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最潮的健身方式,00後看完直呼內行 

2022-01-24 23:07:48
>>文章內容
原創:新周刊



北京冬奧會開幕之際,健身經濟已數次成為風口,並經歷過多輪革新。/視覺中國

只要不加班,就鑽進健身房;買零食前,要看一眼熱量和糖分占比;帶“健身餐”“減肥餐”標簽的商家,開始頻繁出現在外賣訂單上;房間角落裡,永遠靠著一張卷起的瑜伽墊。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時,我們對“健身”的理解,還停留在居民小區的便民設施上。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之際,健身經濟已數次成為風口,並經歷過多輪革新。

年輕人已經將健身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潮流符號。

據36氪發布的《2021年輕人運動健身報告》,有規律運動習慣的90後和00後,分別占所屬年齡群體的76.8%和58.3%。另一方面,他們受“工作太忙”“缺乏場所”“缺乏器材”等問題困擾,期待找到更符合現代生活規律的健身方式。

需求催生供給。年輕人的新健身觀,推動健身行業變革,也滲透其他商業和文化領域。



年輕人的健身方式,你可能猜不到。/視覺中國

新的場景,新的器材

2017年開始,健身市場浮現一種怪誕的現象。

據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這一年,中國健身會員人數接近900萬、同比增長近15%;傳統健身房卻陷入大規模倒閉的泥潭。比如“浩沙”,這家成立近40年、被視為中國最大的室內運動品牌,旗下多家傳統健身房在2019年關店,實際控制人累計背負12億元的債務。

用戶體量與傳統健身房發展相悖,明示了有第三方入局。2017-2021年間,樂刻、Keep、超級猩猩等新型健身品牌,接連獲得上億元融資。

新型健身房的特點,建立在現代消費與生活習慣上——

收費方式上,由傳統健身房裡的“年卡”,變為單筆消費額較低的“次卡”,減輕了年輕人的經濟壓力,也更適應其頻繁出差的工作狀態。

曾上熱搜的“上海共享健身房”,甚至無需辦卡、每次健身前上網預約即可,價格低至2元/小時。僅靜安區的單個共享健身艙,每月入場人數就在3000-4000之間、日均人數超100。



共享健身房,雖然占地面積小、器械少,但這意味著它可以開在寫字樓裡,且收費低、無健身時間限制。/視覺中國

在時間方面,新型健身房多為24小時營業。年輕人即便下班太晚,只要有健身的心,隨時都可以支棱起來。

以樂刻為例,在當天晚上23點至隔日早上8點時段內鍛煉的人數,占總人數的6.8%。深夜鍛煉的人不在少數,且將隨社會發展進程加快而增多,新型健身房則彌補了這一新的市場缺口。

場景上,出現了專攻某一項運動的健身房,比如普拉提室、室內蹦極館、拳擊館,甚至是專門教用戶拉伸的工作室。與傳統的綜合類健身房相比,專項健身房營造出更專業、小而精致的氛圍——恰巧迎合了年輕人對精品化與個性化的向往。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健身用戶逐漸將目光投向“更高質量”的運動,比如普拉提、室內蹦極、拳擊等。/視覺中國

2016年起,“社恐”一詞的檢索熱度連年走高,逐漸演變為年輕人自嘲和對抗焦慮的標簽。

新型健身房雖好,但未照顧到社恐人群。據日新網報道,一位受訪者被問及“為何辦了卡又不去健身房”時,表示“陌生人社交壓力,令她沒勇氣出現”。

誠然,跟陌生人商量輪流使用健身器材、被教練纏著兜售課程、在開放淋浴間與陌生人赤裸相見……這些想想就腳趾摳地的情境,都令社恐人群望而卻步。

於是,居家型健身產品,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2020年,《白雪公主》中的魔鏡從故事走進了現實。這面由中國科技健身品牌FITURE研發、結合AI技術的“健身魔鏡”,在關機狀態時,是一面普通的全身鏡;開機後,鏡面——實則是反光的電子屏幕裡,會出現一個虛擬教練。用戶可以跟著教練完成跳舞、跑步或無氧運動課程,同時通過鏡中的自己與教練的影像做動作對比。

盡管指責其是“智商稅”的聲音頗多,這面原價3999元的健身魔鏡,依舊在2021年“天貓618”當天,取得單個直播間售出1484件的成績。

由FITMORE、LITTA、Mirror等超10個品牌組成的“健身魔鏡方陣”,在天貓上的總銷量已排進了大機械行業品類TOP5。



雖然這面魔鏡有點貴,但提升了我們居家健身的便捷度、免除了社交困擾——這些衍生功能,聽起來挺吸引人的。/FITURE官網截圖

虛擬教練在魔鏡,真人教練在直播間。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超7.8億用戶選擇在垂直類健身App上雲健身。

市場潛力促使健身達人們爭先在網上開課。快手上,截至2021年1月21日,“健身”及其相關話題下,累計擁有超1億個作品,與“美食”“穿搭”等大眾類別話題同屬一個量級;B站“健身頻道”的累計播放量達142.7億。

儀式感、零社交、宅家、時間自由、零消費捆綁、個性定制……年輕人越重視健身、對它的要求也就越細化。健身行業的經營重心,也被推動著,走上一新再新的道路。

左手偶像,右手游戲

虛擬偶像與游戲,是近兩年火爆的風口,也映射出了年輕人的消費刺激點——行業自然不會錯過,相繼提出“虛擬偶像 × 健身”“游戲 × 健身”概念。

2022年的第一天,Keep舉辦了一場直播。直播的特邀嘉賓,是虛擬偶像組合“暗箱”——成員們化身教練,與真人教練一起上課;組合的歌曲作品《少年狂想曲》被改編成燃脂操背景音樂。



虛擬偶像與真人教練同框。

虛擬偶像的現身,將直播間的視覺效果、觀眾互動頻率推向高潮。這是國內首例虛擬偶像與真人同台健身,但並非健身行業首次借力二次元經濟。

早前,Keep與虛擬偶像女團A-SOUL的隊長“貝拉”合作,推出其定制教學視頻。數據顯示,貝拉的女團燃脂舞和手環舞蹈游戲課程,累計跟練人數超11萬;“跑步加油”語音包吸引了超24萬人收聽;課程留言區內,還出現粉絲自發打卡現象。



貝拉小姐姐的課,你會感興趣嗎?

從國外流行到國內的健身品牌Les Mills,也曾邀請虛擬偶像Reyna成為團操課教練。

觸及泛娛樂領域後,健身產品滿足了年輕人對美觀性、刺激感等更高階的需求,由老觀念裡的“運動工具”,演變為“潮流文化的載體”。

過去,我們習慣在跑步機前方架一台手機,一邊跑步一邊看劇,因為鍛煉又累又無聊,要找一些好玩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才能騙自己堅持下去。

融入游戲元素的健身產品,植根於這一痛點。

健身游戲《健身環大冒險》,內含60種健身動作,並接受玩家自定義添加動作。玩家只需手持環形體感控制器,待游戲識別到自己的動作後,即可在電視屏幕前打怪升級——在不知不覺間,達成今日份的鍛煉目標。

《健身環大冒險》發行僅兩年,全球總銷量就破了1000萬;日本社交平台上,有網友興奮地曬出自己連續180天、每天玩一小時《健身環大冒險》後的身材:肚子上的脂肪少了、二頭肌明顯了,體重也下降了14斤。



想要通關?沒點體力可不行。

市面上其他健身游戲,諸如《跳繩挑戰》《wii fit》《舞力全開》等,全球累計銷量或下載量都在千萬級別。

銷量與口碑雙贏,證明健身行業與游戲聯動這一步走對了。

新型健身方式的定義,又多了一個亮點:趣味性。

潮流衍生文化

社會各領域相互關聯——健身觀念的輻射范圍,也不會局限於單一領域。

人一旦養成了健身習慣,那他的其他生活習慣,都會隨之發生改變,與“喝咖啡、閱讀咖啡書籍、周末去咖啡節玩”邏輯一致。

中國學者松家萍根據群體歸屬等因素,將體育消費分為兩類:實用性體育消費、炫耀性體育消費。

前者即上述的直播健身課程、游戲健身方式等增強體質的行為;

後者的側重點在身份、情感、娛樂等衍生文化——其中,體態審美受健身觀念影響最深。

在健身達人的“視覺刺激”下,年輕人們不再崇尚“骨感”“嬌弱”“蒼白”的外形,轉而追求有肌肉線條和曲線美感的身材、健康的小麥膚色。

趙曉宇是一位女性健美比賽選手,身穿比基尼、全身塗滿亮色彩油,和其他選手一起在舞台上展示緊致的肌肉,是她的日常。

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她提到,幾年前健身房的器械區裡,往往只有她一個女性,“那時人們看到‘肌肉女’可能會覺得不好看,甚至有點怪異”。隨著全民健身熱潮襲來,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主動練翹臀和馬甲線,“健美身材,象征著自律和堅持”。



現在誰還以瘦為美?“健康的體態”才是美的最高標准。

融合健身元素的穿搭風格,已成為時尚界的大熱門。

小紅書上,有超7萬篇“鯊魚褲(瑜伽褲)”相關筆記,涉及穿搭技巧、單品種草、街拍等內容。由小紅書博主“腦洞少女T”分享的大牌瑜伽褲平替視頻,獲得了9.3萬次點贊、8.9萬次收藏,以及831條評論。

據《新京報》報道,2021年雙十一,京東平台活動開始10分鍾,高端專業女性瑜伽服成交額同比增長250%。

此外,運動短背心、彈力短褲、束腳運動褲等健身裝備,甚至是不太日常的滑雪服和護目鏡,都被年輕人列入潮流單品行列、大大方方地穿著逛街。



滑雪用的護目鏡,戴對了也超時尚。/視覺中國

當下受歡迎的餐飲、社交文化,都藏有“健身”的影子。

據美團發布的《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2019年,“輕食”“減脂餐”“減肥餐”“健康餐”4個關鍵詞在美團上的搜索量,分別同比增長了235.8%、200.6%、186.4%和116%;吸引用戶點輕食餐的標簽,有“低卡”“增肌”“素食”等,均與健身和健康理念掛鉤。

早在2018年,天貓就在酒水消費報告中提出,在90後正在成為消費主體的當下,線下酒吧飲酒並沒有出現等比例的大幅增長。一是因為餐飲健康化趨勢,二是社交替代空間的出現——年輕人的娛樂場所,慢慢從酒吧,轉移至健身工作室或轟趴館。



蹦床館等集體運動場所,正成為團建的熱門選擇。

從線下到線上,從綜合類到精品化,從只考慮運營收支到照顧不同消費群體的心理需求,從單一運動領域到泛娛樂圈層,從運動方式到文化符號……2008年到2022年、北京奧運會到冬奧會的14年間,健身在中國越來越流行,方式也越來越迎合主流文化。

無論你是否有健身習慣,都不可避免地使用過它的衍生產品、了解過它的衍生文化。

而當一件事物,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融為一體時,它便是潮流本潮。

北京冬奧會系列:

①2008-2022,全民健身這14年

統籌:愷哥

撰文:穎寶

設計:hana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0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減肥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962687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