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貓的小貓窩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自我介紹+

拉拉貓


+歸類整理+
缺省  

+自言自語+
發現一個Organic食品的店。。。
誒,能不能不要不要那麼cheap好不好啊?
YVR例行內牛滿面。。。
Studio Tax真是有問題!
老大,你那個佳能多功能機特價的帖呢?
老大,偶也忍不住要發牢騷了。。。
Superstore今天又是無稅日。。。
這兩天網易腫麼了?
今年最復雜的國際私法問題
可以這樣對待馬航事件的志願者嗎?

+查找秘密+
 

+來串門的+
溫西大娘
退休大媽
中華龍

+交通路牌+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向您推薦+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我的成績+
點擊: 631744
帖子數量: 521
開辟個人空間: 2009-12-22
最後更新: 2014-06-09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文章內容
在老同學老朋友們的鼓勵下,老貓我就繼續回憶那些留有我童年記憶的馬路。

復興西路
復興路是一條很長的馬路,由復興東路、復興中路和復興西路組成。我所熟悉的,僅僅是西到永福路,東到淮海中路的很短一段,那是我家搬到淮海中路後,我又被寄養在姨媽家讀書,每天往返兩個家的必經之路。

上網搜到一個帖, www.360doc.com/content...1312.shtml ,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復興西路上的名人故居。照片中我比較熟悉的有兩個地方,一是復興西路62號,那是我們永福路接上復興西路後正對著的房子,當年曾經做過徐匯區湖南街道辦事處,而我家老宅則是人防辦事處。另一處則是44弄玫瑰別墅。

點擊: 0 | 評論: 134 | 分類: 缺省 | 論壇: 只剛上海話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拉拉貓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說起44弄玫瑰別墅,其實蠻有意思的。這條弄堂一頭接復興西路,一頭通往五原路小菜場。別看它前面與復興西路接壤的半段是洋房別墅,後面與五原路接壤的半段卻是貧民窟。住在玫瑰別墅裡的我們最熟知的是電影明星秦怡。秦怡的家在幾號我記不得了,就知道是比較靠後面貧民窟那塊的(當然,她家是住洋房的)。我有幾個同學住在那條弄堂裡,經常在那一帶玩耍,見到秦怡的次數還是蠻多的。記憶中的秦怡非常之優雅,走路總是不緊不慢的,不過都是一個人,從沒見過她跟其他人一起出行。我們都知道她有個"憨大"兒子,但是從來沒見過。

44弄後半段,住著許多解放前從蘇北逃難到上海的人家。那裡的房子比"滾地龍"要好一些,雖然被稱作"草棚棚",實際並不完全是茅草屋,而是一些木板竹片搭建的房子或者說窩棚吧。我記憶最深的,是住在其中有一家人,他們家有8個女兒,招娣、來娣、夢娣、盼娣之類朝思暮想盼個兒子的名字凡是你能想到的那8個女孩中准有一個符合的。8個女兒從大到小都相差一歲,她們的母親在生完第8個女兒後就去世了。想想也是,一年生一個,那年頭又沒什麼營養品可以滋補的,何況那家庭本就是一貧困人家,即便有補品多半也是吃不起的,這麼連著生孩子,不生死才怪呢。8個女孩中最小的也比我高半屆,我沒跟她們同過班,只知道她們在學校有一個威武嘹亮的外號,叫"八大金剛"。

2014-01-15 21:07:19 | 引用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再說說另外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演員吳冕,她家也住在復興西路上,門牌號我記不得了,可能是31號或者33號吧,反正是44弄對面一側的,我就記得那是一個墨綠色大鐵門的院子,屬於衛生局系統的。吳冕跟我表哥C同班,從小是那種特別引人注目的人,她走路上身是鐵板一塊筆筆挺的,兩只手掌與手臂成90度角,特別誇張的動作,她總是穿一身軍裝,有時候腰裡還會束一根淡咖啡色的皮帶,要知道那年頭能弄到一套軍裝都不是件容易事哦。她有一對雙胞胎的弟弟,比我高半屆,跟"八大金剛"裡的老八是同班的(只有那麼一個班級),在學校裡,大家都管她叫"雙胞胎拉阿姐",後來在電視劇「孽債」裡看到她了,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吳冕不是吳咪。

2014-01-15 21:07:51 | 引用
拉拉貓
拉拉貓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從吳冕她家再往東去一點,是一條沒住什麼名人的普通居民弄堂49弄,它與永福路147弄和淮海中路1522弄相通,我的一個最要好的同學住在那裡。我外公外婆家在被趕出自己老宅後就被趕到了147弄,從我淮海中路上的家到永福路的外婆家穿這條弄堂是捷徑。這條弄堂有一個別名,叫"大包弄堂"。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名字,是因為弄堂的1號裡住著一個弱智的人,上海人管弱智的人除了叫"憨大"外,也有叫"大包"的,這個詞可能現在都已經滅絕了。這個"大包"其實並不可怕,不是那種武瘋子要打人的,可不知道為什麼有不少老人就會拿"大包"來嚇唬孩子,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只要一說"大包來嘍"孩子就會立刻被唬住,比嚇唬孩子說警察來抓你了管用,可見警察比不上"大包"啊。後來大包死了,但是大包弄堂的名字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2014-01-15 21:08:30 | 引用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復興西路10弄,在靠近淮海中路處,上海越劇院就在10弄的16號。我有一個小朋友住在10號,以前也會去那條弄堂裡玩。我小時候對紹興戲是沒什麼興趣的,所以對越劇院也是視而不見的。只是到80年代看了王文娟與徐玉蘭演的<紅樓夢>後,才算是看過越劇了,所以那時候對那些越劇演員是沒什麼深刻印象的。唯一磨滅不去的記憶,是在10弄裡批斗袁雪芬。那時候沒什麼娛樂活動,稍微有點什麼事情大家都會蜂擁而至,更別說這種公開批斗名人的事了。記得袁雪芬站在一個木凳還是木台子上,人被拗成噴氣式,身上貼了好多紙條,應該就是被用紅筆打了大叉的名字吧,反正就是各種折磨各種折騰啊。10弄,一條平常的弄堂,因袁雪芬而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2014-01-15 21:09:09 | 引用
拉拉貓
拉拉貓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五原路

其實五原路在我記憶中除了是一個小菜場外沒有太多其他的回憶。小菜場叫"烏中菜場",其實是烏魯木齊中路菜場的縮寫。菜場是蠻大的,包括了三條馬路:五原路、烏魯木齊中路、安福路。從我家出門買菜,必定是走五原路的。從前的菜場都是國營的,一個一個攤位是由一個一個乒乓球桌大小的水泥台組成的。無論是蔬菜、家禽、豬肉(那時候幾乎見不到牛羊肉的,只有回民才給配給供應)還是魚蝦水產,都是堆在那個水泥台子上賣的。早市開的時候,人擠人的嚇煞人。我外公外婆家有一個跟隨了多年的保姆,買菜的活兒都是她幹的,包括我家的菜也是由她買的,我只是負責每天從外婆家運回自己家,因此總的來說沒有真正經歷過每天去菜場買菜那種苦難生活。

2014-01-15 21:09:47 | 引用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唯一一次讓我終身難忘的買菜經歷,是70年代中的一個除夕前,我跟著媽媽半夜2點起床去菜場排隊,因為外婆家保姆縱有三頭六臂也無法一個人買一大堆雞鴨魚肉的,那時候好多東西都是限量供應的就是想買有錢去買人家也不賣給你。我媽從前在家裡就一大小姐來的,啥活兒都不用幹的,哪兒知道菜場的哪個水泥台子賣什麼東西啊?那些破水泥墩子上又沒啥標記的,每天的菜都是賣得精打光的根本看不出是賣什麼的,上面的棚子也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有那些天天擠菜場的人才知道個中乾坤啊。結果我媽是東打聽西打聽,總算在排了一夜隊尚未凍死之前買到了一只鵝,上海人叫"白烏龜",後來我媽給做了糟白烏龜,那叫一個香啊!自打那次排隊買菜之後,我小小的年紀突然有了一個人生目標,那就是長大以後我希望永遠不要這樣排隊買菜,我的這個簡單的人生目標已經實現了。打小我就是這麼個沒什麼大志向的人,我的第二個人生目標是,長大以後永遠不要擠公共汽車上下班,這個目標也實現了,於是我發現我活得蠻開心的。

2014-01-15 21:10:26 | 引用
拉拉貓
拉拉貓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烏魯木齊中路
烏魯木齊路很長,分成烏魯木齊南路、中路和北路。我所熟悉的只是烏魯木齊中路中的一小段。我們小時候跟著大人叫麥琪路,其實那是它法租界時代的舊稱,雖然解放後改了名稱了,但是三個字簡潔,比念烏魯木齊中路六個字來得方便多了,所以我們都還是習慣叫它麥琪路。至今那一帶的老居民都還是只叫三個字,只不過變成木齊路,年輕人很少有知道麥琪路的了。

烏魯木齊中路與復興西路、淮海中路三條馬路的交匯處有一個三角花園。最近連發兩篇懷舊的帖子,引發了我的老同學懷舊思緒,正好從東京去了上海,特意去那一帶緬懷我們的蹉跎歲月,結果她發現,原來衡山路、建國西路、宛平路那一帶都有這樣的三角花園,這種放射狀道路夾一三角花園,是法國式道路的一種別致布局吧。

2014-01-15 21:11:12 | 引用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在木齊路和復興西路路口,從前有一個變電所。後來有一年,那個路口挖地三尺日夜施工,看見好多直徑超過2米的水泥預制管子被起重機吊起埋入地下,一直好奇那是個什麼工程,當時街道的解釋是,那一帶一下雨就漲大水,那是個排水工程。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那個工程終於完工了,可是那一帶下大雨依舊汪洋一片。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才有人揭秘說那個工程,其實是一條通往吳淞口的秘密通道,不過最終王張江姚也沒派上用場,直接在北京被抓了。至於那個工程究竟是不是一條秘密通道,我沒親眼見過,只能算是一種傳說吧。

2014-01-15 21:12:10 | 引用
拉拉貓
HongMei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這段路很短但是很洋化 icon_mrgreen.gif 記憶力比較明亮

2014-01-15 21:12:12 | 引用
Re: 那幾條熟悉的馬路之:復興西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
我所熟悉的那段木齊路上的記憶並不多,也沒什麼名人豪宅之類的,從復興西路到五原路再到安福路,那段基本上就是小菜場,有過零星買不憑票的1塊05分一斤高價雞蛋的記憶。木齊路上在靠近五原路路口的地方,有一間很小很小的文具店,從路面進入小店要往上走2、3級台階。也不知道為了什麼,那間文具店有一個別名叫"臭腳店"。我小時候很愛泡文具店,鉛筆盒子、各種鉛筆我都喜歡,至今我上海的家裡還保留著小時候爸媽給買的從來也沒舍得用過的一只漂亮的塑料的有吸鐵石關門的鉛筆盒和在城隍廟買的一套4色的青年牌鉛筆。每到開學前夕,我一定會去"臭腳店"買包書紙。從我淮海中路的家到永福路的外婆家和姨媽家,其實並不需要經過五原路烏魯木齊路的,但是我喜歡往那裡兜一圈,誰叫咱是有車一族呢?

2014-01-15 21:13:35 | 引用
拉拉貓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Private Policy | oblog bear skin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