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想
空间首页 | 博客 | 相册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文章分类
上传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友情链接
更多...
统计
点击: 176443
帖子数量: 3044
开辟个人空间: 2022-10-16
最后更新: 2025-07-01
RSS订阅
 
 
 
 
 
 

川普的伪民族主义:为何他保护大企业,牺牲小企业

2025-04-13 09:14:37
>>文章内容
一楼照例,留给加西盖水印
胡思 | 点击: 0 | 评论: 2 | 分类: 上传 | 论坛: 温哥华不眠夜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胡思
无题
构思:糊思
撰文:查特

2025年4月,美国前总统、现任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川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宣布对中国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
表面上,这是一场“终极反击”,一场“美国制造的保卫战”。然而,细看关税清单,令人不解的是:苹果手机、笔记本电脑、高端芯片、服务器核心部件等产品,赫然被豁免在外。

这些正是硅谷、华尔街最倚重的商品和利润来源,也是与中国制造深度绑定的大企业命脉。特朗普政府将关税的重锤落在鞋帽、五金、家具、塑料制品等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商品上,却对巨头们避重就轻,留有余地。

这不是偶然,而是一贯。特朗普的所谓“经济民族主义”,从来就不是为了整个国家的产业安全,而是一次又一次借爱国主义之名,行资本利益之实。

“反中”的选择性打击
从2018年开始,特朗普就以“301调查”为由对中国加征关税,号称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几轮政策中,手机、电脑、半导体产品常常被推迟征税,或干脆被排除。2025年这轮关税政策虽创下税率新高,却延续了这一“双重标准”。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告,此次豁免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存储芯片、部分高端模组——它们正是苹果、戴尔、高通等公司对中国高度依赖的生产线。理由是避免价格暴涨、遏制通胀,实则是为资本留出口。

而关税全面覆盖的产品中,大量是中小企业依赖的低利润、高周转进口品——他们既无力吸收成本,也没有能力游说政策,沦为这场政治秀的最大代价承担者。

谁是“可豁免者”?谁是“可牺牲者”?
在当下的美国政治结构中,大企业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苹果CEO多次出现在白宫政策会议,特斯拉、谷歌、高通等公司拥有强大游说团队。而中小企业,分散、孤立、资源有限,只能被动应对政策变化。

特朗普口口声声说要“保护美国工人”,但他真正保护的是资本市场的稳定,是股市不会因为手机涨价而崩盘,是大企业能够继续享受廉价的中国制造——哪怕是在高喊“脱钩”的当口。

被牺牲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才是美国制造的基础——他们雇佣人数最多,创新能力强,却始终在全球供应链中最脆弱。
特朗普的政策并未为他们设立补偿机制,也没有为他们提供供应链转移所需的政策协助和融资环境。相反,他们被推入了关税壁垒与成本激增的漩涡之中,被动地承担所谓“脱钩”的成本。

一场披着爱国外衣的“再分配”
这场关税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脱钩,而是一次内部资源的再分配。特朗普政府选择了“豁免巨头、惩罚边缘”的路线,用民族主义煽动舆情,却把成本抛给底层企业和普通消费者。

而讽刺的是,苹果、英伟达等巨头并未因此转移生产线回美国,反而将部分产能移向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分工结构的“去中国化”却不“回美国化”。

结语:真正的民族主义不该只是权贵的游戏
如果民族主义只是保护特权集团的幌子,它终将被揭穿。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未重构更公平的制造体系,反而揭示了当今美国政策运作中的深层逻辑:

谁能接近权力中心,谁就能躲过代价;谁无法影响游戏规则,谁就只能被牺牲。

这不是制造业的回归,而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又一次精英自利操作。

当政策的“保护伞”总是倾向于巨头,而牺牲总是由底层承受时,我们必须追问:这还是“美国优先”,还是“利益优先”?这还是民族主义,还是一场资本的转向表演?

2025-04-13 09:15:21 | 引用
无题
一个离开AI就不会思考的可怜虫

2025-04-13 09:39:24 | 引用
本坛第一毒舌

发表评论

很抱歉,仅有会员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免费注册, 或者点击此处登录,登录后您便可以发表评论。谢谢!
design:水中月shuiyue.cn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