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出手,挖走美國頂尖AI研究者
2025-05-01
活久見,曾看不起中國AI的前谷歌DeepMind科學家,要來清華當教授了!川普政府削減科研經費、拒掉人才綠卡等操作,正在加速美國科技公司和大學的動蕩。美國真要給中國反向輸出AI人才了,我們正在見證歷史。
|
 |
"我們不在乎"——中國出口商尋找美國以外的商機
2025-05-01
“我們不在乎銷售到美國的情況。”胡天強(Hu Tianqiang,音譯)說道,他的一架玩具戰斗機從我們頭頂飛過。
|
 |
中國醫學史上,董小姐掀開了天宮一角
2025-05-01
這兩天肖飛醫生和董襲瑩醫生的瓜,已經遠遠超越了褲襠那點事兒。《人民的名義》唯一一個死的,是農民的兒子祁同偉。現在,唯一被處理的,也是寒窗苦讀的肖醫生。
|
 |
在中國選擇不卷、休學,這是一對母女的成長與和解
2025-04-30
陳陽體驗做收納師期間,在一戶人家整理被孩子物品占據了大部分空間的屋子
|
 |
醫院出軌門女主受質疑:"4+4"教育淪為特別通道?
2025-04-30
主管部門與相關醫學院校有必要檢討其中可能存在的涉及教育公平、職業倫理與醫療安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制度修補與完善工作,回應公眾的疑問。4+4項目應該更加規范透明,或許可以由有更高公信力的第三方進行筆試,提高考試錄取的公信力。
|
|
被"4+4"刷屏!在美國當醫生,要過幾道關?
2025-04-30
這兩天,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瓜,大家都吃上了。除了主人公的故事,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醫生的培養模式。
|
 |
文組生薪情差?美國分析曝"最低薪"大學科系排名
2025-04-30
“文組生”較為低薪不只是刻板印象?美國一項分析指出,就讀文組某些科系的畢業生,無論是在初入職場的早期,還是中期的職涯發展中,其薪資都處於低薪行列。
|
 |
百日執政專訪與記者起爭執 川普:你為什麼不同意我?
2025-04-30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百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專訪,川普與ABC記者大起爭執;川普並在訪問中,指控卜瑞可.賈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是黑幫組織MS-13的成員,眼看記者不願苟同,川普還說,“你為什麼不能就說同意?”
|
|
諾獎得主屠呦呦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5-04-29
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計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當選。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當選外籍院士。
|
 |
本科讀文也能成醫學博士?"4+4"本科園藝都能學醫?
2025-04-29
本科讀文科也能成為醫學博士?答:不是沒有可能。
|
 |
猝死的26歲教培老師,沒等到婚禮
2025-04-29
2025年4月24日下午,孟凡下班等電梯時點開微博熱搜,“猿輔導一名員工猝死”的新聞彈出來。
|
|
微軟總裁警告:絕不能落後於中國
2025-04-29
微軟 (MSFT-US) 總裁布拉德 · 史密斯(Brad Smith)周一(28 日)撰文指出,若美國在量子電腦上被中國超越,將對美國的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並強調,美國總統川普及其政府必須將量子研究列為優先資助項目,否則將難以維持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
 |
支持率低 川普大罵"他們有病" 但他又犯數學錯誤…
2025-04-29
據野獸日報,面對民意調查中創歷史新低的支持率,川普呼吁調查“假新聞機構制造的假民調”涉嫌欺詐。
|
 |
美國頂尖AI科學家來華執教 加入清華人工智能學院
2025-04-29
美國持續對教育和科學的攻擊,正將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向外推。
|
|
跟著張繼科練2到3年乒乓球,211大學隨便挑?
2025-04-29
近日,乒乓球前國手張繼科在直播間談及近況時透露,目前自己主要帶訓13至18歲的乒乓球選手,其中有准備通過體育單招(全稱: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考大學的高、初中生。
|
|
阿裡發布最新開源模型 成本僅為DeepSeek1/3
2025-04-29
阿裡巴巴4月29日凌晨發布開源新一代通義千問模型Qwen3(簡稱千問3),參數量僅為DeepSeek-R1的1/3,成本大幅下降,同時是國內首個“混合推理模型”,將“快思考”與“慢思考”集成進同一個模型,大大節省算力消耗。據官方說法,Qwen3的旗艦版本 Qwen3-235B-A22B,在代碼、數學、通用能力等基准測試中,達到了與 DeepSeek-R1、o1、o3-mini、Grok-3 和 Gemini-2.5-Pro同一層級水准。
|
 |
哈佛研究獲實錘!AI不懂因果,AGI神話破滅
2025-04-28
盡管LLM看似能夠進行流暢推理和問題解答,但它們背後的思維鏈其實只是復雜的統計模式匹配,而非真正的推理能力。AI模型僅僅通過海量數據和經驗法則來生成響應,而不是通過深刻的世界模型和邏輯推理來做決策。
|
|
我在美國私校當老師,帶出4個哈佛娃
2025-04-28
每年藤校放榜日(Ivy Day)如同一場春日煙火,絢爛又短暫。朋友圈裡鋪天蓋地的“喜報”,讓人歡呼,也讓人焦慮。如果你沒能上榜,是否就意味著你不夠好、不夠優秀?
|
 |
逃離中國到泰國:中國家長們真的能躺平嗎?
2025-04-28
近幾年,帶孩子去清邁讀書成了一些不願雞娃的中產家庭的選擇。之所以選擇清邁,「實惠的學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教育本身——家長們選擇清邁,是想「練英語」、「作為去歐美的過渡」,想「逃離國內教育的內卷」。
|
|
華人科學家再遭排查 75%美學者萌生去意
2025-04-28
多位美國科研人員對《財經》表示,川普政府針對科學家群體的行動有各種解釋,有些完全不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