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因为与德川家族的关系而闻名。德川家康本姓松平,其以前两代当主都是死在村正刀下: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父亲广忠两人皆被近臣暗杀,且都是用村正刀。而家康本人幼年也曾被村正刀伤了手指。1579年,德川家康嫡子信康,被织田信长赐死,又是死于一把名为"势州村正"的刀下。
这些还可算是巧合,但是在1600年关原之战中,织田河内守长孝(织田长益子)的长枪又误伤了家康的手指,而且正是当年受伤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长枪也是势州村正制。德川家康由此断定:“村正刀是专门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下令毁弃所有村正刀。到了江户时期,虽然势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造日本刀,但迫于德川幕府的压力,再也无人敢公然携带村正刀,以前铭村正的刀也多改铭。故现存村正的真品极为稀少。
到了江户时期社会和平,刀剑更由实用转为注重华丽的外表装饰,当时的剑相学以刀的锐利品格判断吉凶,太过锋利的实战刀,被称为“妖刀”、“邪剑”等不吉祥的名称。所以到了江户后期,村正即妖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了。
“村正”作为刀铭使用了约一百年左右。可以看出村正并不是某一刀工的名字,这一点通过现存的村正刀外形和刀铭上也可以证实。据考证,至少有三代伊势的刀工使用村正铭。初代称左卫门尉,是伊势桑名人,现存最早的一把村正于1501年打造,刀上有“势州桑名住右卫门尉藤原村正”的长铭。

2011-02-21 21:29:50
这个跟华夏神马关系
2011-02-21 21:30:24
菊一文字
2011-02-21 21:39:10
“势州桑名住右卫门尉藤原村正”
想起聪明一休 里内个新佑卫门了
2011-02-21 21:42:46
在华夏隔壁。
日本铸刀技术传自隋唐。隋唐之前日本所铸的刀称为“上古刀”,和之后的刀剑有很大差别。现在看到的日本刀剑,从形状到铸造技术,皆学自华夏。
2011-02-21 21:52:33
在华夏隔壁。
日本铸刀技术传自隋唐。隋唐之前日本所铸的刀称为“上古刀”,和之后的刀剑有很大差别。现在看到的日本刀剑,从形状到铸造技术,皆学自华夏。
他们的基本都是舶来品,还爱学偏了走火入魔,如这个剑般,动辄此道彼道,其实就一裂术的水准
2011-02-21 21:55:15
配上画,感觉好专业。
村正因为与德川家族的关系而闻名。德川家康本姓松平,其以前两代当主都是死在村正刀下: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父亲广忠两人皆被近臣暗杀,且都是用村正刀。而家康本人幼年也曾被村正刀伤了手指。1579年,德川家康嫡子信康,被织田信长赐死,又是死于一把名为"势州村正"的刀下。
这些还可算是巧合,但是在1600年关原之战中,织田河内守长孝(织田长益子)的长枪又误伤了家康的手指,而且正是当年受伤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长枪也是势州村正制。德川家康由此断定:“村正刀是专门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下令毁弃所有村正刀。到了江户时期,虽然势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造日本刀,但迫于德川幕府的压力,再也无人敢公然携带村正刀,以前铭村正的刀也多改铭。故现存村正的真品极为稀少。
到了江户时期社会和平,刀剑更由实用转为注重华丽的外表装饰,当时的剑相学以刀的锐利品格判断吉凶,太过锋利的实战刀,被称为“妖刀”、“邪剑”等不吉祥的名称。所以到了江户后期,村正即妖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了。
“村正”作为刀铭使用了约一百年左右。可以看出村正并不是某一刀工的名字,这一点通过现存的村正刀外形和刀铭上也可以证实。据考证,至少有三代伊势的刀工使用村正铭。初代称左卫门尉,是伊势桑名人,现存最早的一把村正于1501年打造,刀上有“势州桑名住右卫门尉藤原村正”的长铭。
2011-02-21 21:55:40
日刀是从中国唐大刀发展起来的,不过后来,平均水平超过了中国。
如今,日本皇宫里还保存有唐朝皇帝御赐的唐大刀。
2011-02-21 21:58:28
在华夏隔壁。
日本铸刀技术传自隋唐。隋唐之前日本所铸的刀称为“上古刀”,和之后的刀剑有很大差别。现在看到的日本刀剑,从形状到铸造技术,皆学自华夏。
他们的基本都是舶来品,还爱学偏了走火入魔,如这个剑般,动辄此道彼道,其实就一裂术的水准
不要小看日本剑道,在中国已经很难找到象样的实战冷兵了。
2011-02-21 22:01:15
嗜血妖刀
2011-02-21 22:11:27
很多时候真的很佩服日本人。虽然我在感情上绝对不能亲近。
日本人铸剑者为大师,中国人铸剑者除了先秦那几个,干将莫邪,后世统统成了刀匠。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可发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