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ls

 空间首页 | 博客 | 相册 | 书签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自我介绍+

刘师


+归类整理+
上传  

+自言自语+
央视再也见不到的9位主持人,已悄然离逝
1992年王火化,送行的只有弟弟一个人
嘎嘣装袋!反贼全是短命鬼!反华民逗暴毙美国、
FAKE DOCTOR DEGREE
小伙子,好样的
留学生DOWNTOWN集会游行抗议政府
中国抛售186亿美债增持309吨黄金
200万人民币买一幢房,一位上海的大哥聊聊日本房价变化
美国情报部门曾警告在莫斯科的美国公民不要去音乐厅
在美国靠摆地摊养活自己,老公帮我数钱表情亮了,揭秘一个月收入

+查找秘密+
 

+来串门的+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交通路牌+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向您推荐+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我的成绩+
点击: 47398
帖子数量: 770
开辟个人空间: 2022-05-18
最后更新: 2024-04-14

 
 
 
 
 

还是喜欢看励志的文章

文章内容


张益唐:大器晚成一鸣惊人的数学家

点击: 0 | 评论: 2 | 分类: 上传 | 论坛: 咱们本拿比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周树人
无题
坚持,这词其实有问题:坚持,一般是形容,内心反感,但却又不得不去做的,才叫:坚持。 张益唐,肯定是:喜欢数学的。 仅仅是是思考数学问题,他都会觉得快乐。这是:爱好。 一个人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是不会去“坚持”一些没用的,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事情的。

2022-10-31 13:35:14 | 引用
无题
张益唐为什么宁可在美国刷碗也不回国?

发表于 2022 年 10 月 31 日 由 siyu




张益唐在加州沙滩上散步,并写下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

张益唐已经攻克了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的消息,在数学界引起轰动。

微博博主“物理芝士数学酱”认为,如果张益唐所证明的是朗道-西格尔零点存在,那么张益唐直接就是前后50年里最伟大的数学家,没有之一。

张益唐要是能把Landau-Siegel做出来,就相当于一个人被闪电击中两次。

而他上一次被闪电击中,是2013年。

那一年,他在数学最高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了震惊众多学者的《质数间的有界间隔》。这篇文章首次证明了距离有限的质数对是无穷多的,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难题上取得质的突破。

而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前,他曾不得不四处谋生,但可惜在很长时间内,他都没找到好工作,有时甚至只能借住朋友家的地下室。即便北大的老师们邀请他回国,也被他婉拒。



张益唐1955年生于北京。父母皆为知识分子,父亲由于早年参加上海地下党曾被留党察看二十余年。

他从小被托给上海的外婆抚养,小时候没有任何人教他,但三四岁的时候,他就认识了很多字,能读懂《林海雪原》,在四五岁时,就能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首都说出来。

小学三年级时,就发现自己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在他最喜欢看的《十万个为什么》中,两篇给他的印象特别深。一篇是歌德巴赫猜想,还有一篇是费马大定理。

1968年,12岁的张益唐回到北京,想去学些高等数学,但是已经找不到书了,而父母已经被下放到江西。

由于父亲的历史问题他没有机会上高中,只能去北京的锁具厂当工人,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他考上了北大,随后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作为数学系的常年第一名,他的分数经常是远远超过第二名。

1985年,张益唐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台湾学者莫宗坚。

张益唐两年就写出了博士论文,论文是证明了雅可比猜想,为了向老师看齐,于是便在他的论文里大量引用了导师已经证明的理论。

这篇论文引起数学界的轰动,全世界的数论学家都在查看张益唐的论文。而在全世界数学家的仔细查看下,发现莫宗坚的这个成果是错的。因此,张益唐的证明结果也是错的。因此张益唐的论文也就全部失去了意义。



莫宗坚

普渡大学的教授们依然认为这个博士论文很有价值,做了很多工作,依然给予张益唐博士学位。但是导师莫宗坚怒了!张益唐的论文让他极为丢面子,因此拒绝给张益唐找工作写推荐信,还利用自己的人脉阻止了他的这篇论文发表。

1991年博士毕业后,张益唐与导师莫宗坚不欢而散,在美国的毕业生里没有导师的推荐信就如同国内没有取得毕业证,意味着学生未得到导师的认可,不仅意味着能力不足,而且信誉度也欠佳。

既没有导师的推荐信,又没有发表论文,因此,在美国是没办法进入学术界的。他到处碰壁,根本找不到本行工作来谋生,别说教职了,就是博士后岗位都找不到。

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苏联1991年解体,大批的俄罗斯数学天才纷纷前往美国,占据了大量美国高校的数学教授岗位,更让初出茅庐的张益唐难以找到工作。

他先后流浪了很多地方,在中餐馆打过工,在汽车旅馆打过工,曾经无处安身只能睡在汽车里,在北大留美同学那里蹭饭,后来他在subway找到了一个餐馆服务员岗位,负责洗盘子和送外卖。

这段时间,他不仅事业一事无成,还是个大龄单身汉,女朋友没有,也没钱谈恋爱,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这期间,北大的老师听说了张益唐的遭遇,邀请他回国任教,被他婉拒了,他觉得回来没有意义。

后来,在一位北大化学系校友的邀请下,张益唐来到其在肯塔基州开的赛百味加盟店当会计,店里忙的时候也帮忙收银。后来这位校友把他推荐给同一届的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的唐朴祁。

1999年,张益唐与唐朴祁合作发表一项互联网专利。这项专利涉及一个实用性很广的计算机算法难题,但张益唐只用了3周的时间就搞定了,这令唐朴祁对其刮目相看。



张益唐在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学生讨论数学问题

于是,唐朴祁向在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的学弟葛力明介绍张益唐,然后经葛力明推荐,张益唐先后在这里担任数学系与统计学系的助教和讲师,执教微积分、代数、初等数论等课程。每学期上4门课,按日结薪,没有研究经费。

但这些都对他不重要,至少那里还有办公室,有纸和笔就够了。

在新罕布什尔大学,他教过很多课,在美国最有名的评师网上,张益唐得分很高,学生们在评价中提到最多的几点,一是他很“funny”(搞笑),一是他的口音,以及他的课很“easy”(好过)。

2003年,48岁的张益唐终于结婚了。他跟餐馆打工时认识的服务员孙雅玲在加州圣何塞结婚。

2008年在旧金山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的一次讨论会上,世界最顶尖的一批数论专家讨论如何攻破一个「就差最后一步」的重要问题——是否存在孪生素数间最大间隔。这是与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齐名的世界级数学难题。

一周之后,会议宣告失败。数学家Goldston甚至绝望地认为,自己有生之年都不会得到答案了。

两年后张益唐了解到这件事情,直觉告诉他,应该可以做出来。他暂停了一直以来的其他研究,把两年多的时间投入到「就差最后一步」的研究之中。

张益唐用一套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存在无数个素数对(p,q), 其中每一对中的两个素数之差,即p和q的距离,不超过7000万。

2013年5月,世界顶级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 通过了他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这篇论文打破了该杂志创刊以来的最快接受速度,仅仅3周就获得了通过。

后来,张益唐到普林斯顿访学,遇到当时的审稿人伊万列斯,他评价那份证明,「水晶般地透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教授爱德华 · 弗伦克尔曾评价,张益唐的证明拥有「文艺复兴之美」,尽管深邃繁复,但思路清晰明了。

我们都知道,素数之间最小的距离是2,后来许多数学家将这一距离从7000万逐渐缩小,现在据说已经缩小到6,而用的都是张益唐开创的方法,用美国数学家丹尼尔 · 戈德斯通的话说,「从7000万到2的距离,相比从无穷大到7000万的距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紧接着各种大奖随之而来

2014年度罗夫·肖克奖

2014年柯尔数论奖

2014年麦克阿瑟天才奖

2016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很多人认为,他的证明可能超过,陈景润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1+2”证明。

在孪生素数猜想取得成果之后的第三年,张益唐成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终身教授,从美国东北部寒冷的新罕布什尔搬到温暖的加州,在60岁时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

他没有科研压力,因为不需要通过不断发表论文去获得更多项目经费。对张益唐来说,做数学只需要纸和笔,有时甚至二者都不用,「只要脑子去想就行了」。



过往40多年的学术生涯里,张益唐事实上只发表过3篇论文。除了2013年的孪生素数猜想之外,另外两篇分别发表在2001年的《杜克数学期刊》和1985年的《数学学报》上,都与黎曼猜想有关。

实际上,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是他从青年时代就下定决心从事的「大问题」。作为广义黎曼猜想的「一种特殊并且可能比其弱得多的形式」,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证明对于推动黎曼猜想有极大的意义,与他此前的孪生素数猜想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他曾经在采访中说:「我有这个野心。黎曼猜想在数学界是公认的,不管是哥德巴赫猜想还是孪生素数都没法跟它相比,它是最重要和最著名的问题。」

用他的同事、数论学家Stopple的话来说,如果张能对此作出证明,那么加上他的上一份成就,「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是同一个人被闪电劈中两次。」他说,「如果他从未成名,那么做出这项工作也会让他跟上次一样被世界瞩目。」

成名之后,《纽约客》记者曾问他,数学家需要什么天赋?「专注。」

当被问到当年为什么宁愿在美国端盘子做服务生也不回国发展,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国内的世俗压力太大了,你躲不开,你要不出论文,你就会怎么样怎么样。虽然我自己可以沉住气,我不要这些东西,但你的家人、亲朋好友不答应。在美国就没有这个问题。“

”我欣赏美国的地方是,你在一个快餐店打工,在一个超级市场收钱,没有人看不起你。在美国我还是我,但回了中国,我就不是我了。”


2022-10-31 13:36:48 | 引用
周树人

发表评论

很抱歉,仅有会员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免费注册, 或者点击此处登录,登录后您便可以发表评论。谢谢!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网

Private Policy | oblog bear skin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