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明行走世界的足迹

  • 路明

统计信息

点击: 129543
帖子数量: 108
开辟个人空间: 2008-11-15
最后更新: 2015-06-02

最新日志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最新访客

colorline
   

RSS

  •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文章内容
[ 2007-10-15 08:40:27 | By: luyi28 ]
 
感谢“加西网”在(摄影)和(玩乐)两个版面给我建立的专栏,使我有了新的空间,现在我在世界各国的朋友都可以通过“加西网”了解我的行踪了。

《穿越西藏》记得好象发过,只是可能是早期发的,没有收入“专栏”,现在有朋友要看,但找不到,所以我确定再发一遍,望各位谅解。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luyi28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执著的行者
(代序)


西藏,已经是个文化符号。
我同意西藏作为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存在,其实,西藏仅仅作为一个名词,也已经够耐人寻味的了。
所以,我一直坚持:以什么样的方式行走西藏,决定者“西藏行”这类书的特质、风格乃至分量。
路明,走西藏,而且一走就是八万里,他来来回回地折腾,我们断断续续地在他回到城市里的时候见面,不知不觉就拿了进藏的次数来作开场白“上次你从西藏回来的时候……”“那是我冬天进藏的时候……”
时间真快。
他走完了八万里,而且做好了他所有的照片。
神山。圣湖。喇嘛庙。
青稞酒。酥油茶。玛尼堆上的五色经幡。
康巴男人走四方。匍匐在地的信徒上天堂。
我惊叹,为西藏,也为作者。
因为我知道:艺术靠人格成全。
他是如何在荒漠高原上找到向导?如何适应那常人不易适应的恶劣气候?如何照顾他那每八分钟就有一次早博的心脏?如何吞咽风干的生肉?如何背着沉重的行李在海拔6000米的冰川上躲过急流险滩……
他是真正的勇者,敢于向西藏要梦想,向未知要未来。
他的脸上从无惧色,也从不轻言放弃,他用手捋了把脸很随便地说了声“晒脱皮了”,就轻易地将所有的疼痛一笔购销了。
他的眼里,只有西藏的美。他用他的镜头过滤了西藏之行的所有艰辛,用一个艺术家的专业和敬业,呈现给我们一个洁净如新的天堂。
他很羞涩,即便付出了这么多,他好像诚惶诚恐,邀请我们看照片时不断地重复者他此行的遗憾——对西藏,他永远不觉得自己已经懂了,相反,他还想去,而且在那里结识了可以托付性命的朋友。
我为他骄傲,更为他高兴。
在这样烦嚣的社会,他的执著和赤诚真的少见;在不信仰宗教的他的身上,对自然的神性的追随和探寻更是少而又少;最重要的是,在行走和出书这两件都不易的事情上,他的认真和聪慧……“仿佛若有神助”这是他告诉我的。
他没告诉我的,是这本书里的文字。
他用书告诉了我。
眼里沉醉的风景,他心里刻骨的忧伤,他在深夜的孤独,他在风雪夜晚对最爱的人的温暖回忆……这些,像一支又一支熟稔又浪漫的歌谣因沾染了岁月的风尘而格外有味道。
也特别让我动容。
他懂了西藏。用脚,更用心;用镜头,更用痴心。
我还是坚持:以什么样的方式行走西藏,决定者“西藏行”这类书的特质、风格乃至分量。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我格外亲睐路明那朴素、练达而又温暖的文字,这是经过了打磨才有的朴素,经过真风雨才有的练达,经得住认真生活的人的揣摩和敲打。
本书文字的温暖也与众不同,这是我最为推崇的地方:他用了延展度很高的文字和语感亲切的语词,话语的表达方式也接近西藏独有的自由和天马行空……这已经超出了技艺和规则,是真正的仁慈和宽容才能造就的温暖。
路明告诉我,他在绒布冰川刺骨的寒风和冰水中的摄影经历,我听傻了,他让我第一次从一味地敬畏西藏变成敬畏人,敬畏人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的是,我和路明一样,这八万里,使我们和他一样,更敬畏艺术,更敬畏人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

在藏区的深山里 我看见一队高僧 那是绝无人烟之地
在藏区的深山里 我看见一队高僧 那是绝无人烟之地

在格拉丹东的藏民家吃生牛肉
在格拉丹东的藏民家吃生牛肉

风干的生羊肉比新鲜的生牛肉好吃点
风干的生羊肉比新鲜的生牛肉好吃点

2007-10-15 08:58:54 | 引用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补片



在藏区的深山里 我看见一队高僧 那是绝无人烟之地
在藏区的深山里 我看见一队高僧 那是绝无人烟之地

2007-10-15 09:01:35 | 引用
luyi28
luyi28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我的西藏之旅
■路明

1998~2004年我用了7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西藏的拍摄。
我这里所说的西藏是一个广义的西藏,它不光包括西藏自治区的七个地市,还包括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的大部分藏区,甚至还包括了与青藏高原彼临的帕米尔高原和塔克垃玛干沙漠。所以与其说我拍西藏还不如说拍青藏高原更为贴切。
青藏高原是一片凝重、庄严的土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崇山竣岭,横亘拱卫,巍巍群山,积雪盈顶,西藏几乎拢抱世界上所有最高的山脉,北有连绵千里的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南有地球上最年轻的,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有喀喇昆仑山脉,横断山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萧萧群山,雪峰林立,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新藏线上喀喇昆仑山脉的乔戈里峰共有6座。
西藏的天空永远是那样的湛蓝如洗,西藏的空气永远是那样的沁人肺腑,我是被西藏震撼以后才迷恋上它的。在我去西藏之前,我只是向往,可是多少年来我一直不敢一试,我被各种各样危言所左右,一直到了1998年我才有了一次与一个“老西藏”同行的机会,我硬着头皮去了,那是第一次进入西藏,在那之前我虽也去过一些如迪庆、阿坝、甘南和青海的一些藏区,但是进入西藏的中心那还是第一次,当飞机降落在拉萨的贡嘎机场时,开始我是紧张的,当我谨慎地走下悬梯……走出机场后,我就有了自信,我好象对高原的缺氧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此后的八天我一直在拉萨和日喀则两个地区,虽然高原反应不大,但我也没敢再深入西藏腹地。那一次仅八天,然而西藏这片迷人的土地震撼了我,以至我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地进藏,七年七进西藏,八过藏区,行程八万里,终于我对西藏的表面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
七年来,我翻过了青藏高原的所有山脉,走遍了西藏境内的拉姆拉错、纳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当葱雍错、色林错和巴松措等数十个著名的湖泊,走过了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以及长江、黄河的源头,开始进藏我没有目的地到处乱走,后来才算有了一些计划,我所走过的路线,大致归纳算是六条,当然我行走的顺序并不象我写那么顺其自然,实际上有些路线我不止走过一次,往往为了一张照片,有时候会往返走上三、四次来回上万里路程。
这六条路线第一条是:走进喜马拉雅(日喀则地区),是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江孜、亚东、拉孜、定日到樟木中尼边境,然后回程经珠峰、日喀则回拉萨。
第二条是:神秘的阿里(新藏线),是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拉孜、萨嘎、玛旁雍错、普兰、扎达、噶尔、日土、班公错、界山大板、泉水沟、红柳滩、三十里营房、库地大板到叶城。
第三条是:西藏的江南林芝(川藏线),从拉萨出发沿雅鲁藏布江经米拉山口、八一镇、鲁朗、排龙乡、波密、然乌、察隅、八宿、左贡、芝康、巴塘、雅江、康定、泸定、雅安到成都。
第四条是:青藏线,从西宁到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再回西宁,经塔尔寺、青海湖、格尔木、昆仑山口、五道梁、沱沱河、格拉丹东、唐古拉山口到那曲。
第五条是:环绕西藏,从拉萨出发到乃东、错美、错那、曲松、加查、朗县、米林、八一镇、波密、八宿、芒康、理塘、新都桥、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昌都、丁青、巴青、比如、那曲、班戈、申扎、双湖、******、改则再南下措勤、拉嘎经日喀则到拉萨。
第六条是:香格里拉之路,兰州进入甘南藏区经拉卜楞寺、合作,四川的若尔兰、红原、马尔康、小金县、丹巴县、康定、理塘、稻城、乡城,云南的中甸、丽江一直到泸沽湖。
西藏给人除了壮丽的雪域山峰和美丽的江河、湖泊以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藏文化和古老神秘的宗教历史。进入西藏你随处可见高山雪峰,美丽的湖泊,大小寺院林立全藏,手拿转经筒的信徒,磕长头的朝拜者,穿梭于这大山湖泊,寺院之间。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西藏。
说西藏不能不提宗教,说到西藏的宗教,人们就会想到藏传佛教。到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藏传佛教对西藏的渗透,可以说无处不在,以藏传佛教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已成为藏民族主体文化的一部分,藏传佛教已成为生息在西藏高原广大人群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
藏传佛教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独特的文化现象,藏传佛教是历史留在雪域的神奇作品。然而藏传佛教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它涵括着哪些内容?这一宗教形式何以对藏民族有着那么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在青藏高原众多民族中为何经久不衰?所有这些问题召集都成了不容忽视的课题。
我不是藏学研究者,我只是一个酷爱西藏的游人,我看到的只能用我的镜头做一简单记录,在照片记录之余,我也试着用文字记录一些见闻《藏区八万里》,是一本摄影画册,是一本旅行记录,是一部涵括八万里藏区的藏地图文资料。

深入格拉丹东
深入格拉丹东

走进绒布冰川
走进绒布冰川

2007-10-15 09:13:09 | 引用
无题
路易大师,那里还有买你那本西藏摄影的书啊?

只在温哥华T§T看见过一本台湾出版的,但已经是破烂不堪的了。回国时在国内也没有找到。

2007-10-15 09:25:37 | 引用
亦工
luyi28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初探西藏









2007-10-15 09:52:20 | 引用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看西藏











2007-10-15 09:55:46 | 引用
luyi28
luyi28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西藏









2007-10-15 09:58:20 | 引用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走西藏











2007-10-15 10:01:58 | 引用
luyi28
luyi28
Re: 《穿越西藏》——送给让我误入北美的人
在西藏的深山里,我看到一队高僧,那是绝无人迹的地方。



2007-10-15 15:55:47 | 引用
无题
路易大师,俺喜欢这张



但是片子上的颗粒,是高ISO胶片,还是jpg压缩导致的?

2007-10-15 16:20:42 | 引用
劫财劫色

发表评论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