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h96
空间首页
|
博客
|
日记
|
相册
|
书签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文章分类
上传
最新帖子
陈述彭先生谈大学同班杨振宁先生对于中国遥感事业的支持与推动
日本学者出英文专著:长江文明超黄河文明一千年,四大文明靠长江
【唐风月旦评】31:谈谈 郭WEN贵
为什么我的加西镑一下归负数了?
特朗普将2024大选称为生存之战:“这是最后一战”
美国如果想让产业链回归,就必须把企业的狼性找回来,只剩十年的窗口期了
白宫医生:拜登切除皮肤癌组织 手术成功恢复良好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ChatGPT之于AI就像梅西之于足球,很难做到那么好
解读唡会关键字"开局之年 雷倩:藏於九地.动於九天
“一带一路”对接“多建好建”,中菲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统计
点击: 10302
帖子数量: 626
开辟个人空间: 2022-10-01
最后更新: 2023-03-09
RSS订阅
王元(1930年4月29日—2021年5月14日)
2023-01-28 14:34:25
>>文章内容
王元
(1930年4月29日—2021年5月14日)
,男,出生于浙江
兰溪
[1-2] [14] ,原籍江苏镇江 [13] ,数学家,书法家 [16]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所长 [2]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元于1948年考入浙江
国立英士大学
数学系;1950年,因初步大学院校调整计划转入
浙江大学
[3] ;1952年—1978年,在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工作,历任
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4] ;1978年,被提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4]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5] 。2021年5月14日,王元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2]
王元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研究 [5] 。
tjh27 |
点击: 0
|
评论: 10
|
分类: 上传
|
论坛: 素里新家园
|
论坛帖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tjh27
无题
人物生平
[align=start]1930年出生于浙江兰溪。 [1]
1937年,举家内迁至四川 [1] 。
1942年,小学毕业,考取了位于
合川县
的国立第二中学。
1942年至1945年,就读于
扬州中学
抗战期间在重庆所办的国立二中。 [15]
王元图册
(4张)
1946年,随家一起回到南京,转入社教附中
(后更名为南京市立六中)
就读高中二年级 [4] 。
1948年,王元高中毕业考入浙江
国立英士大学
数学系。
1950年,因初步大学院校调整计划,王元转入
浙江大学
[3] 。
1952年,王元从浙江大学毕业,因成绩名列前茅,经
陈建功
、
苏步青
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年后又被分配到该所数论组师从
华罗庚
先生 [3-4] [6] 。
1952年—1978年,王元在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工作,历任
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4] 。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王元的工作,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与不公正的待遇 [4] 。
1978年,王元被提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4] 。
1980年,王元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1年5月14日中午12时46分,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2]
2023-01-28 14:35:01 |
引用
无题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王元首先在中国将筛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并证明了命题{3,4},1957年又证明{2,3},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此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1973年与华罗庚合作证明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高维单位立方体的一致分布点贯的一般定理,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华-王方法”。70年代后期,王元对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作了系统总结。80年代,王元在丢番图分析方面,将施密特定理推广到任何代数数域,在丢番图不等式组等方面作出先进的工作 [5] 。
学术论著
2023-01-28 14:36:19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学术著作:
时间
著作题目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地
1978年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王元、华罗庚
斯普林格出版社 [7]
《华罗庚的数学生涯》
王元
1991年
《代数数域上的
丢番图
方程与不等式》
王元
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 [8]
《统计中的数论方法》
王元
《哥德巴赫猜想》
王元 [8]
1991年
《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方程与不等式》 [8]
王元
1989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数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王元、华罗庚
1995年
《华罗庚》(繁体字本)
王元
九章出版社
台湾
1997年
《微积分》
王元、方源 [4]
1998年
《华罗庚》
王元
开明出版社
北京
1999年
《华罗庚》(英文版)
王元
2000年
《华罗庚》(日文版)
王元 [9]
2023-01-28 14:36:46 |
引用
无题
科技奖励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所获荣誉
1982年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4年
何梁何利奖
1990年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陈嘉庚物质科学奖
1999年
华罗庚数学奖 [7]
2007年
均匀设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7]
王元的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物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奖、1999年华罗庚数学奖。他在国际数学界和港台数学界享有声誉,被聘为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联邦德国《分析》杂志编委及斯普林格《图论与组合》杂志编委。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2023-01-28 14:37:16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
王元先后培养了阮卫东、
张寿武
(
普林斯顿大学
终身教授)等
一批数学人才 [6] 。
编写讲义
王元与华罗庚合作完成了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数学引论》 [6] 。
书籍获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所获荣誉
2002年11月
书籍《华罗庚》
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 [9]
学术讲座
2004年4月2日下午,王元应邀在
重庆市巴县中学
讲学。王元就师生们关心的“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怎样学好数学”“如何看待奥林匹克竞赛”等问题进行了指导。王元以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数学的内在趣味。最后王元院士讲到:“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学习的基础打好。只有基础打好了,才有可能做更多更重要的研究。” [11]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1980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 [2]
社会任职
编辑
播报
时间
兼任职务
1986年至2002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第六届至第九届)委员
1988年至1992年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7]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
《
数学学报
》主编
中国密码学会名誉理事长
联邦德国《分析》杂志编辑
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 [3]
斯普林格《图论与组合》杂志编委 [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常务委员 [8]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11]
2023-01-28 14:37:42 |
引用
无题
人物评价
[align=start]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国际数学界和港台数学界享有声誉。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评)
王元不仅是一位在数学专业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更是将数学这门科学通俗解析,让大众感受数学中的乐趣 [3] 。
(
光明网
评)
王元不仅对科研怀有热情,对教学工作也同样认真负责;他26岁便证明了
哥德巴赫猜想
中的“3+4”命题,使中国首次在这一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他是中国数学界的元老级人物 [6] 。
(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王元院士除了在数论基础领域的突出贡献,在数论的应用以及科普上都有大量的成果和贡献;同时,王元院士在年轻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乐
评)
2023-01-28 14:38:30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王元院士学识广博,除了数论的基础研究,还在数学的分析、应用领域,以及书法、教育等领域有颇多建树;他鼓励青年人开展独立研究,不迷信权威;他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出色的数学家 [2] 。
(学生、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张寿武
教授评)
王元先生是中国数学界五位研究数论的老一辈数学家 [10] 。
(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评)
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国际数学界和港台数学界享有声誉。 [13]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评)
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究方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在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成果。 [14]
(《
光明日报
》评)
王元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数学的重大损失。 [17]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评)
2023-01-28 14:38:44 |
引用
Re: 王元(1930年4月29日—2021年5月14日)
张寿武
张寿武,1962年出生于安徽和县,数学家,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普林斯顿大学
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 [10] 。
张寿武于1983年从
中山大学
数学系毕业 [14] ,并考取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研究生;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1991年获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之后就职于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92年至1996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1996年至1998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98年至2013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11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同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 。
张寿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论与代数几何 [6] 。
2023-01-28 14:47:43 |
引用
tjh27
tjh27
无题
人物经历
[align=start]
张寿武教授
(9张)
1962年,张寿武出生于安徽和县西埠镇五星大范村 [7] 。
1976年,考取了十里初中,初中毕业之后考入
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
。
1980年—1983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数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师从数学家王元,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91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吕西安·施皮罗与格尔德·法尔廷斯,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1991年,受到斯隆(Sloan)全额交换学生奖资助,在普林斯顿跟法尔廷斯学习。
1991年—1992年,就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92年—1996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
1996年—1998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98年—2013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2011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4月,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7] 。
2023-01-28 14:48:16 |
引用
无题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寿武的研究包括:Bogomolov猜想的证明,椭圆曲线上的Gross-Zagier公式在全实域上GL(2)型阿贝尔簇上的推广,平均Colmez猜想的证明等 [5] 。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6月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网站显示,张寿武先后在《Annals of Mathematics Studies》《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代表论文如下 [11] :
Zhang S. Positive Line Bundles on Arithmetic Variet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5, 8(1):187-221.
Zhang S. Heights of Heegner cycles and derivatives of L-series[J].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1997, 130(1):99-152.
Zhang S. Small points and Arakelov theory[J]. Documenta Mathematica, 1998:217-225.
Goldfeld D , Zhang S . The Holomorphic Kernel of The Rankin-Selberg Convolution[J]. 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2, 3(4):729-747.
Zhang S. Distribution of almost division points[J]. Duke Mathematical Journal, 2000: 39-46.
Zhang S. Heights of Heegner points on Shimura curves[J]. Annals of Mathematics, 2001, 153(1):27-147.
Zhang S. Gross-Zagier Formula For Gl_2[C]// Asian J Math. 2001.
Zhang S. Height pairings for algebraic cycles on the product of a curve and a surface[J]. 2021.
学术交流
2007年7月26日,哈佛大学数学家
丘成桐
教授出资100万元,以其父之名在
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
设立丘镇英基金会,用于资助世界顶尖级数学家来华举办讲座和从事学术研究,张寿武应邀作首场“丘镇英学术讲座” [9] 。
1998年,张寿武应邀在德国柏林举行的
世界数学家大会
上作45分钟报告 [17]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张寿武指导的博士生
袁新意
2008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之后担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副教授 [15] 。他指导的博士生
田野
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 [16]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7年
斯隆研究奖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
1998年
晨兴数学奖金奖(morningside gold medal of mathematics)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
2009年
古根海姆基金奖(Guggenheim Foundation Fellowship)
斯隆基金会
[2]
2011年4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12]
2016年
美国数学学会会士
美国数学学会
[5]
社会任职
编辑
播报
时间
担任职务
2013年
《代数与数论(Algebra and Number Theory)》编辑
2015年
《数学论坛(Forum of Mathematics)》编辑
2019年1月
中国“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1]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学术委员会委员 [8]
个人生活
编辑
播报
家世背景
生活与工作
(6张)
张寿武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两个妹妹,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父母除种田外,还靠捕鱼、养鸭为生 [4] 。
人物评价
编辑
播报
张寿武在波戈莫洛夫猜想和格罗斯—扎吉尔公式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
(晨兴数学奖金奖评)
张寿武是从安徽和县农村走出的国际数学大师,他因在数论和算术代数几何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著称于世 [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评)
2023-01-28 14:48:50 |
引用
tjh27
发表评论
很抱歉,仅有会员才能发表评论。
请
点击此处
免费注册, 或者
点击此处
登录,登录后您便可以发表评论。谢谢!
design:水中月shuiyue.cn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
加西网为
北美中文网
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人物生平
[align=start]1930年出生于浙江兰溪。 [1]
王元图册(4张)
1946年,随家一起回到南京,转入社教附中(后更名为南京市立六中)就读高中二年级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