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4個好友集資,買上海30㎡夾縫房,改造後鄰裡共用 

2021-11-07 18:31:23
>>文章內容
原創:一條

在上海老城核心區的永嘉路,

弄堂的最深處藏了一個30㎡的夾縫房,

被兩棟老洋房擠著,

南北很長、東西很窄,

采光全靠西邊的一扇小窗。

室外凋敝室內幽暗,

裡面一度住進了10來個人,

還常年被拿來當快遞收發站。





2019年,4個80後建築師好友集資,

從中介手裡買下這個沒人要的破房,

共同商量設計,花了2年來改造。

塞進3個臥室以外,

12㎡的最美會客廳,

把濃濃的老城廂弄堂感搬進室內,

空間也共享給社區裡的人。

發起“城市旮旯計劃”的4位建築師:劉漠煙、蘇鵬、琚安琪、宋佳威(從左往右)

初秋,一條來到上海老城廂,

與建築師們一道走街串巷,

聊了小房子的過去、現在、未來,

和4人組正在進行中的改造城市旮旯計劃。

自述 劉漠煙

編輯 葉荔 責編 陳子文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美好家居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maohu
無題






9月底,我們在上海老馬路永嘉路中段,見到了劉漠煙和他的另外3位建築師好友,一群人七彎八繞,路過中學的院牆,走到弄堂深處,妝容精致的青年和買完小菜回來的大媽,從身邊擦肩。
到了巷弄端頭,一塊深灰色帆布半掩著入口,側牆上藤蔓剛爬起來。
小房子的三面都被老洋房夾著,只有西向對著鄰居的小院子,能透一口氣采光。
建築師劉漠煙接受一條專訪
入口在東邊,只容一人通過,名副其實的旮旯。
我們繞過帆布進門廳,走入室內,氣氛突變,好像進到一個精致搭建的戶外小院。牆面和鋪地灰灰的,恬靜素雅,陽光正從西面擴大了的窗戶灑進來,全然忘記了方才弄堂的喧鬧。
初見幾位建築師,大家都有些靦腆,他們飛快地一致決定,派出西北小哥劉漠煙作為4人組的代表,向我們介紹了整個改造的來龍去脈。
改造前,小房的原始狀況
以下是建築師劉漠煙的自述。
2019年夏天,我們跟著中介第一次來看這個弄堂裡的小房子,底下的快遞站剛撤走,30㎡的室內隔出兩層,快遞員搬走後留下的花牆紙,鋪滿了兩面牆,外面還偷搭了一層。
中介都不敢相信,我們看中這樣一個沒人想要的破房子,但這樣的地段能有我們負擔得起的獨棟小房,還是非常難得的。不跟鄰居有任何共用這一點,對改造太有利了,設計師就經常開玩笑說,鄰居,那絕對是改造裡頭最大的攔路虎。
1947年老地圖中的地塊(紅色顯示)
鳥瞰圖
當時我還找了一些歷史地圖,試圖來考證這個小房的建造年代,推算下來它大概是老洋房的輔房,可能作過廚房或者停車棚,到70年代左右才改造成住宅。近些年,裡面越隔越密,最多的時候大概住了10來個人。


小空間剖軸測
門廳
繞到帆布背後,就是門廳,抬頭可以看到一個藏起來的小露台,由帆布篷遮擋大半。
進到室內,整個空間布局比較簡單。
原本的房子是磚混結構,留下了一個結構牆,正好把室內一分為二,就利用這面牆,分出兩部分:牆的內部作居住,牆的另外一半作會客廳,一靜一動,一開敞一私密。




會客廳局部下凹,四周都可以坐人。雖然面積只有12㎡,但是體驗寬裕,前不久一次聚會一下子來了18個人,也塞得下。
幾乎沒有軟裝。牆面用的是微水泥,一種混凝土效果的塗料,近兩年新出,性能上不開裂,落灰也容易打掃。只是價格不便宜,要500多一平。


西側
室內采光,幾乎全靠西窗,在原有窗框位置做出一個放大版的窗戶,即使是這麼個小改動,也是和周邊鄰居商量著來實現。
為了窗口的景觀,收拾了院子,從荒草叢生變得幹淨,安上燈,也算為鄰居做了一點小貢獻。


臥室區窗景
來到牆的內側,沿著旋轉樓梯上去,有兩個臥倉,都只有床的大小,大約1.3米×2米,床側都有凹龕,各有一扇開向室外的窗,和一扇開向會客廳的窗。


從會客廳一角彎腰通過,來到榻榻米型的臥房,可坐可躺,把空間用足,相當於這裡面塞下了3間臥室。
走廊底端是衛生間,就在原本的位置沒動,只做了優化。

2021-11-07 18:31:41 | 引用
無題



老城廂的常見元素
改造旮旯的過程,一波三折。
一開始我們想從居住入手,走青年公寓路線,考慮的是如何讓小空間住下更多的人。設計還在紙上沒怎麼動,疫情就來了,我們幾個很長一段時間都各自在家工作。
疫情改變了我們對新空間的期待:能夠有個讓好朋友們聚到一起的地方,無論在一塊兒辦公,還是閒聊,所有人都覺得有安全感。
於是調整方案,突出公共區,用一堵牆把它和休息區劃分得更徹底。


弄堂元素拼貼
接下來,主創設計師安琪把疫情隔離期間的觀察,拿來推進設計。當時她所在的老小區封閉了,關在老公房裡都出不去、不甘寂寞的中老年人,自發搭出一個棚,擺上桌子、花,圍了一個小花園出來,圍坐了一圈,聊上一整天來打發時間。
她把弄堂裡大爺大媽圍坐在一起的場景感,搬進了室內,就成了這個向心的空間。




我們一起添了不少細節,找了線條燈,橫七豎八地架起來;側牆兩扇窗戶下方都加了小欄杆,窗一開,探個頭,隨時可以看到底下。
而圍坐在下面的人一抬頭,上方像是被電線、晾衣杆劃分得七零八落,很像在室外,又隱約像回到二三十年前老上海鄰裡間生活的狀態。




我們還設想了很多不同的使用場景,都在慢慢嘗試。前不久,我們中的兩人,帶了各自家人來度周末,4個大人兩個小孩,住起來很寬松,小朋友特別喜歡沿著旋轉樓梯跑上跑下;還辦過小朋友的生日會,參與的大人小孩加起來,有近20人。


至於未來的功能,希望房子和外面的街區有更緊密的聯系。我們跟社區營造的團隊聊過,他們也可以來入駐一陣,作成小區裡常見的那種公共會客廳,面向社區所有人開放。
也考慮分時段,交給社區居民拿來做共享空間,與其他團隊合作舉辦小型的、重體驗的展覽,甚至開放給物業、居委會。


另外,目前上海各個區都有不少周末組織的走街串巷導覽團,其中也有朋友特地來踩了點,想把這裡加入探訪團的一個停留點。
會客廳的使用可以特別多樣,很難清晰定義,我們也想開放更多的可能性。未來的設想和運營的方式,也希望更公共,被更多人使用。


四人小組在永康路
大約十一二年前有次聚會,我們開始慢慢聚到一起,發現彼此性格比較相投,都有同濟、海外讀書或短或長的背景,都熱愛探索上海小空間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對建築設計本身這件事兒,有足夠的熱愛。
四個人來自天南地北。我離上海最遠,新疆出生長大,考到同濟大學建築系,就來了上海。
四人裡面,我跟蘇鵬認識最久,讀書的時候就很熟了,當時他在西班牙,我在德國柏林工大留學,隔得不遠,常常聚在一起就只有學習和喝酒,無憂無慮,結下了很深的友誼。
安琪
安琪比我們要小個五六歲,同濟的學妹,設計品味特別好。我和蘇鵬、安琪,我們仨加上另一位合伙人應世蛟,在2016年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小建築事務所。
佳威,也特別有意思,一度沉迷自釀酒,拿我們當試驗品,他把早先的大房子置換成了永嘉路兩條街外的小空間,對這個片區是真愛。


我們這個四人組合很松散,沒有誰定好了規劃,然後振臂一揮,其他人加入。
四人的微信群,名字也挺逗,“買個小會所”,誰看到了路邊有潛力的小空間,都會丟到群裡。
找個能改的地兒也不容易,一開始大海撈針,路過那種還沒有被好好利用的角落,就沖動地跑進去問人家,這兒是不是有主了,能不能拿來出租出售?…….


後來,業余時間就開始跑中介,尤其是巷子裡的小中介,房源更雜。連鎖品牌的大公司嫌成交量不大而看不上的小破房、渣戶型,在夫妻老婆店類型的小中介,往往能找到。
慢慢也摸清了說辭套路,譬如“原始屋況”,說明這間房屋狀況一般,沒有能拿得出手來說的老窗、馬賽克圖案、老木梁。
我們想找的房子,也跟普遍的訴求不太一樣,別人可能更看重居住需求,只想做個簡單的內裝修,錦上添花就可以了。而我最常說的一句,“你千萬不要推薦那些最常規的房子給我們,我們要找那些在這個城市裡面看起來像被遺忘的地方。”


很偶然地,我們想要的那種旮旯,突然出現了,就在兩條街開外的一家小中介裡頭。
總價是430萬左右,我和佳威一人一半,設計就由屋主佳威以外的我們事務所仨來做,簡單分工。盡管經濟壓力不小,但這畢竟是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等於自己給自己出題,既當甲方又當設計師。
對於設計,我們幾個的審美趨同,還真的不是“凡爾賽”,中途完全沒有出現過意見不合,足夠信任。
設計改造監工,相當於我們主業項目以外的課外作業,發揮余熱,就是時間拖得有點長,前後花了2年。如果是一般的商業委任項目,估計就會拼命加班,很快做完它。




永康路襄陽南路路口,“網紅”街角
十年前,我們經常約在一起走街串巷,那時候永康路還是酒吧街,後來慢慢轉化成了咖啡館,網紅店。
這一片屬於城市裡特別復合的片區,多種群多年齡段的人混居,沿街又多是小商業,生活氣息濃郁,城市尺度也非常宜人。所以被這麼多人喜愛。
永嘉路口袋廣場,阿科米星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及供圖
沒什麼“大拆大建”,往往是精准地找到街區的痛點之後,做一個“微更新”。比如永嘉路中段,就是在拆除了兩排存在消防隱患的老住宅之後騰出了空地,設計成口袋公園,留給社區裡的居民,有時候場景特別蒙太奇,這邊老人在摘菜,旁邊就是年輕人在喝咖啡。
建築和城市,可以說是分不開的,最終的目標都是讓身處其中的人,有更好的使用方式,有更好的生活。
計劃第二步待改造的小房
永嘉路小空間,是我們四人組發起的“城市旮旯計劃”的第一步。計劃希望以建築師視角出發,找到更多遺留在城市中的邊角料空間,改造激活。在上海的老城區裡面,還是有很多這樣的地方,所以改造潛力巨大。
目前已經找到另外一個小房子,作為計劃第二步,我們的第一步走得很慢,接下來步子也許邁得大一點快一點。也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整合資源一起來幹這件事,並不一定是通過我們自己找房買房,這種非常昂貴費時的方式。


如果持續在某個片區,自下而上地堅持做,一開始,也許一個旮旯只能改變一條弄堂,但旮旯與旮旯串聯起來,就可以網狀地去輻射更大面積,對社區對城市,都會有更多影響力。
在這個意義上,也是符合建築師的定義裡提到的、建築師所要承擔的那部分社會責任。


來自劉漠煙的小空間改造經驗
1. 熟練掌握人體工程學的各種尺度,而不是完全照搬標准圖集的尺寸設計,在將就和舒適之間找到平衡。比如從榻榻米房間往會客廳走,門洞遠不到2米,但只要彎腰走一步,人就能差不多站直了。
2. 空間張弛有度,取舍也很重要。有被壓縮的空間,就有被釋放的空間。比如我們設計了臥倉,壓縮至極限的尺寸,為會客廳爭取了更大的自由。




3. 把設計做得更精細一些,“臥倉”內部的隔板一側,有0.03m3用於儲物,而隔板的另一側也有0.04m3。旋轉樓梯的下方,以及室內景觀花池下方,都設計了隱藏的儲物與收納功能,充分發掘每個極小空間的價值。
4. 面積很小,一個空間的功能是什麼,不用急著下定義,在這裡會客廳就是多義性的。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面對不同的使用人群,它可以兼顧餐廳、展示、工作室等多種功能使用,家具設計與位置擺放,也可以提前考慮到各種使用場景和狀態。
部分圖片由灰空間建築事務所提供
部分建築攝影:陳顥、孫崧

2021-11-07 18:32:02 | 引用
maohu

發表評論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564867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