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經濟--摘自維基百科
文章內容
日本泡沫經濟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19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因此隨著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時代背景
1985年9月22日,世界資本主義五大經濟強國(美國、日本、西德、英國和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當時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為此陷入困境的美國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介入匯率市場。此後,日元迅速升值。當時的匯率從1美元兌22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後的1美元兌150日元。由於匯率的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賬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當時日本政府為了補貼因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產業,開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市場上利率下降,於是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
另外,當時還有下列背景:
-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銀行煩惱於向優良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案件,於是開始傾向於向無附加產值的不動產、零售業、個人住宅等融資。
- 198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形成了資金集中在股票市場的上升通道。
形成泡沫的原因
日本泡沫經濟形成的原因中,國內有2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分別針對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 日元升值是經濟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日元升值後出口下降,導致日本被迫采取低利率政策,引起貨幣寬松,因而導致經濟泡沫。
- 日元升值本身不是經濟泡沫的原因,而是低利率政策:降低利率對國內基本消費需求沒有刺激作用,但對投機、特別是投資房地產行為卻能起很大的促進的作用,當時采取這樣的政策,本身就是以虛假的經濟泡沫去粉飾經濟增長的數據。
加速上揚
由於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為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向債務人大量放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賬面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欲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1985年到1988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為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為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岩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為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辦公樓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求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以賬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賬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賬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當時為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為休閒旅游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豪華跑車、海外旅游景點等等。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為“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著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泡沫破裂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欲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賬面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賬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著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賬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布《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人為的急刹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采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由於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總而言之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於各項資本投資標的物都出現了來不及脫身大量“套牢族”,從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資都有人或公司大量破產,之後產生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費和投資緊縮的加乘效應,不只毀掉泡沫成分也砍傷了實體經濟,且由於土地與股市的套牢金額通常極大;動輒超過一個人一生所能賺取的金額,導致許多家庭悲劇,所以這四年爆起爆落的經濟大洗牌等於轉移了全社會的財富在少數贏家手中,而多數的輸家和高點買屋的一般家庭則成為背債者,對日後長達一代人的日本社會消費萎縮經濟不振種下了因子。
-----------------------------------------------------------------------
歷史會重演嗎?
分享: |
![]() |
文章評論
2016-04-17 09:03:25
中國還是加拿大?
引用2016-04-17 09:05:10
如果人口不增長,不管加拿大和中國都會重滔日本覆轍 引用
2016-04-17 09:09:33
如果人口不增長,不管加拿大和中國都會重滔日本覆轍
所以加拿大防患於未然,瘋狂引進移民,難民。 引用
2016-04-17 09:10:24
大 溫 的 房 子 是 外 資 不斷 推 升 , 跟 加 拿大 經 濟 無 關 .
引用2016-04-17 09:12:35
如果人口不增長,不管加拿大和中國都會重滔日本覆轍
所以加拿大防患於未然,瘋狂引進移民,難民。
現在政府更加聰明,鼓勵小留學生移民,這些小孩比30歲以上的技術移民繁殖能力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口平衡。 引用
2016-04-17 09:13:49
如果人口不增長,不管加拿大和中國都會重滔日本覆轍
前仆後繼有後來者就不怕了? 引用
2016-04-17 09:25:09
如果人口不增長,不管加拿大和中國都會重滔日本覆轍
加拿大人口一直在穩定增長,可房市這幾年卻是瘋狂增長 引用
2016-04-17 09:31:57
只是點的增長(溫多)
引用2016-04-17 10:33:40
套用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引用泡沫產生時的理由幾乎是一樣的:例如,原油是不可再生的,只會越來越少,價格只會上漲。土地也是一樣,不會增多,只會上漲。如此等等。
泡沫破滅時卻是不一樣,美國房價下跌是因為過度信貸,石油價格下跌是因為美國頁岩油的開發,中國煤炭的下跌是因為產能過剩,如此等等。
如果溫哥華的房地產下跌,原因會是什麼?誰能提前知道?
2016-04-17 11:09:32
任何簡單套用歷史來預測未來的,都會變成笑話的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