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大多是來自我之前的文章,我重新組合下)
中國近代以來,一直強調現代化,現代化的基調就是西方化。從政治制度到法律,等等,都在努力向西方靠攏。很多時候都效果差強人意。
其實制度和文化本來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東西,不顧一個強調另外一個,肯定不長久。但是如果僅僅認識到“相輔相成”這個水平,那還不行。黑格爾在《小邏輯》裡面說了,如果覺得兩者僅僅是相互作用,那麼說明對兩者概念邊際都還沒整明白。
這裡說些我個人看法。
中國人講究道。喝茶有茶道。何謂茶道?我覺得,就是最大程度發揮茶葉的物理屬性的一套程序。茶葉的物理屬性決定了你用不能裝沸水的紙杯,或者散熱特別快的不銹鋼杯子就是泡不出那個效果。說了茶道,那麼下一個問題:何謂道?我看,道就是物質本身的規律。
具體說到我們中國人,中國文化。我們的文化,如果以仰韶文化為一個代表,從很早開始,我們的文化就體現出與歐洲大部分地方不同的特點。為什麼?可能是因為基因---但是這個太復雜,我們不管他;更大的可能是因為地理,氣候以及因此決定的農業決定的。
因此說,這片土地孕育出了中國人;其後的各個部族也好,王朝也罷,在漫長適應這片土地過程中逐漸自覺不自覺地創造出符合這個文化的制度。
這裡,“道”由兩個部分組成:
第一是原道,就是中華大地,特別是中原黃河流域地區早期的自然特征;
第二是衍生道,就是在適應原道過程中衍生出來相應的文明。因為眾所周知的先來後到的作用,衍生道對於後世來說,成為了和原道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道。
雖然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無論是原道還是衍生道所賴以生存的土壤(農業經濟,農村社會,農業文明)都已經虛弱很多,但是幾千年的強大影響,不可能也不應該忽略,而去一股腦適應別人的道。
道在很多時候,是以文化和思維方式為載體,在時刻影響著人 。那麼,究竟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這個題目太大,如果一定要給傳統文化來畫個臉譜,那麼就有兩筆是最重要的:
1。帝制
2。維持帝制的一系列經濟文化政治制度
現在一說傳統文化,好像就只有儒家佛家道家。其實不對。遠在儒家思想定型(姑且算是孔子定型的吧),就有一個更悠久的文化,這就是帝制文化。脫離了帝制去談傳統文化是不行的。這個就好比脫離了耶穌的救贖去談基督教也是不行的一樣。忠孝也好,仁義也罷,無論怎麼繞,都離不開帝制這根軸。綱舉目張,是為也。
推翻清朝,標志著明確的帝制被推翻。但是事實上,一直到75年蔣介石去世,76年毛澤東去世,帝制才實質性的在台灣和大陸分別退出歷史舞台。
恢復帝制,並不是說一定要有個皇帝。關鍵是恢復中華文化的道統。最關鍵的問題:誰當皇帝,恰恰也是最後一個該解決的問題。
都21世紀了,當然要進步,不可能回到之前一樣的。這裡說個例子,丁憂。
丁憂是中國一項至少從漢代就有的制度,一直到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才隨著帝制一同走進歷史博物館。研究丁憂制度,可以發現其有兩個特點,或者說優點
1。公平
除了少數的情況(比如白發人送黑發人),否則大部分官員的父母都會在其之前過世。因此,上自丞相,下至七品小官,無論平時職位高低,在丁憂制度前是公平的,也都會有丁憂那一天。
2。促進官場新陳代謝
丁憂制度強行規定了官員必須在父母或者類似父母角色的,有著養育之恩的人過世的時候要辭官回家守孝,這自然促成了官場一種額外的新陳代謝(不同於升遷罷免,自然病故等等)。俗話說得好,流水不腐;俗話又說的好,地球少了誰都照轉。這種新陳代謝對於官場生態是大為有益的。
在21世紀的今天,我並不是建議簡單地恢復傳統的丁憂制度。在我看來,丁憂這個有著傳統中國特色的官場制度,必須和當代的各項制度有效結合,做到舊瓶裝新酒。比如說,丁憂制度應該和失業救濟金聯系起來。在丁憂期間,官員應該至少能有資格領取失業救濟金,這樣不至於在丁憂期間失去基本的生活經濟來源。
考慮到目前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一個官員要丁憂之際,大多已經是40多歲或者50來歲,通過丁憂這麼一個過程,也是對自己從政生涯的一個梳理和反省的過程。此外,通過在官員中推行丁憂制度,通過官員的表率作用,可以有效促進社會孝道的提升,對於促進社會風氣大有益處。
當然,推行丁憂制度還有很多關鍵的細節需要斟酌。比如說,
1)丁憂期到底多久為宜?1年,2年?
2)丁憂期間應該保留職位,還是取消職位,待丁憂結束後侯缺?
3)如何制定奪情起復的標准?
4)如何防止奪情輕復所可能涉及的腐敗?
無論如何,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在社會普遍彌漫著對官員們不信任的態度下,在腐敗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丁憂這一個傳統制度還是大有可為的。
說了丁憂這個例子,我再說說我對恢復帝制路線圖的思考:
1。部分官制恢復傳統,首先就是恢復各種傳統的官名,省長市長處長之類不再使用
2。部分禮儀恢復傳統,首先就是各級公文要有一個符合傳統的稱謂;其次,上下級,同級之間的彼此接待要參考古制。十裡地,三十裡地,五十裡地什麼的
3。葬/祭要恢復傳統,領導要帶頭做起
4。軍人的軍銜稱謂要恢復傳統,尉/校/將除了有正式的稱謂,還要有諸如“平西大將軍”之類的title
5。實行新科舉制度。具體來說就是升級版的公務員考試,目前這個其實都是招的“吏”。招“官”的公務員考試勢在必行,當然,要設置嚴格條件,人民監督。
6。國家領導,各地領導,要恢復在傳統重要節日各種儀式,諸如祭天,諸如親耕,等等。
如此下來,不出三十年,社會上心往帝制的氛圍就能出現。就算帝制最終未成,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如果能恢復傳統的道德觀,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又何必在乎是否一定有,何時有個皇帝呢?
btw:
在封建王朝,不同級別,不同衙門的官吏,無論是服裝,還是出行工具(車轎等),都是讓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我覺得如今朝廷不妨效仿一下。1)官吏的衣服要分等級2)公車上注明所屬單位和車主級別。當然,這套體系要向百姓廣而告之。
此外,要通過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將這套官服商標,版權,等等涉及知識產權都注冊歸為國家所有,嚴禁模仿山寨。違者以侵犯知識產權起訴。
我覺得這是個大大的good idea。
簡單說說我恢復帝制的想法
分享: |
![]() |
文章評論
下雨不愁 | 無題 2014-03-28 16:37:25 | 引用 |
無題 我看成向西大將軍.
![]() ![]() ![]() 2014-03-28 16:38:25 | 引用 |
回音寶寶 |
散淡之人 | 無題 說了半天, 就是帝制的那個帝沒說 ///
你看我來當如何? 2014-03-28 16:39:16 | 引用 |
無題 2014-03-28 16:39:57 | 引用 |
下雨不愁 |
春去春回來 | 無題 2014-03-28 16:41:20 | 引用 |
無題 LZ趕快找個百米台階一腳踏空, 就能穿越了
2014-03-28 16:43:17 | 引用 |
ZERO藍調 |
snailiving | 無題 看來老大的ipad air吸引力無窮。
2014-03-28 16:45:33 | 引用 |
無題 2014-03-28 16:47:18 | 引用 |
palatoglossusX |
散淡之人 | 無題
沒有皇帝, 叫什麼帝制啊 或者咱們直接叫 資本主義 不就結了。。 united states of China 2014-03-28 16:50:11 | 引用 |
無題 你想當皇上呀投你一票給什麼好處
2014-03-28 16:52:04 | 引用 |
cet6 |
恢復帝制同時,順便也恢復一夫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