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劍派
空間首頁 | 博客 | 相冊 | 書簽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 留言
 
┋五岳劍派┋

五岳散人

┋文章分類┋
缺省  
┋最新文章┋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標題搜索┋
 
┋最近到訪┋
還沒有任何會員到訪.
┋快速導航┋
┋友情鏈接┋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博客信息┋
點擊: 82099
帖子數量: 156
開辟個人空間: 2010-07-29
最後更新: 2012-05-13

 
 
 
 
 
 

加安全部一直在監控新華社女記者

  文章內容

·

沸沸揚揚的加拿大國會議員與新華社女記者施蓉的“曖昧信”事件並未因施蓉回國“渡假”而落下帷幕。加拿大皇家騎警和國家安全情報局高級官員確認,設在加拿大的中國新聞機構是中方的情報機構,施蓉在加拿大的舉動一直在皇家騎警的掌握之中,新華社參與了不同方面的情報收集活動。

幾位原新華社記者和知情人士也表示,駐外期間,記者和編輯很多身邊的人和事,都是由國家安排以配合其特殊任務,其中包括婚姻。

皇家騎警:施蓉舉動盡在掌握中 新華社參與情報收集

9月8日,頗具前途的加拿大保守黨國會議員、外交部長的國會秘書鮑勃‧德克特(BobDechert),與中共新華社多倫多分社首席記者施蓉的曖昧信曝光。一時間在加拿大朝野吵得沸沸揚揚,加國多家主流媒體不斷發文直指新華社是中共情報機構。

據加拿大CTV電視台9月19日報導,據政府內部消息人士稱,聯邦政府就“曖昧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國會議員德克特與新華社記者互發短信,但是他並沒有做出違反國家安全的行為。

加拿大皇家騎警和國家安全情報局的幾位高級官員向CTV證實,中國新聞機構(新華社)是中方的情報機構。

文章中稱,官員們表示,施蓉在加拿大的舉動一直在皇家騎警的掌握之中,新華社參與了不同方面的情報收集活動,不過並沒有監視加拿大政客。

一位加拿大高級情報官員表示,德克特的行為是缺乏判斷力的結果,他應該更清楚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原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回中國匯報

2010 年底,曾極受中共重視,仕途一路青雲,80年代出任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書記及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的許家屯先生出走二十年後公開場合首次露面。他表示,當時在香港的中共幹部,不敢多跟外界接觸,新華社的人不許一個人上街,上街要兩個人一起去,基本上與外界隔絕,怕被“資本主義染缸”染了。外界人說,新華社是閻王殿,都繞著走。

他說,一年365天,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回中國匯報,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香港。很多事情都在飯桌上搞定,有一年,他總共吃了500多次飯,有時一天吃5,6次。

加拿大價值守護者聯盟召集人、特約評論員黃河邊表示,所以很多新華社記者或編輯,並不是學新聞的,工作也並不是新聞行業,所以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新華社駐外的一些記者經常是被外國情報局緊緊盯著。

以《光明日報》記者身份搜集情報

曾經以中國《光明日報》駐美國華府記者身份活動的前中共間諜丁柯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說:“我當時在中國國家安全部工作,曾經以《光明日報》社記者的身份派到海外(美國),一方面從事新聞報導另一方面也替國家安全部搜集情報。”

丁柯說:“在80年代的那個時候,我畢業後被分派到當時叫中共中央調查部接受一個月的培訓,之後就派我到《光明日報》社工作,為日後收集情報做准備。在那段期間我們被要求如何在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群中物色可用的情報,特別是在海外近三千萬華人世界中,肯定是有些人對祖國有些不同的想法,中共當時以愛國情緒為主導,表面上是愛國,但不知不覺中人們就為中共當局提供他們覺得有價值的服務。”

外交人員被迫“改行”當記者

丁柯曾經撰文表示,1978年改革開放後,據中共中央的相關文件,調查部派駐使領館人員必須於1985年12月底全部撤回,改以其它身份派出。這樣一來許多以外交官身份外派的人員被迫改行,紛紛改當記者。

他說,至於如何搜集情報,除在利用交往中探聽感興趣的內容外,主要是廣交朋友,從中挑選和培養有價值的對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適時施以援手。長期經營,長期培養。一旦對像條件成熟,情報便源源不斷。應該說民族情感是中共情報機構在海外華人中伺機發展情報關系的主要利用因素。

丁柯說,除了保密教育之外,也有相當的內容是關於從事情報搜集的方式和方法。大體是關於利用公開身份搜集情報﹔利用隱蔽渠道搜集情報﹔以及利用公開的材料進行分析、歸納,從中得到情報。所謂公開身份就是指利用中共的外交、新聞、經貿、金融、民航、旅游、宗教團體、國際組織、文化交流等涉外職業為掩護,從事情報搜集。隱蔽渠道泛指沒有這類中共掩護身份的秘密派遣。

《明報》:駐外記者很多身邊的人和事 都由國家安排

據《明報》報導,一位來自中國的新聞工作者表示,新華社很多駐外記者或編輯,有些是出身國安部,工作亦非單純的新聞編采。來自某些單位的成員,很多身邊的人和事,都是由國家安排,其中包括婚姻,以配合其特殊任務。

他說,經過今次事件,相信施蓉很快會離開多倫多,但這不代表是處分,可能馬上又會調到其他新華社海外分處。

新華社的非新聞工作任務,最典型的見諸港英時代的香港新華社,當年的社長許家屯是省委書記,而其後的周南是外交部副部長。

前《人民日報》記者因間諜身份申請加拿大移民被拒

2003 年,前中共《人民日報》一名駐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記者姚海泉(譯音),在申請加拿大移民時遭拒,因為加拿大國家安全局(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 )發現該名記者是一名間諜,為中國間諜部門國家安全局的成員。讓他移民,恐危害加國安全,而《人民日報》在中國大陸為位階最高媒體,消息經加國媒體披露,引起關注。

姚海泉及妻子、兩個孩子在紐約申請移民加拿大,長達八年。期間,加拿大國家安全局的成員兩次與姚面談。法官道森表示,加拿大國家安全局斷定姚到加拿大是企圖完成間諜任務。道森認為,中國國家安全局海外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是監視流亡當地的中國異見人士,其中包括滲透到異見人士的團體中。

·點擊: 0 | 評論: 1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新聞時評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土跋鼠
無題
作者能不能給一個鏈接看看到底什麼地方,什麼人“證實”,”確認“了什麼?

俺看到文章也只有:”suggested“, ”questions are raised“。也就是說猜測和懷疑而已。既然“施蓉在加拿大的舉動一直在皇家騎警的掌握之中”,而什麼指控都沒有,不正好證明了這一切猜測都是無中生有嗎?

有些所謂的民運人士,就以侮辱自己的祖國,惡化海外中國人的生存環境為己任,實在是讓人看不懂啊!

2011-09-19 21:12:08 | 引用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Private Policy | skin designed by Soking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