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c) Designed by SNAKE. http://www.chaoketu.com
一、技術緣起:從芬蘭概念到“中國方案”
沙熱電池的核心思路,是將可再生電(風電、光伏)轉化為 500°C–1000°C 的高溫熱,長期儲存在幹沙床中,需要時釋放熱量供工業或供暖使用,或通過汽輪機發電。
該技術源於芬蘭 Polar Night Energy 2022 年投運的世界首座商用裝置。中國自 2023 年起迅速跟進,提出更大尺度、適用於北方供暖與工業蒸汽場景的“沙子熱力電池”本土化方案。
二、研發動向:中國沙熱研究主要集中在清華系+能源央企
三、沙熱電池的典型示范與應用場景
四、為何中國西北是沙熱電池的天然試驗田?
五、沙熱電池 vs 其他儲能技術
與熔鹽儲熱、鋰電池對比,沙熱電池具備:
不足在於:熱→電轉換效率僅約 30%,適合在熱負荷側直接使用。
六、能量怎麼“搬出去”?熱能無法長距離傳輸怎麼辦?
由於熱量不能遠距離運輸(熱水管道僅適合 5–10 km 半徑),沙熱電池輸出的熱必須就地使用,或轉換成可遠送的形式,如:
七、面臨挑戰與下一步
八、結語
中國沙熱電池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沙漠與園區的“雙場景”示范。
科研層面清華、西交等已完成 MWh 級持續運行驗證;
產業層面,內蒙古、甘肅多個風光大基地已將其列為儲能方案;
政策層面,正在研究將其納入“沙戈壁光伏+長時儲能”專項。
如果未來 2–3 年能將熱損控制在每月 2% 以下,熱電成本降至每千瓦時熱 0.15 元以下,沙熱電池將成為中國北方“減煤供熱”“可再生電調峰”和“工業高溫脫碳”的關鍵補能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