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心經》,用於生活,開創無憂無慮、灑脫超凡的人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玄奘譯本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遗D閎舨廾鄱喙剩奈薰野薰野剩抻鋅植潰獨氳叩姑蝸耄烤鼓鶚劇H乐T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The Heart Sutra) ~ 王菲 法門寺 唱誦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全文注音)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菩提薩埵,遗D閎舨廾鄱喙剩奈薰野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即說咒曰:
jí shuō zhòu yuē: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經名簡釋
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
“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脫掛礙的意思;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
“心”:根本、核心、精髓。
“經”: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主要內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贊歎。 |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文章評論
雲游天下 |
無題
2014-11-30 14:02:37 | 引用 |
無題
2014-11-30 14:09:30 | 引用 |
雲游天下 |
雲游天下 |
無題
2014-11-30 14:13:42 | 引用 |
無題
2014-11-30 15:28:06 | 引用 |
雲游天下 |
雲游天下 |
無題
2014-11-30 15:34:55 | 引用 |
無題
2014-11-30 15:39:07 | 引用 |
雲游天下 |
雲游天下 |
無題
2014-11-30 20:55:54 | 引用 |
無題
2014-11-30 21:14:12 | 引用 |
雲游天下 |
雲游天下 |
無題
2014-11-30 21:29:15 | 引用 |
Re: 學好《心經》,用於生活,開創無憂無慮、灑脫超凡的人生
2014-11-30 22:44:45 | 引用 |
seagirl |
發表評論
很抱歉,僅有會員才能發表評論。 請 點擊此處免費注冊, 或者 點擊此處登錄,登錄後您便可以發表評論。謝謝! |
點擊: 177642 帖子數量: 110 開辟個人空間: 2014-05-13 最後更新: 2017-07-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