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h96
空间首页
|
博客
|
日记
|
相册
|
书签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文章分类
上传
最新帖子
陈述彭先生谈大学同班杨振宁先生对于中国遥感事业的支持与推动
日本学者出英文专著:长江文明超黄河文明一千年,四大文明靠长江
【唐风月旦评】31:谈谈 郭WEN贵
为什么我的加西镑一下归负数了?
特朗普将2024大选称为生存之战:“这是最后一战”
美国如果想让产业链回归,就必须把企业的狼性找回来,只剩十年的窗口期了
白宫医生:拜登切除皮肤癌组织 手术成功恢复良好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ChatGPT之于AI就像梅西之于足球,很难做到那么好
解读唡会关键字"开局之年 雷倩:藏於九地.动於九天
“一带一路”对接“多建好建”,中菲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统计
点击: 10303
帖子数量: 626
开辟个人空间: 2022-10-01
最后更新: 2023-03-09
RSS订阅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2023-01-28 14:40:23
>>文章内容
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出生于福建福州,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
陈景润于1950年考入
厦门大学
数理系;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四中任教;1954年任厦门大学资料员;1957年任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2] [13] [18]
陈景润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 [1]
tjh27 |
点击: 0
|
评论: 13
|
分类: 上传
|
论坛: 素里新家园
|
论坛帖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tjh27
无题
人物生平
[align=start]
青年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福州。
1948年2月,入读于福州英华中学。
1950年,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四中任教。
1954年,任厦门大学资料员。
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79年,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交流学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参加厦门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
1996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2] [13] [18]
2023-01-28 14:40:59 |
引用
Re: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景润
陈景润在哥德巴赫(Goldbach)猜想研究中证明了:①、每个大偶数可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②、设D(N)是N表为两个素数之和的表法个数,证明了对充分大偶数N有D(N)<7.8342C(N)/(lnN)2;陈景润于1973年发表的(1+2)的详细证明,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许多研究结果是国际上最好的。 [10]
2023-01-28 14:41:33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陈景润提出并且实现了一种新的加权筛法。在他的加权筛法中出现一个和式Ω,通常的邦别里-维诺格拉多夫均值定理无法对Ω中出现的余项给出合适的估计。在和式Ω的估计中,陈景润把估计某种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转化为计算另一种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这个思想加强了筛法的威力,被国际数学界称为转换原理(Switching Principle)。 [10]
陈景润在圆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及三素数定理中的常数估计等研究中,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 [10]
2023-01-28 14:42:11 |
引用
无题
学术论著
陈景润
据2022年12月
何梁何利基金
官网显示, 陈景润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4部,其代表著作有《初等数论》《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组合数学简介》等。 [10]
科研奖励
据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陈景润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1]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奖 [12] [26]
1982年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1]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6年8月
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 [13]
北京
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陈景润
陈景润编著了《组合数学》教材。 [14]
培养成果
陈景润指导培养的学生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教授
王天泽
[5]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张明尧
等。 [28]
2023-01-28 14:42:24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家世背景
陈景润与妻子由昆合影
陈景润的父亲陈元俊是一名邮政局职员,其母亲于1947年即过世。陈景润的父亲收入低微,加之家庭人口较多,故家境贫寒 [13] 。陈景润兄弟姐妹共4人,他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16]
婚姻家庭
1980年,陈景润与
由昆
结婚,两人育有一个儿子
陈由伟
。 [13]
2023-01-28 14:42:54 |
引用
无题
刻苦钻研
陈景润
20世纪50、60年代,清晨,陈景润从食堂打一壶开水,买几个馒头和一点小菜,回到他那6平方米的小屋(那时大家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一干就是一整天。傍晚,他收听对外英语广播,然后又干到深夜。有时停电,他就点着煤油灯看书。走进他的房间,除了见到一张木床、一个课桌、一把木椅,余下的就全是一堆一堆的草稿纸。他不看电影,不聊天,全部生活就是研究数学。 [29]
2023-01-28 14:43:08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带病工作
陈景润很早就疾病缠身,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也从不间断自己的工作。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往右手扎,因为他要用右手写字。同志们去医院探望,都劝他暂时放一放手头的工作,他总是摇摇头。到了生命的后期,他已不能握笔,不能清晰地发声,但他们用手势和含糊的语言,跟他的学生探讨数学问题。 [29]
捐献遗体
1996年,年仅63岁的陈景润逝世。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陈景润的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2023-01-28 14:43:22 |
引用
Re: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人物评价
[align=start]
陈景润
“陈景润是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
新华网
)
[4]
“陈景润是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位杰出人才,是数论前沿领域国际瞩目的一流数学家。”
(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
白春礼
院
士评)
[5]
“陈景润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对数学贡献很大。”
(数学家
王诗宬
院士)
[5]
“陈景润是厦门大学的杰出校友,是厦门大学永远的骄傲,陈景润这座科学精神的丰碑是是永远巍巍屹立的,是不可超越的。”
(时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杨振斌
评)
[5]
2023-01-28 14:43:46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陈景润是中国数论学派的主要人物,他是华罗庚在数论方面的传人,他对数学是有重大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在历史上留有痕迹。”
(数学家
王元
评)
[5]
“陈景润数学奇才,他有着传奇的人生和不朽的业绩,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
党史博采
》评)
[15]
“陈景润是他所处时代中最伟大的数学家
(perhaps the most prodigious mathematician of his time)
。”
(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PubMed
数据库评)
[27]
2023-01-28 14:44:00 |
引用
无题
人物纪念
行星命名
[align=start]
陈景润
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第一颗编号为素数的小行星)命名为“
陈景润星
”。 [2]
计划命名
“陈景润未来之星计划”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出台的以陈景润名字命名的人才选拔资助计划,该计划针对30岁以下的人才给予特殊待遇,每年选拔3到6人,资助三年,减少后顾之忧,能够专心从事科学研究。 [3]
2023-01-28 14:44:20 |
引用
tjh27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很抱歉,仅有会员才能发表评论。
请
点击此处
免费注册, 或者
点击此处
登录,登录后您便可以发表评论。谢谢!
design:水中月shuiyue.cn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
加西网为
北美中文网
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人物生平
[align=start]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