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看懂這些照片的人,都離開上海了 

2021-08-05 22:22:39
>>文章內容
原創:那一座城



我是城城,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上海。
其實在五一假期前,城城我一個人偷偷跑去了上海。趁著假日人流到來前,在上海的老街區裡走街串巷,拍啊拍啊,一路暴走……


在上海工作過的同事,讓我順便拍一下他們曾經在上海走過的路,坐過的馬路牙子,打卡過的那些網紅店……
以及,他們那個並不遙遠,但印象有些模糊了的上海。
看完了照片。他們感歎地說:“也許,看懂這些照片的人,都離開上海了。”


東平路


“這地兒可算老一代的網紅聚餐點了。每到周末睡醒,就來到這裡赴一場春光明媚的約會,一起放空,等餐,喝酒,聊天。”
“自從離開上海之後,再沒有這樣的氛圍了。”城城的同事看著這張照片說。
這張照片一下把她拉回了3年前,那段放松又愜意的日子。“我們都覺得,那時候的時間真多啊。”


五原路
城城沒在哪個城市見過,有比在上海生活的人更愛遛寵物的。
他們會為寵物裝扮,和自己的穿搭融合在一起,變得不再是簡單地“遛寵物”,而是把寵物當成一位「今日份的出行伙伴」。上海人愛騎自行車,你甚至還能看到寵物們的出行車車。
“不是我吹牛,上海的氛圍真的很適合生活,以及做任何事!就是生活成本太高了哈哈哈……”


衡山路
席地而坐,不問歸途。
坐在梧桐樹下的悠閒,是這兒獨有的。
我猜,她剛剛應該也在想開心的事兒。


中山東一路
1924年,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風,在他的代表作《魔都》裡第一次用“魔都”兩個字來形容他看見的,那個魔幻的上海。
97年後的今天,
國內的網紅城市排行榜裡,上海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來上海玩兒的人,都會在外灘看陸家嘴的繁華。
而喜歡上海的人,至少有一個原因會是喜歡中山東一路背後的萬國建築群。
每一幢的“上海門面”都是一個上海故事,一個人或一群人的一生。


蘇州河
蘇州河的名氣,總被大哥黃浦江壓一頭。
蘇州河,名曰“蘇州”,卻是一條地道屬於上海的河流。據說,19世紀時人們總愛從上海坐船到蘇州,就把這條直抵蘇州的河流叫做蘇州河。


比起黃浦江,蘇州河像一條“不動”的河流,上海都幾乎把它忘記了。乍浦路橋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有一些人徑直地騎過,很少會留意到這是蘇州河。


巨鹿路
“你為什麼愛上海?”
你可以,盡情地在這裡做自己。
這座城市最美的地方,是開放與包容,這裡無限歡迎各種不同的文化與膚色。
當融入到這裡,問題就有了答案。


長樂路
弄堂裡,是他們的老上海;
弄堂外,是每個人的「大上海」。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時間像一只鳥兒一樣,飛過弄堂生活,又再飛去了那些摩天大樓之間


西唐家弄

這個城市,被高樓大廈和紅瓦白牆一分為二。
紅瓦白牆的搭配,一定是上海生活裡,最最深的記憶。一邊是舊區,承載了過去;一邊是新區,擔起城市的未來。


光啟南路
上海,藏著很多人的過去與未來。
光啟南路上,一眼望不到頭的街道,新式裡弄三三兩兩擠挨在馬路旁邊,放慢腳步,再放慢腳步,欣賞這專屬上海的某個角落。
下一個走過的這裡的人是誰?也許是你。


虹橋弄
上海的生活,不是我們看到的電視劇。
並非每個人都住在裝潢精致,門面光鮮的公寓或小區裡。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有很多人在破舊老房子裡“蝸居”。
也許是我們任何人的其中一個。


光啟南路
從窗裡伸出晾衣的枝杆,是上海最日常的光景。


衡山路
衡山路旁的小馬路,養活了無數網紅和淘寶店家。


武定路
如果走在路邊常常遇到:大面積的玻璃,人們在窗邊吃著食物,朝向路邊坐。

那麼,這裡就是上海。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只剛上海話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maohu
無題
復興東路
石庫門的氣質,像上了年紀的老人。
遵循著市井文化的觀念,每個人都把握著適當的分寸感,中規中矩的過日子。牆外市井,牆內靜謐。

無論外頭發生了什麼事,裡頭的人依舊悠然自得的過著自己的生活。“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它有著觸手的涼和暖,是可感可知的。”


建國西路和方斜路
一個工作日的午後。
在建國西路和方斜路的交叉口,附近的居民把床單被褥晾在梧桐樹下。


汾陽路
汾陽路,梧桐樹下,騎著共享單車經過的安保人員。


城隍廟
“有親戚來上海,帶點禮物。”
上海的城隍廟,來來往往的人都在挑選著上海特產。


艾家弄
主人搬去了其他地方,它們被丟棄了。


虹口新街
“咪咪你好啊,你叫什麼名字。”
“喵。”
“我今天出門太趕,貓條在另一個包裡。”
“喵喵。”
“下次還看到你,我就喂你。”


外灘
這是上海四月的最後一場雨,但她好像並不介意。


復興西路
一個下午,從菜市場買好菜的老大爺,從超市買好食材的女子,一前一後,各回各家。
這樣的上海,是王安憶筆下的小城:
“記得的只是將近家門時刻,華燈初上,肚子餓得咕咕叫,彎進弄堂,聽見自己家那扇後門裡邊的油鍋爆響聲,心裡湧起的一股厭倦又安定的復雜心情。”


唐家灣路
送信件的郵遞員穿街走巷地,尋找他要找的人。


北京西路
在上海,每個人都很“趕”。


膠州路
膠州路,是上海人不願意提起的故事。
路過的人們時常看著那幢大樓,目光停留在樓上圍欄上,又再次低頭。

在膠州路另一側,小店鋪裡人頭簇擁,人們安安靜靜地排隊等候,輕聲細語,不願過多打擾這裡。


長樂路
老城區的“巨富長”裡,人們繞不過那條長樂路。


富民路
懂經爺叔旁邊的Dr.Wine早已結業,換成了新開業的網紅店。
美好的回憶,唏噓,無奈。


南京路
上海最繁華的一條路。

遠處的高樓大廈與近處的舊建築,構成了上海日常的美景。


銅仁路
“等我換個Pose再拍!”


襄陽北路
喝咖啡也好,靜坐也好,背後的窗,小小的,能把愛都藏在裡面。


淮海中路
淮海中路上,撐傘而過的人們。


武定路
“我太懷念在上海那會兒,門口或一個馬路牙子就能坐下來。而且一點也不奇怪。”


——
每一位新抵達這裡的旅行者。
會經過已經離去的“你”,與最熟悉、深刻的人事物。
“入夜鍾聲響起/告密的花綻放大地/天空下著雨/我們喝著威士忌/你喜歡的歌手/消失在空氣/消失在彼此的靜默裡……”
· END ·



版權說明:
本文圖片來自“那一座城”,版權歸作者所有

2021-08-05 22:23:33 | 引用
無題
上海全是外地人

2021-08-06 09:39:42 | 引用
smschat

發表評論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961116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