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飞鸿
文章分类
标题搜索
最新帖子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统计
点击: 71259 帖子数量: 222 开辟个人空间: 2014-11-26 最后更新: 2024-07-26
RSS订阅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踏雪飞鸿 2015-10-22 21:45:29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约教论。今以教理约教,行果约机,谓依教理以起行,行满方克证果也)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
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
《安乐集》破妄计大乘无相
踏雪飞鸿 2015-10-20 16:57:39
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者
[size=18]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计者,将谓不然。
何者?一切诸佛说法,要具二缘:一依法性实理,二须顺其二谛。彼计大乘无念,但依法性,然谤无缘求,即是不顺二谛,如此见者,堕灭空所收。
是故《无上依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离,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今劝行者,理虽无生,然二谛道理,非无缘求,一切得往生也。
...... [
更多... ]
《了凡四训》法讯
踏雪飞鸿 2015-10-15 15:36:13
法讯
[size=18]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今日不复存在,子孙徜徉在现代文明中,流连忘返
历代圣贤的仁恕之道早已远去,後人将金钱至上的準则奉为顶严
淳朴善良的人心渐渐麻木,在物质的美梦中酣然入睡……
为了解决我们心灵的种种疾病,二零一五年初春之时,净戒法师於邬金禅苑,为僧俗大众讲解了《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为教诫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标準,从而做到改过迁善的一篇家训。
...... [
更多... ]
阿弥陀经疏钞·教起所因十义
踏雪飞鸿 2015-10-14 22:01:02
阿弥陀经疏钞·教起所因十义 莲池大师 造论
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第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第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第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第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第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第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第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故。第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故。第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故。
...... [
更多... ]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踏雪飞鸿 2015-10-14 14:10:18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size=18]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因思所受苦报,由于过去恶业所感。而所造恶业,由于当六尘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是知贪瞋痴之烦惑,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从兹以戒定慧,断贪瞋痴。复还本具之天真,以成无上之觉道。然则三苦八苦等,实三世诸佛之导师,而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常享诸乐之无上良缘也。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此经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众恶业,及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由称佛名,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最为洪深。
...... [
更多... ]
《善导大师赞》
踏雪飞鸿 2015-10-01 09:34:17
[align=center]
...... [
更多... ]
往生正因
踏雪飞鸿 2015-09-29 22:46:58
往生正因
[size=18]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
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 [
更多... ]
天心月圆日,与佛欢聚时
踏雪飞鸿 2015-09-26 22:11:48
天心月圆日,与佛欢聚时
弘一大师临终往生遗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火烧眉毛,且图眼下。
蕅益大师云: “且如今夜腊月三十,古人以喻大命尽时,何等迫切。今人且欢呼茶饮,曾不思百岁光阴,尚存几许,岂不痛哉。”
学佛人应“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尤其念佛人,应如古人“片怀常挂月西钩”才是!
如果非祝不可,应祝:
天心月圆日,与佛欢聚时!
净宗二祖光明善导大师传
踏雪飞鸿 2015-09-24 15:00:49
[align=center]
净宗二祖光明善导大师传
智圆法师糅编讲述
...... [
更多... ]
【印祖法语】念佛发光是什么样的境界?
踏雪飞鸿 2015-09-23 09:34:02
【印祖法语】念佛发光是什么样的境界?
印光祖师《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 急为写信, 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让他不要以为这是正确的,时间长了这个着魔的境界就会自己没了)。 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着魔发狂,不可救药。
......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