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書簽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自  我  介  紹

一葉知春

分  類
上傳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搜  索
 
訪  客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導  航
信  息
點擊: 8084
帖子數量: 17
開辟個人空間: 2017-07-03
最後更新: 2019-08-12
RSS
 
 
 
 
 

宋清輝:改革開放40年帶來深層次改變 

文章內容
Posted by 一葉知春 2018-10-01 13:11:21
宋清輝:改革開放40年帶來深層次改變

2018-10-01 09:10閱讀:1,005



他山之石
提到城市改變生活,有的人會認為這是一種歧視,因為改變生活的不僅是城市,鄉鎮、農村同樣也在改變著生活。實際上,無論城市也好、鄉鎮也好、農村也好,改變生活的並不是我們所居住的區域,而是包括著制度條例、基礎設施、科技應用、思想理念等一系列的正能量,否則城市帶來的改變不是正向的改變。
很多人說四十年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但歸根到底是制度改變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不少新思路、新想法、新理念湧入國內。在這種情況下,制度越是寬松的地方,人們越是敢放開手腳闖入一片未知的區域,越是能創造出奇跡。深圳之所以能在改革開放不到二十年時就建立全國最高樓,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前申辦成功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而在全球大放異彩,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以各種輝煌成績閃耀全球,可以總結為深圳在經濟特區的光環下、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指引下敢為天下先,在風雨中擼起袖子放手幹,才將一個小漁村建設成了一座城市,才令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夢中的未來而選擇來到深圳拼搏。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國家政策的不斷開放中選擇了開放,這種開放的確帶來了一些負面因素,但更多的是思潮創新。在這種開放、創新的環境中,國家、地方結合時代的變革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不足,因此在不斷完善制度、改變制度,這些改變又一次推進了國家、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也許很多人不覺得當前的生活發生了多少改變,試想:如果某一天你不使用手機,或者不使用網絡,或者不用那些快遞物流和公交系統,你會覺得現在的生活寸步難行。人們的生活習慣在向著便捷、輕松、舒適不斷優化、改變,具體原因在於城市發展、企業競爭的升級。
一座城市是否具備生命力,最直觀的數據就是看人口是淨流入還是淨流出,不斷引進人才是為城市發展添加新鮮血液的關鍵因素。為了引入人才,各線城市都發布了許多的優惠政策和制度,今年一些城市更是以極為吸引人的制度“公開搶人”。高技能人才的進入,起到的作用不 僅是GDP的提升,更重要的城市質量的升級。
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同行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企業在市場化關於生存與死亡的競爭。在當前日新月異的時代,不創新就會被淘汰、不進取就會被淘汰、不服務於社會就會被淘汰。結合國家、地方政策和制度的鼓勵與支持,各企業都在想方設法做創新、設計新產品,不斷對以往的產品進行升級,以滿足用戶、社會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通訊、電商、共享經濟、物流、制造業、科技、智能等產業在不斷升級,不斷為人們提供意想不到的新產品,從而逐步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正是因為習慣了這一系列的改變,很多人在海外感到了諸多的不適應,因為他們所在的那些城市,並沒有服務人們生活的一些基礎設施。
曾經有人逃離了北上廣,但更多人選擇了湧入北上廣。在城市裡,人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機會,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創造更多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在城市裡,有著更廣闊的資源,這些資源的碰撞、結合,將會創造出新的奇跡;在城市裡,有著更多的政策、制度為社會的發展、改變做出了支持,鼓勵人們參與到改變時代這一偉大的工程當中。
如今,城市為生活帶來的改變,已經蔓延到了全國各處。城市的改變、技術的升級,並沒有將其像寶貝一樣藏在自己懷裡,而是發揚光大進行擴散。在鄉鎮、在農村,也在城市帶來的改變中進行著改變,技術的升級提升了制造業的工藝、提升了質量;技術的創新增加了農產品的產量,豐富了農產品品種。城市、鄉鎮、農村的緊密集合,實現的一體化發展,又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改變。也許未來的鄉鎮、農村也將改變現有的名字,成為一種新型的城市。與現在的城市不同,這些新型城市與傳統城市有著不同的社會分工,將以科技型農業、科技型工業為主,最為我國綜合國力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而不斷前行。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相信制度的優化、技術的提升、思想的進步,將繼續為我國發展做出更好,更為重要的改變。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一本書讀懂中國經濟熱點》)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