背后,却是权力对政绩、对GDP的片面追求,造成大量国家资金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