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上這種鳥....韓國公開空難前8分鍾細節
2025-01-25
據央視新聞,韓國國土交通部航空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1月25日下午在務安國際機場舉行說明會,介紹了事故調查委員會截至目前的調查情況和今後的調查計劃。事故調查委員會在說明會上公布了事故客機兩個黑匣子的記錄與務安機場塔台管制方的通信記錄在同步分析後,重新構成的以秒為單位的客機失事前的情況。此次說明會也公布了在2024年12月29日上午,導致179人遇難的濟州航空客機失事事故發生前總計約8分鍾的時間內,調查團隊官方目前確認的所有細節。准備著陸→塔台提示飛鳥預警→飛行員確認飛機下方有鳥類8時54分43秒。
|
|
最辣眼APP來了!為了大號順暢,這屆年輕人拼了
2025-01-25
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早上,你終於拉完了宿便,站在馬桶前的你選擇:
|
|
傳記片《學徒》川普扮演者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
2025-01-25
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1月23日揭曉,42歲的羅馬尼亞裔美國演員塞巴斯蒂安·斯坦 (Sebastian Stan)因在《學徒》(The Apprentice)中飾演年輕的特朗普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扮演律師羅伊·科恩的美國演員傑裡米·斯特朗(Jeremy Strong)獲最佳男配角提名。
|
|
中國快速連續判處襲擊日童凶犯死刑 日本反響強烈
2025-01-25
日本對中國快速連續判處襲擊日本兒童凶犯死刑反響強烈 https://t.co/lKpY8EK7Cg pic.twitter.com/rGR1fO7LOy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5, 2025 對於去年6月發生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的日本母子遇襲,中國人校工胡友平為保護日本人母子遇刺身亡一案, 1月23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宣判,判處被告周家勝死刑,而有關去年9月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發生的日本男童(當時10歲)遇襲身亡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1月24日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男子鍾長春死刑。中國連續迅速判處與襲擊日本人相關案件被告死刑,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
|
|
歐盟軍事負責人:格陵蘭島駐扎歐盟軍隊是合理的
2025-01-25
歐盟軍事負責人:在格陵蘭島駐扎歐盟軍隊是合理的 https://t.co/TLGdXummFF pic.twitter.com/ihNevXFlII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5, 2025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格陵蘭島表示興趣後,歐盟最高軍事官員羅伯特·布裡格表示,在格陵蘭島駐扎歐盟國家的軍隊是合理的。他也提到“這可能導致與俄羅斯、甚至可能與中國的緊張關系”。
|
|
致179人遇難韓國客機失事調查最新進展公布
2025-01-25
韓國國土交通部航空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1月25日下午在務安國際機場舉行說明會,介紹了事故調查委員會截至目前的調查情況和今後的調查計劃。
|
|
禁止大型郵輪停靠!"他們不消費,只留下一地垃圾"
2025-01-25
越來越多的法國沿海旅游目的地加入到限制郵輪停靠的行列,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尼斯市近日宣布,從今年夏天開始,禁止大型郵輪停泊在尼斯的海灣。尼斯市市長克裡斯蒂安·埃斯特羅西表示,無法忍受這些巨大的浮動建築對環境污染產生的影響,“他們什麼都不消費,只留下一地垃圾。”
|
|
TikTok用戶越過"鐵幕",全球數字權力的格局變了
2025-01-25
法國企業家、特約專家貝特朗應邀為北京對話撰文分析背後的原因。他指出,美國封禁TikTok的嘗試更像是數字殖民主義,其結果適得其反,凸顯了數字時代敘事操控的局限性。這一反向的“柏林牆時刻”,預示著全球數字權力的重構,或許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勝利之一。??數據顯示,從1月8日至1月14日,小紅書在美國的移動應用下載量較前7天增長超過20倍,較2024年同期增長超過30倍,連續多日穩居北美蘋果應用商店免費軟件下載榜首。隨著海外用戶不斷湧入,中美網友紛紛“對賬”,一同造就了當今世界互聯網的奇觀。1月14日,福布斯新聞的一篇文章聲稱,相比於Tiktok,小紅書是美國民主更大的“威脅”。
|
|
俄重申"平等對話"烏希望美國"維和"
2025-01-25
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22日向俄方施壓,要求立即結束俄烏沖突,否則將施加包括高額關稅在內的更嚴厲制裁。法新社稱,這是特朗普本周重返白宮以來對普京最強硬的表態。在美國“政治新聞網”看來,就職以後,特朗普有關俄烏沖突的言辭不斷升級。歐洲新聞電視台稱,此前,特朗普未能履行競選承諾,即在就職後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
|
|
73歲張紀中美國拍戲,妻子杜星霖帶三個小孩飛往
2025-01-24
張紀中妻子杜星霖更新了社交平台,一時間引起不少網友關注與熱議。
|
|
麻煩制造者,馬斯克已令人神憎鬼厭
2025-01-24
2021 年,馬斯克曾在當時仍稱為 Twitter 的平台上公開表示:“我寧願遠離政治。”然而,三年後的今天,這位科技大亨的立場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
|
動用軍用運輸機!美首批驅逐航班起飛
2025-01-24
唐納德·川普總統上任3天時間,第一架驅逐非法移民的飛機今天上午已經起飛,真是雷厲風行!
|
|
Meta計劃投資650億美元押注AI 加強人工智能競爭
2025-01-24
Meta計劃投資650億美元押注AI 加強人工智能競爭地位 https://t.co/9k78AsC1Ny pic.twitter.com/0Uq3ptwENw—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4, 2025
|
|
民主剛果沖突加劇 西方國家促公民撤離果瑪市
2025-01-24
France, US, UK urge nationals to leave DR Congo's Goma as M23 battles intensify
|
|
根本不甩川普威脅 克宮一句話回敬
2025-01-24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透過社交媒體發文,強調俄國若無法與烏克蘭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就將祭出包括關稅在內的制裁手段,對此,俄國總統普京似乎“老神在在”,並未將川普言論視為重大威脅,《華爾街日報》則指出克裡姆林宮認為目前已經取得烏克蘭近20%的國土,且俄軍“至少能再打一年”,就眼下情勢來說“占了上風”。
|
|
台灣2024年GDP增長4.3% 技術出口經濟提速近四倍
2025-01-24
台灣2024年GDP增長 4.3% 技術出口驅動經濟提速近四倍 https://t.co/BL8R3cxFmu via @RFI_TradCn—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4, 2025
|
|
烏克蘭無人機夜襲俄羅斯煉油廠和微型原件軍工廠
2025-01-24
烏克蘭無人機夜襲俄羅斯煉油廠和微型原件軍工廠 https://t.co/WlprRwQnm6 pic.twitter.com/uVQmAl2NT7—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4, 2025
|
|
刺死日本男童 他被判死刑 判決書說動機是"博關注"
2025-01-24
中國男在深圳刺死日本男童被判死刑 判決書說行凶動機是“博取關注” https://t.co/VRFLlFN16E via @RFI_Cn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4, 2025 共同社說,該案發生在去年9月18日,1931年的這一天發生了標志日軍開始武力侵占中國東北地區的“九·一八事變”,因而有觀點認為,這是針對日本人的犯罪。而判決書上寫的“行凶的動機”是為了“博取關注”。
|
|
販運女性賣淫 西班牙警方宣布搗毀中國人犯罪團伙
2025-01-24
西班牙警方稱搗毀了一個中國人犯罪團伙 https://t.co/MJU8TQYaiI pic.twitter.com/eaq2NLWn59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4, 2025 西班牙警方周五報告,他們搗毀了一個中國人犯罪組織,該組織將亞洲女性(其中一些是未成年女性)帶到西班牙、希臘和美國從事性交易並致使她們淪為性剝削受害者。
|
|
韓國法院拒絕延長對停職總統尹錫悅的拘留期限
2025-01-24
韓國法院拒絕延長對尹錫悅總統的拘留期限 https://t.co/7qkoSYZdr6 pic.twitter.com/k52VuARTNd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anuary 24, 2025 周五,韓國法院駁回了檢方要求延長對停職總統尹錫悅拘留期的申請。但這位因實施戒嚴令失敗而被停職的總統仍在拘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