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在魔都人民最愛的城市,太適合來一場City Walk 

2021-12-05 21:35:46
>>文章內容
原創:嬉游


前幾天看到網上的一則統計,說上海人民雙休日和小長假最愛去的城市是蘇州,而杭州人民的心頭肉則是嘉興。雖然Base杭州,不過我更偏好蘇州一些,它的江南韻味足夠強大,每次一踏進去,就會被深深吸引住。


保守來說,蘇州至少可以去玩三趟。
一次住在老城區,逛逛小巷園林;一次住在金雞湖,看看蘇州時髦繁華的一面;一次住在陽澄湖,感受一下度假的快樂。


我是一個很愛走路的人,而這個季節的溫度正適合散步,曬曬太陽舒服得很。愛走路也是因為中間可以隨時停下來、隨時改變計劃,有時候坐在車裡,看到一處很好看的景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它飛馳而過,心裡好遺憾。


*蘇州的巷子都很有故事

你們也知道,秋天的蘇州美得就像是被加了一層濾鏡,還是狂拉色彩飽和度的那種。所有植物都接收到了溫度的指示,該黃的黃,該紅的紅,這些景色一旦被框進相機裡,就好像變做了畫。今年的秋天已經時日無多,錯過就要再等一年啦。


秋天來蘇州玩,毫無疑問老城區是最美的(其實我覺得四季都是)。結合本人愛走路的習慣,兩條City Walk 路線奉上,裡面會有景點、書店、餐館和一些雜七雜八的店,還有當地特色體驗,反正我覺得還挺有趣的。
逛完你會發現,蘇州的老城區除了古典美,其實也有時髦小心思藏在裡面。


對啦,園林我沒有規劃進行程裡,大家可以看地圖就近選擇,去哪個都是好看的,不必過分糾結,優先選沒去過且順路的。
以及最近剛好有園林藝術節,40件藝術品分布在滄浪亭、藝圃、可園、怡園裡。展覽持續到12月5日,馬上就要結束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江南的貓先森


‍♀️DAY 1 逛吃路線 ‍♀️

十全街 > 書院巷 > 吳趨坊 > 雙塔市集


第一站:十全街
來蘇州之前就聽聞十全街是蘇州的“網紅街”,來逛了一圈果然不負盛名。一整條街全是各種可以吃吃喝喝的店,有本地美食,也有異國料理、咖啡館和酒吧。問了當地小姐姐,她說這條街上的店確實味道很靠譜,“網紅”兼具“實力”。


蘇州小吃逃不開各式碳水,細膩的口感讓人上癮。祥鑫飲食店只賣幾種小吃,我去的那天遇上大降溫,點了一碗熱乎乎的赤豆小圓子,十分落胃。兩只起點的雞爪也根本吃不夠,又香又糯,一口就贏得本雞爪專業戶的好評。






還想著如此傳統的小吃店裡怎麼有咖喱卷這麼“時髦”的東西,咬開一看,好家伙,裡面有好幾層千張皮,這中西結合得我很服氣。


蘇州的雞湯小餛飩也是我的愛,祥鑫隔壁的鐵棍餛飩就是個好選擇。杭州小餛飩很少會撒蛋皮絲,讓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不管大餛飩還是小餛飩,都有老母雞湯、酸湯和麻醬拌三種湯底。而且這家的品類很豐富,小吃、糖水都有賣,價格實惠,最貴的也就20元。


@表哥帶你吃
如果你是嗜甜食客,推薦你去篤篤篤糖粥,光粥就有9種,還有9種西米露甜品和11種園子甜品,真·蘇式糖水天堂。


打卡蘇州傳統小吃,絕不能漏了近水樓糕團。店裡的豬油糕你一定要試試,不要被那幾坨油亮亮的豬油嚇到,它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香氣,絕對一口就被征服。




十全街上的餐館類型很多,比如MASA是一家台式酒場,今年剛開業,人氣很旺。和其他菜系相比,台灣菜館其實還挺少的,能吃到口味不錯的鹵肉飯、三杯雞、台式香腸是挺難得的事。




而距離MASA幾百米還有另一家台灣菜楊肉湯,確認過口音,這家老板是台灣人,菜品確實也更地道一些,能吃到更考驗廚藝和食材的菜,比如麻油豬腦、芥末脆腸和上湯牛腩。


@菜花小弟的麻麻
營業時間從晚上8點到凌晨2點,有點深夜食堂的味道。店裡的懷舊風格也體現在點菜單上,字都是老板手寫的,很可愛。




十全街上的麻雀咖啡是蜻蜓同學認證的蘇州好喝TOP3,不管是手沖還是奶咖,出品都很優秀。雖然它開在大路上,但定位卻是社區店,咖啡師小姐姐很願意聊天。




楊肉湯旁邊的綠狗咖啡在當地更有名,不過這次我吃了他們家的冰淇淋,因為名字實在讓人過於好奇,三蝦面是怎麼個意思。
糾結半天點了碧螺春口味,味道沒有名字那麼驚艷,但值得嘗鮮。




愛喝茶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十全街,這裡有好幾家不錯的茶室。我之前去過鵲裡·茶弄,裡面裝修得古色古香,泡茶工具齊全,還有一只可愛的狗子。188元買個套餐,兩三個人能待好久。




十全街上好吃的店實在太多,而且都挺有意思的,再補充幾家,大家可以挑著去,反正一趟肯定是吃不過來。
傳統美食:半月齋(蘇式下午茶)、熙盛源(小吃)、老蘇州茶酒樓(老字號蘇幫菜)
非本地菜:小象鼻頭餐廳(日式)
咖啡&酒吧:Fvacce Cafe、解藥cafe&bar、破立Coffee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只剛上海話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maohu
無題
第二站 書院巷
書院巷和十全街的西側是連在一起的,它是早一代美食聖地,後浪已經把這位前浪拍在沙灘上。
逛過十全街再來,會覺得書院巷平淡很多,不過書院巷的優勢是更有傳統味兒。以前的巡撫衙門舊址就這兒,連學校的門頭都古色古香。


這條路完全以傳統小吃為主,想吃地道的生煎、餛飩、面只管來就就好了,現在的書院巷本地人來的比較多,游客味很淡。


我來推薦幾家除生煎和面以外的特色美食吧。專門賣豆花的木緣新豆花讓我第一次知道豆花還能有這麼多吃法,以為自己在點雙皮奶,區別是吃起來要清爽很多。


老王蛋餅是老網紅了,上完電視上雜志。老板多年專心賣蛋餅,酥脆的外殼+扎實的餡料,能用簡單的食材做出極致的味道,大概就是街頭美食的魅力。


@麼亦_蜜
最最最推薦的是明月樓,這家是我此行最愛的蘇式糕點店。松糕餡料豐富,口感在松與糯之間達到奇妙的平衡,吃過一塊就停不下來。
如果只吃一家糕點,那一定要選明月樓。




來走一趟,書院巷是不會讓你空著手和肚子離開的,而且這條街的物價也很友好,吃到撐也花不了多少錢。


第三站 吳趨坊
吳趨坊和書院巷有相似之處,也是本地人比較多的地方,而且走穿這條路就可以到藝圃 —— 一個小眾又好看的非遺園林


巷子得名於古吳人歌唱吳地風情的《吳趨曲》,之前末末寫蘇州的時候特別著重寫了這條路。它在吃上的特別之處在於尤其適合吃早飯,樂惠餛飩陳記餛飩打了N年的擂台,各自擁有一批忠實粉絲。


@鄭慢慢慢慢
觀振興美味齋兩家蘇式面館各有千秋,一家是老字號,一家是口碑王者。蘇州面的湯底是一樣的,主要是選澆頭,燜肉、鮑魚、蝦仁都是比較經典的口味。
一個吃面小貼士:因為面細比較容易泡軟,可以讓老板把面煮硬一點。


逛這樣的路,其實不太需要攻略,開在居民區附近的餐館基本味道都不會太差。我都是看到哪家人多,就進去吃,基本不太會踩雷。




這裡再順帶安利一下藝圃,園子雖小,但園林造景的精髓它都有。


喜歡它更是因為這裡比那些大園子親切很多,讓人沒什麼距離感,還能坐在屋子裡像本地人一樣悠閒地喝上一頓茶。


第四站 雙塔市集
之前寫葑門橫街的時候有提到過雙塔市集,杭州也搞過一個類似的2.0菜場,但兩個地方都去過之後,我要說蘇州的雙塔確實更勝一籌,不愧東方衛視出手完成的項目。


菜場的改造始末在愛奇藝可以找到全過程(不過《夢想改造家》這個節目最近被群嘲了),這個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營業的老菜場在改造過後,也擁有了超市般的整潔敞亮。
但它又和超市不一樣,在各處都可以找到蘇州特色,比如屋頂是過去的那種橫梁瓦片的結構,小吃店的名字是蘇州的方言。




沒錯,這個菜場是可以吃東西的。賣的都是蘇州當地的特色小吃,餛飩、湯圓、生煎、赤豆小圓子、桂花酒釀……甚至還可以代加工海鮮。


我覺得逛一逛雙塔市集也像聽評彈一樣算是蘇州特色體驗之一。它並不是一味變成了時髦流行的樣子,而是有融合本土元素,城市的底蘊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市集門口的定慧寺巷一排都是小吃店,小小的路卻有定慧寺和羅漢院雙塔兩處古跡。大部分來雙塔市集的人逛完就走,恰恰忽略了它名字來源的地方。


其它又有美食又有本地市井味兒的巷子還有:西北街(靠近拙政園)、東中市(靠近平江路)、皮市街(靠近平江路),都聚集在老城區。

2021-12-05 21:36:24 | 引用
無題
‍♀️DAY 2 特色體驗路線 ‍♀️

北塔報恩寺 > 平江路 > 人民路


蘇州的老城區沒有高樓大廈,一眼望去都是白牆黑瓦的居民房,能這樣保護城市傳統風貌真的挺不容易的。老城區裡古跡密集,大多是園林,也有寺廟和老街區,內容超級豐富。


第一站 北塔報恩寺
從火車站去酒店的路上,極為古樸的報恩寺就已經吸引了我的注意。在處處平房的老城區,寺裡76米高的古塔已經顯得非常扎眼。事實上,整個老城區確實沒有比北塔更高的建築了,這是政府定下的規矩。


北塔的古樸味不是沒來由的,這座寺距今已經1700年,是蘇州年紀最大的寺廟。乾隆南巡的時候曾到過這裡,不知道他當時有沒有登上北塔看一看全城風貌。如果你想,現在還是可以踏著吱吱呀呀的木樓梯上去。


@君子不器
後來重建過的北寺,風景愈發秀。新開辟的區域自成園林美景,要賞蘇州秋景,這裡實屬方便又實惠,連門票都沒有。


@君子不器
寺廟出門就是美食密集的西北街,可以一路逛吃去拙政園和蘇博


第二站 平江路歷史街區
蘇州老城有兩個比較大的景區:平江路歷史街區和七裡山塘景區。他倆屬於“競品”,都是找過去的地方,我先表個態:平江路好逛太多!七裡山塘有點像初代的古鎮景區,現在看略顯過時。


清代有一副著名的《平江府圖》,畫的就是當時的蘇州城,道路啊,河流啊全都畫得一清二楚。因為它流傳下來了,所以現代人才有了對照的模板。


一對比專家們就發現,只有平江路這一塊保留得最完整。路還是那條路,河還是那條河,大多沒改也沒填,如今也還有不少老蘇州人住在裡面。有年代的建築得有人住才顯得有靈氣,有人叫它城市“活化石”不是沒有道理。




*平江路的夜景也很美
至於為啥說它好逛呢?
這裡既有傳統景區有的東西,比如名人故居、城牆遺址和博物館。這些地方是城市歷史的載體, 蘇州特有的那股江南味兒都在裡面。


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它也安排得不錯,好幾家厲害的咖啡館就開在附近,蘇州的傳統美食也能一網打盡,還有各種不買也可以瞎逛的文創店書店,多看幾家,總是會不住剁手的。
總之平江路內容豐富,完全是一個老少通吃的地方。


推薦幾家我特別喜歡的店吧,給大家指個路。
琵琶語評彈茶館
我的經驗是,這樣沉浸式的當地體驗要比逛景點讓人印象深刻得多,而且有趣。
我們總以為自己離這些傳統藝術特別遠,其實不然。《天涯歌女》聽過吧?這首歌就是評彈改的。




不過評彈版的《天涯歌女》需要兩個人才能演,一人彈琵琶,一人彈三弦。演出大多時候都是這個配置,兩人各自配三把樂器,根據曲目切換低中高音。


評彈經典曲目有Solo的,也有雙人的。看演出的過程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嚴肅,男老師講話還挺幽默,中場會穿插評彈知識。
而右邊的女館長曾經去中南海演出過,那天我有幸看到了她的演出,那真叫一個余音繞梁,也終於知道古人是怎麼想出這個成語的了。
一場演出大概2小時,我聽了7-8首(大概一半是客人點的曲子),如果自己有特別想聽的可以單獨加錢點唱。工作日的雨夜店裡座無虛席,還有好幾位老客,氣氛很不錯。門票最便宜38元/位,送一杯茶,這絕對是物超所值的。




平江路也有可以聽昆曲的地方,這回我沒來得及體驗,留著下次實現。


親自聽過之後再去評彈博物館昆曲博物館或許會看得更明白,這兩個館都在平江路歷史街區裡的中張家巷,由舊民居改建而成,小眾的傳統文化確實很需要這樣的窗口去展示自己的魅力。


知止書店
與其稱知止書店為二手書店,我更願意叫它舊書店。店裡好多書都是不再出版的絕版書,類型多且雜,幾十年前的電影雜志、小說、童話書全部堆在一起,甚至還有博士論文,常規書店哪裡會有這些東西。


@Mandy_
淘舊書店的樂趣在於看到不屬於這個年代的審美,並在裡面發現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有些書的主題實在非常獵奇,放現在看或許有些滑稽,但那確確實實就是那時候人們正在在意的東西。


@SeeU
不管你因為喜歡還是好奇而買下一本舊書,在科技水平還沒有能實現穿梭時間之前,看舊書已經是讓時間倒流的有效途徑之一了。


@SeeU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可能我最喜歡的本地連鎖店了,出品不算驚艷,但勝在實惠且實在。菜單種類多,炒菜和小吃都可以點到,特別適合很多人一起吃飯,都能點到自己愛吃的東西。


不過我每次都是去吃小吃的,雞爪、雞頭米糖水、赤豆小圓子、雞湯小餛飩都好好吃,作為中途的休息補給站很好。


Moonchild cliquor&vinyl bar
這家老板是黑膠唱片控,在囤了幾千張唱片之後開了這家酒吧。為了讓客人得到極致的音樂享受,老板在設備和電路上花了不少錢,想做蘇州listening bar的代表。


不管你是喜歡酒,喜歡音樂,喜歡拍照,還是喜歡找人聊天,都值得來這家名字巨長的店喝一杯,老板無敵健談。


這次來逛還意外發現了平江路歷史街區北面的獅林寺巷,路邊有好多咖啡館和輕食餐廳,是年輕人會喜歡的文藝調調。


第三站 人民路
南北向的人民路是蘇州老城區大動脈之一(另一條是東西向的幹將西路),這條路串聯了好多景點。從北塔報恩寺一路向南,會經過平江路、怡園、觀前街、可園、滄浪亭、盤門(保留著古城牆+水關遺址)等一眾景區,能逛一天不止。


*非常冷門的盤門景區
蘇州文物局定了41條有歷史底蘊或是古跡的古街巷,它們大部分都在人民路的兩側,前面提到過的平江路、十全街、書院巷等等都在這41條之列。
喜歡靠自己探索城市的朋友,不如就跟著感覺走,沿著人民路挑一條岔路進去逛逛,一定會有意外之喜。




*充滿年代感的蘇州小巷
人民路也不全是老蘇州的風景,在南端的藍文化創意園就是年輕人的世界。雖然它並不是什麼景點,不過裡面有一家Tommy coffee,蜻蜓認證值得專程去喝。




不懂時尚的咖啡師不是好DJ,老板一位是很酷的斜杠青年,店裡的周邊好多都是Tommy自己設計的,這一方空間是咖啡店也是他的創意集市。


柿子糖水鋪也是來園區的理由,在店裡可以從廣東的番薯糖水喝到蘇州的綠豆湯,再穿越到福建喝花生湯,我猜店主本身就是個超級愛喝糖水的人。


根據季節變化,店裡的菜單會不斷更新,今年份的熱飲已經上新了。


這兩條City Walk路線比較適合第一次來的朋友,可以對蘇州的氣質有一個大致的印象。
至於沉浸式欣賞蘇州秋天的地方,各大園林是好去處,寺廟也是好去處。《夜泊楓橋》裡的寒山寺除了夜半鍾聲,還有落了滿地的樹葉在等你。


@Leah梨亞

論蘇州寺廟人氣,西園寺憑顏值勇奪第一,銀杏古樹加上寺廟的禪意,秋日的氣氛很到位。




@福蘿卜切丁
忘了誰,也不能忘了“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春有櫻花,秋有銀杏,虎丘十景不是浪得虛名。


有這麼大的名聲當然不止因為虎丘的風景美而已,也因為傳說吳王闔閭就葬在這裡


去不了意大利看比薩斜塔,我們有自己的國產斜塔——虎丘雲岩寺塔塔身斜度僅次於比薩斜塔。蘇博本館“吳塔國寶”展廳陳列的就是從雲岩寺塔和瑞光寺塔內發現的佛教文物。


蘇州是一個值得多次拜訪的城市,畢竟是吳文化是發源地,而且古跡都保存得不錯。
前幾天有位女生的流調被推上了熱搜,誇她和朋友在蘇州好會玩,去的都是小眾又有料的地方。
了解一座城市就像認識一位朋友一樣需要循序漸進,如果這兩天的City Walk路線讓你覺得意猶未盡,那麼下次我們再一起探索更多關於蘇州的玩法。

2021-12-05 21:36:46 | 引用
maohu

發表評論

很抱歉,僅有會員才能發表評論。

點擊此處免費注冊, 或者點擊此處登錄,登錄後您便可以發表評論。謝謝!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961115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