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當柔 柔能克剛

文章內容

  2010-07-23 02:27:44
作者﹕藍月

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男人,一種是女人,如同道家的陰陽學說,宇宙是由陰陽兩種物質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那麼推衍到人類社會中,男人與女人作為陽與陰兩種特性相合而生,符合宇宙的運行規律,人類社會才得以和諧的發展。

然而時代變遷、陰陽倒轉,但見當今社會,男女人、女男人比比皆是,男人懼內“妻管嚴”,女人強悍河東獅吼。本篇只說女人,女人應該具備什麼特質?有人說是漂亮,不漂亮就要有氣質,有人說女人最大的資本是教養,它不會隨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失去光澤;還有人說是“女人味”,它能征服男人於裙衩之下。

其實不管怎麼說,女人都當不得一個“柔”字。“柔”不等同於“弱”,決不代表著無能與懦弱,它是宇宙賦予女人的根本屬性與立身之本,剛柔相濟,柔能克剛,不必與男人爭高下,卻能與陽剛合和而交映生輝。

縱觀五千年華夏文明史,最為成功的女性之一長孫皇後,她不僅是那個久遠王朝母儀天下的典范,也堪稱當代知性女子的楷模。她沒有武則天的野心與霸氣,也沒有褒姒與夏姬的狐媚,卻有“坤載萬物,德合無疆”的承負與高貴。她知書達禮、深明大義、賢淑優雅、智慧大度,經典的賢妻良母形象,不僅把後宮打理的井然有序,而且每每規諫太宗,用李世民的話“補朕之闕”,也就是補充丈夫的不足,所以長孫皇後病逝後,英明神武的太宗會悲慟失聲:"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矣。"所以有人稱,她是太宗成就千秋大業的一個方面軍,為保證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顯著的輔助作用。

如果說魏征的勸諫是“剛”,從而使他成就一代名臣,而長孫氏的勸諫就充分彰顯“柔”的魅力。有個小故事說有一次魏征給唐太宗提了意見,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氣沖沖拂袖而去,回到後宮,皇後問,陛下,您這是怎麼了?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鄉巴佬,整天找我麻煩,早晚有一天我會殺了他。說的就是魏征。如果這時候長孫皇後也像現在某些能力卓越的女強人那樣凌厲逼人,得理不讓,說皇上你度量太小,你不該這樣不該那樣!試想結果會怎麼樣,弄不好太宗盛怒之下不僅想殺了魏征,還得連帶上這個皇後。

我們看長孫皇後是怎麼做的呢?她柔聲問明了原由,也不說什麼,只悄悄回到內室,改穿了正式的朝服,盛裝出來向皇帝祝賀。她跪在皇帝面前,弄了皇帝一頭霧水:“何事如此慎重?”長孫皇後一本正經地回答:“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後說的甚是在理,於是滿天陰雲隨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長孫皇後的睿智,堅貞中帶柔韌,溫婉中有聰慧,古語說“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智慧的女子一定是順應天理的,守住女人的本質,詮釋“溫柔”的定義,同樣能演繹出光彩照人的篇章。在歷史的長河中,她也許不是主角,卻是與主角交相輝映必不可缺的角色,她不會成為太陽,卻永遠是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明星。 現代的女人們,是不是也能從古老的傳統文化中找回一些什麼呢?
點擊: 348 | 評論: 0 | 分類: 缺省 | 論壇: 親子教育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