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在北京賞到“千手觀音”和顏真卿書法 

文章內容

2021-09-19 16:54:31
1


這個中秋,在北京賞到“千手觀音”和顏真卿書法

2021-09-19 12:11:20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張蓋倫 洪星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洪星

這個中秋,中國國家博物館來了兩位重量級客人。

一位來自重慶,是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一位來自湖南永州,是先賢們的摩崖石刻。

他們攜手,為中秋佳節的文化生活再“加餐”。

殊勝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主辦方: 中國國家博物館、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

展廳:中國國家博物館北4展廳

展期:預計兩個月

石窟寺愛好者們,有福了。

大足石刻被譽為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的發現將中國石窟藝術興盛的歷史延長了400多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這次,也是國家博物館近年來首次舉辦的有關石窟寺世界文化遺產的展覽。



大足偏倚四川盆地東南部,位於成都與重慶兩市之間,是川渝地區的交通要道。大足石刻是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統稱。

它誕生的年代較晚,匯集了北朝以來石窟藝術的精華,在吸收改造外來文化與融合三教義理方面,顯示出超乎前代的成熟。

造像題材不僅有表現禪宗題材的羅漢像,也有以柳本尊為代表的“柳氏教派”密宗造像,而世俗人像的出現則帶來了更多的人間煙火,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薈萃一處詮釋出宋代流行的社會思潮。



本次展覽,文物和圖片結合,全面介紹大足石刻的整體面貌。

展出82件(套)展品,近百張文物圖片,以及多個多媒體視頻。

展品主要包括大足石刻各窟龕收集造像,近年來大足地區的考古發掘、征集、撥交文物等,基本展示了大足石刻的雕刻風格。

對於更多不可移動的窟龕,則選取了部分重點、具有代表性的造像,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介紹。



相信觀眾對千手觀音並不陌生。

展覽展示了大足千手觀音的修復工程。

千手觀音造像位於寶頂山,開鑿於南宋年間。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近千只手眼形若孔雀開屏,堪稱“天下奇觀”。因時代久遠,千手觀音逐漸出現石質殘缺、金箔起翹、彩繪變色等多種病害。據調查,總計有34種病害相互疊加,病害面積達到了總展開面積的38%左右。

2008年,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歷時8年,完成了從石質胎體到彩繪層、貼金層的逐一修復,終於使千手觀音涅槃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大足石刻研究院逐步完成了龕窟造像掃描,采用3D打印技術對部分造像進行了復制,給不可移動文物走出家門的可行性。

在展館內,你還能看到3D打印的千手觀音主尊頭像和3D雕刻的毗盧佛像。



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主辦方: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

展廳:南2展廳

展期:預計一個月

書法愛好者們,有福了。

這次來國博,可以近距離看到書法名家顏真卿名作——大唐中興頌。


元結撰文、顏真卿書丹《大唐中興頌》拓片。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

古人題名,就其山而鑿之,用以“化育群倫”“記功立言”,是謂摩崖。

永州地區位於瀟湘二水交匯處,是荊楚至嶺南的水運要沖和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節點,元結、懷素、柳宗元、周敦頤、何紹基等文學藝術大家都曾生活於茲。

境內山崖林立,多奇岩白石,宜於鐫刻,是國內少有的摩崖石刻集中之地。

字跡的提按使轉與崖壁的凹凸平斜呼應成趣,點畫的縱橫捭闔與岩石紋理相得益彰。分布於永州山澤細流之畔的2000余件摩崖石刻,錯落有致。

這次,摩崖石刻拓片來到北京。



本次展覽共分為“民安國定,摩崖頌中興”和“地緣人彰,山水綠瀟湘”兩個部分,精心遴選自唐至近代的近60件(套)永州摩崖石刻拓片作為展覽內容,其中尤以元結撰文、顏真卿書丹的《大唐中興頌》最負盛名。它不僅是中國書法史上的豐碑,還是大唐磅礴氣象的代表性物質文化遺產,引得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憑吊,追模效仿。



而且,展覽創新展陳形式,力圖重塑摩崖石刻的生態環境,把山石的巍巍壯觀濃縮到了方寸展廳之中。

一步一景,情境交融,輕松暢游於“字”林“文”山,來一次視覺和心靈的奇妙漫游。

在這裡,跨越時空,你能否與當年的書者產生“共振”?

(除注明外本文圖片均由科技日報記者洪星攝)

點擊: 0 | 評論: 1 | 分類: 上傳 | 論壇: 情系中國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黃礽耀 sfiawong
無題
難得有機會看到北京展覽,就算我們化錢參加旅行團亦非一定可以踏足進入這個參展的大堂,「千手觀音」大家都看得多,但所見過的完全不一樣,顏真卿的石刻真的很少機會看見過;談到觀摩石刻版的影印本,的確是不能迅速可以吸收到古代作者的筆法精綷,(我的意思是需要作長期的實踐抄寫學習才能續漸明白每個古代寫作的墨寶精神之所在)其實在古代歷史長河裡出現過不少的書法家呢,何只是王羲之之獨一之所以存在?那只是多數人推薦,偷腦8943;很多天才書法家,經過長年累月的苦練,不難漸漸顯現出曾經苦練中成為當代的書法大家矣!

就算是在當今廿一世紀的年代亦不難找到很有實力的書法,只要人們肯化錢,亦可以收藏到鐵劃銀鈎的正統書法、或收藏到劍走龍蛇的衡書或狂草像王羲之的書法也不是出奇啦,時到現代電腦為主要的通訊工具,書法好壞已經沒人注意或不太過有機會欣賞在通訊中留意得到了⋯!

2021-09-19 17:25:07 | 引用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