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斋
空间首页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册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拿命换钱”的孟加拉拆船工:每天工作超12小时,却只能赚2美元 

2021-06-10 22:45:08
>>文章内容
原创:世界华人周刊






这些充满金属污染及有毒气体的船只,却是他们口中“神的礼物”。



有这样一份工作,它任务繁重薪酬却很低,即便多加10小时的夜班也只比平时多15分钱,非但没有任何保障还时刻面临死亡威胁。

这样的工作摆在眼前,想必大家都会绕着走。

但在孟加拉却恰恰相反,这份工作竟然被20万人抢着做。



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从废旧的船只上,徒手拆下可以二次利用的材料,然后切割成方便运输的大小送往回收点。

只看工作内容,似乎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么繁重和危险,直到韩国导演朴奉南用镜头拍下一切,世人才知这些拆船工的艰辛与血泪。

1、纪录片《铁乌鸦》与孟加拉拆船工

这部真实反映拆船工生活的纪录片,名为《铁乌鸦》,取材背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只拆解地——孟加拉吉大港。

● 《铁乌鸦》剧照

在这片污染严重的沙滩上,矗立着大大小小约80个拆船厂,养活着20多万拆船工及他们的家庭。

影片近距离的拍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世界级的巨轮是如何一步步被分解和回收的,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地人为了生活,有多拼。



每天清晨,他们赤着脚、穿着不够体面的衣服出现在布满砂石、污染严重的沙滩上,一边吸着有毒的气体,一边冒着被炸死、砸伤的危险,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些负责拆船的工作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低。

他们不了解哪些物质有毒,其实是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的,更不知道自己当下的操作,可能会引发意外事故,更无法预测哪块船体会坠落,让他们直接丢了性命。

他们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眼下的这份工作能够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不至于饿死。

至于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那便交由阿拉(当地信奉的神灵)来决定吧。



这种看似“听天由命”的态度,其实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无奈,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又愿意“拿命换钱”呢?

况且,这已经是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够找到的“最好”工作了,应当感谢阿拉的庇佑。

所以,他们不仅对工作数十小时却只能换回2~4美元(合12~25元人民币)的待遇没有丝毫的怨言,甚至在自己被砸伤和看到工友意外身亡后,也不敢声张和维权,只能暗暗庆幸自己还可以继续活着赚钱。



据工人们说,在这里上班每分每秒都很危险。

他们在工作时,既没有护目镜、防尘口罩等基础防护措施也没有先进的辅助工具,大部分作业都要靠他们徒手完成。有时,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就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所以,工作时受点伤在他们看来,再正常不过。即便有些工人失去了手指、眼睛等重要的身体器官,他们也会想着伤好以后,继续来上班。

在这个不大的港口里,每年拆解着约100艘来自世界各地的巨型船只,为孟加拉的钢铁产量提供了一半的助力。

而每年因拆船丧生的工人超过了50人,却没有人来为他们的生命和基本权益买单。

镜头之下,几乎每个拆船工的身上都有一些或深或浅的疤痕,一些人称其为“吉大港刺青”。



这样的称呼,或许是出于纪念,也或者是庆幸自己能够再一次死里逃生。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背后都隐藏着拆船工人们,不能言说和不愿回忆的辛酸。
maohu | 点击: 0 | 评论: 2 | 分类: 缺省 | 论坛: 新闻时评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maohu
Untitled
2、危险与商机并存的拆船业

其实,正常来说,远洋航船的拆解与回收工作,都需要在政府的许可和监督下进行,以免船身有害物质泄漏,给周围环境和工人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而在孟加拉等南亚发展中国家,拆船业却“遍地开花”,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当地人生活困苦。
他们每天都在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和焦虑,根本无暇去了解和关心环境污染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即便拆船危险重重,但只要能够让自己及家人不再挨饿受冻,那就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二是,当地政府的管理能力较弱。
他们既无法对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无力为民众提供应有的保障,只能任由惨事发生。
三是,拆船业带来的收益远惊人。
据了解,拆解和售卖废船的钢材只是拆船商获利的一条渠道,轮船内部的引擎、电机、柴油、药剂甚至仪表盘,都可通过回收及转卖来获利。粗略统计,一艘废船大约90%以上的零件都有回收的价值。
比如说,当一个拆船商花费500万美元从中间人那里购得船只后,经过3-4个月的拆解与转卖,他就能获得超过100万美元的回报。这样高昂的回报率,在任何行业都是十分可观的。


也正因如此,当地政府时常会给拆船商们开“绿灯”,以“感谢”他们为地区经济发展及解决当地人口就业所作出的“贡献”。
就这样,危险与商机并存的拆船业,经过40~50年的发展,迅速成为了孟加拉国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占全国人口一半的人数,都在从事这份被国际劳工组织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
他们既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待遇,也无法谋求更好的差事,只能“逆来顺受”,默默忍受着不公。

3、“拿命换钱”

事实上,这些拆船工的境遇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糟。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未成年时就已经离开了学校,加入了拆船工的队伍。在这里,“未成年人”的身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特别的优待,反而还会受到拆船商更多的“剥削”。


他们的待遇和工作量与成年人一样,吃的是白饭加一点点酸菜,喝的是已经被污染的水源,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棚房,工作也不比成年人轻松,但薪水却更低。


除此外,拆船工们还面临维权困难和随时会被封口的问题。
据报道,孟加拉的一些拆船商们不仅手握财富,还与当局者的关系“非同一般”。即便拆船厂死了人,拆船商们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所以,每次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在场的工人都很平静,几乎没有人会去维权。因为他们明白,即便上诉也多半没有后续,还会因此被拆船商们记恨,落入更糟的境地。


据国家地理中文网介绍,吉大港有一户人家,4个兄弟都靠拆船为生。
年纪最大的Mahabub 40岁,他曾亲眼目睹一名工友,因为不小心点燃了汽油而被活活烧死。事后,他就离职了,因为担心老板不放他离开,所以连工资也没敢要。
排行老二的Jahangir就没哥哥那么幸运了,他在一次船体垮塌事故中,失去了生命。拆船商对此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补偿,而他们一家也默默接受了这个结果。
剩下两个兄弟的经历虽然没有哥哥们那么离奇,但他们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表示了担忧。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决定继续在拆船厂工作下去。
与Mahabub一家类似的经历,在拆船厂并不少见。


即使这份工作夺走了他们亲人的生命,损害了自己的健康,让他们内心充满恐惧,但他们仍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直到灾难再次降临的那一天。
面对这种处境,他们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将这些充满金属污染以及有毒气体的船只,看作是真主阿拉赐予的“礼物”。
因为没有这份工作,自己及家人将无法维持温饱。
只是,他们没有想过,这份“神的礼物”,却要用命来接收。文/影疏

2021-06-10 22:45:40 | 引用
Untitled
钱都被中间包工赚走了

2021-06-10 23:27:44 | 引用
damnff

发表评论

文章分类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Home
Forums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Yellow Page
北美个人空间
Register
Login

统计
点击: 8524441
帖子数量: 89027
开辟个人空间: 2013-03-28
最后更新: 2022-06-02

RSS订阅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english.html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