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7 08:49:03
2013-03-27 08:51:27
2013-03-27 08:55:33
2013-03-27 08:57:47
2013-03-27 11:09:07
2013-03-27 11:19:29
2013-03-27 15:24:38
2013-03-27 15:28:17
2013-03-27 15:52:05
2013-03-27 20:00:13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3-27 08:49:03
ZT
作為個人的興趣來講,我對這一百年來中國的思想史比較關心,從中國現代性問題出發,對上世紀30年代以前,上溯到戊戌維新以來中國思想界的演變,進行觀察和思考,主要涉及到的是對三大思潮--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保守主義的分析和評價。這篇文章寫完以後,接下來的是對建國以來這段思想歷史的研究,按照我的思考線索,試圖對這段我們在場的歷史作出總結。剛好天則所邀請我,講這樣一個題目,迫使我加快研究步伐。其實,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不是非常成熟,希望通過今天的討論,與大家有一個意見交換,加深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我想這個題目——《沒有思想的中國》,恐怕會得罪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或許是,以思想研究為業的這批學者,置於他們以何處?今天來的學者都是很有思想的,中國怎麼可能沒有思想呢?有一大批思想家,在這些年裡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出來。我對“沒有思想的中國”的判斷實際上是從整體上,從思想的國家生產上得出來的,當然我也會對學術界的思想狀況作出判斷。《沒有思想的中國》副標題是《中國改革前後的思想狀態及其演變》。提綱我寫了一萬多字,這篇文章寫出來恐怕會有四、五萬字的量。我是分五個部分來闡述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3-27 08:51:27
我觀察問題的角度可能與在座各位學者不是很一致,這麼多年下海,可能我觀察的角度是有我個人的一些特點。觀察中國思想狀況及其演變應有怎樣的問題意識?這是我提出來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在談論中國思想生產、傳播和效用時首先必須要考慮的。我的看法是,從晚清統治終結以來,社會變遷波瀾壯闊,前赴後繼,歷經北洋共和,國民政府和共產黨統一大陸,同時中國外來思想的引進可謂一波接著一波,各種理論觀點風雲際會,層出不窮。世界上任何一種思想或理論,都可以在中國找到它的版本。時至今日,中國的左右之爭、主義之爭,形同水火,不可調和,中國何去何從,走哪條道路?學界議論洶湧,文章滂沛。
但是,這些爭論究竟是中國的思想之爭還是外來的思想在中國之爭?這是我提出來的一個問題。由此需要思考的是:近一百年來,中國有思想嗎?中國革命有思想嗎?中國改革有思想嗎?中國現有的思想場域究竟是如何建構起來的?它究竟包括哪些思想要素?它對中國的社會變遷究竟發生了何種實際的影響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3-27 08:55:33
當然,更大的問題,我認為還是也夫所提到的,就是我們這些理論能不能解釋中國的現實問題?這大概是一個主要的衡量標准。如果我們所提出的理論不能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那麼我覺得這個理論沒有生命力。我們檢索這一百年裡所引進的所有思想,判斷的標准就是這些理論的有效性究竟何在?面對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主義,我們還是有一個標准,就是它們對中國問題的有效性。如果按照這個標准來判斷,我們還不能說對自由主義充滿一個樂觀的預期,這是毫無疑問的。這種局限性一方面是我們體制所打壓的,另一方面,是不是自由主義理論建構本身存在著一些局限性。我前一段時間寫了《中國自由主義第三波》,提出了一些思考,就是說自由主義本身需要完成哪種轉型或者話語轉換才能夠有效地回應我們現實中的問題?所以,我倒是傾向於也夫剛才對我這樣一個評價,我實際上只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還不在於我們中國缺少思想,或者缺少大思想家。我認為中國有很多思想家,在座的各位我覺得都達到了這種水平。這個問題的提出,實際上是對我們現有制度的一個批判。這些年來,我努力發揚馬克思的社會批判傳統,著眼於對現有權力結構的批判。這個權力結構既沒有制度約束,也沒有法律約束,更沒有道德約束。我們再進一步看的話,它沒有思想,沒有信仰,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關懷。如此發展下去的話,我覺得中國太危險了。我的問題意識就在裡,並不是純粹考察我們學界沒有完成什麼任務,或者說西方這套話語體系不能有效地用來論說中國問題,而是說中國的革命、改革和整個制度安排,的確是沒有理論規范,沒有綱領,沒有價值關懷,沒有方向,純粹是用實用主義的、機會主義的、策略主義的辦法來對待中國現在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我文章的重點還是在於對制度弊端的批判,挖掘這個制度弊端的各種各樣的根源,既有它制度上的根源,也有思想上的根源。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3-27 08:57:47
本那比經略 說道: 無題
2013-03-27 11:09:07
Coconut 說道: 無題
2013-03-27 11:19:29
有思想的一直都有,只是一直都沒有好下場罷了。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3-27 15:24:38
有思想的一直都有,只是一直都沒有好下場罷了。
記得文革期間,校友之間談到要不要獨立思想的話題。某個同學的言論是:我不需要獨立思想,一切聽領導的就是。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3-27 15:28:17
“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力的薄弱或不成熟,並沒有影響到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反而成了它的一個優勢。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整個思想動員主要是一種唯實踐主義,或者 說是一種實用主義、策略主義或機會主義,其主要表現是以半通不通的馬克思主義來整合黨內思想,以大眾主義(這個大眾主義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民粹主義)來發動 群眾,以民族主義來確立共產黨武裝的合法性,以民主、自由這套西方說辭來摧毀國民黨統治的合法性,爭取民主黨派的支持。這些不同的話語,針對不同的對象, 解決的是不同的問題,對共產黨從事武裝斗爭非常有效。因此在我看來,共產黨看起來是有不少的理論,借助於不同的思想資源,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正統性,但是實 際上,它對理論采取了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路線。建國以後,黨的思想路線也是如此。毛澤東對蘇聯的態度涉及到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完全是中國自己的立場。到 了鄧小平和陳雲時期,都是采用一種實用主義的立場,實質上是不講理論,只講方法,不講價值觀,只講實用性,鄧的“黑貓白貓論”,陳雲講“不唯書,不唯上, 只唯實”,都是這樣一以貫之的思想路線的體現。”
?
hongwei 說道: Re: ZT:榮劍:沒有思想的中國(中國網站上的一篇文章)
2013-03-27 15:52:05
btw:實用主義的、機會主義的、策略主義的辦法
zhis is point
積木 說道: 無題
2013-03-27 20:00:13
有思想的一直都有,只是一直都沒有好下場罷了。
世界上的事基本上都是這樣,尤其是社會性的東西。不是最好的才會最成功。因為最好的東西基本不會被大眾接受。
思想這東西,近百年是御用的。百姓如何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