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工妹身價上億 征服美國第一夫人

日期: 2023-12-16
新聞主題: 就業創業

來源: 最華人

2017年,由於患上乳腺癌,必須進行手術和化療,她只得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業績很好的公司。回顧過往,歷歷在目,百般不舍,終要告別。

5年前,她被奧巴馬邀請進入白宮演講,在媒體的報道下火爆美國。23年前,她通過各種渠道貸款,籌集10萬美元創建了公司。

從中國到美國,從地下室到白宮,從10萬到7500萬。這位到美國闖蕩的杭州姑娘,把人生活成了女性的教材。



● 徐梅和自己的蠟燭工廠



她的名字叫徐梅,做的生意也像梅花一洋清香,還起了一個很典雅的名字——千詩碧可。

徐梅出生於浙江杭州,上面有個姐姐,家境相當不錯。爸爸是鋼廠的工程師,媽媽管理一所小學,對兩個女兒都嚴格管教。

父母對她的期望是成為一名外交官,從中學開始她就在外文寄宿學校讀書,6年後順利考入“雙一流”的北京外國語大學。

這所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的搖籃”,培養了千余名參贊,400余名駐外大使,還有近百位部長和副部長(截至2011年)。



● 徐梅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操場

徐梅離父母的期望只有一步之遙,卻發現自己愛上了另外一種工作。

由於英語極好,她在課余時間,成功聘上了世界銀行在華項目的翻譯。近距離接觸各國專家,極大開拓了她的眼界。

從此,她把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世界銀行當成了目標。1991年,為了達成夢想,畢業後的她跑到馬裡蘭大學學習新聞。

可惜人生常有意外,再多的努力也抵不過時代的大浪。



從馬裡蘭大學畢業後,徐梅滿心歡喜地謀求世界銀行的崗位,卻被告知沒有招聘計劃。由於美國與伊拉克的戰爭,世界銀行凍潔了這兩年的招聘。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不同人頭上,也是截然不同的重量。等不起的徐梅,只得前往紐約,接受了醫療器械公司的工作。

這份工作不僅無聊,而且薪酬低,還要和在華盛頓工作的丈夫分居。唯一的優點是,公司給她安排的酒店附近,有家布魯明戴爾百貨店(Bloomingdale`s) ,是全美國最好的商場之一。



● 布魯明戴爾百貨店

經典美劇《老友記》的女主角瑞秋,就在這家百貨店工作過。百無聊賴的徐梅,把逛商場當成了唯一的樂趣。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概念,福與禍可以相互轉換,逛著逛著,徐梅就發現了一個商機。



● 時尚的女裝區

徐梅愛極了這家商場的風格,每天吃完飯就去逛。尤其是二樓的女裝區,時尚利落到極點,引領了紐約女性的衣裝潮流。

但八樓的家居區,讓徐梅感到非常困惑和失望。各種家居布藝顏色堆疊,古樸之氣迎面而來,就像是美國外祖母的起居室,或者安徒生童話裡的場景。



● 老舊的家具區

在和丈夫通話時,徐梅忍不住吐槽:“怎麼這些上西區的時髦女性,會忍心讓自己住在老奶奶一樣的家裡面?”

丈夫回答道:“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工作,我也想試試創業,我們幹脆都辭職吧。”徐梅略微思考,同意了丈夫的建議。

就這樣,二十出頭的徐梅,毅然開始了創業的道路。



雷軍說,風口來了,豬也能飛起來。問題在於,如何才能找到風口。其實這有一個簡單的竅門,凡是那些不舒適的體驗,都是隱形的風口。

徐梅的方向,正是讓她失望的家居領域。她馬上跟做外貿的同學們聯系,同學們給她寄來了許多樣品。

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商海洶湧百舸爭流,家居領域也是百花齊放。在電扇、絹花、字畫等產品外,徐梅還收到了一款球形的玻璃蠟燭,看起來非常漂亮。



1994年,徐梅和丈夫把這些樣品帶到了家居博覽會。出乎預料的是,竟然收到了超過9萬美元的訂單,絕大多數訂單是蠟燭。

徐梅和丈夫立即大批量進貨,一開始反響熱烈,但很快遇到冷風。在電力時代,蠟燭只是一種擺設。注重儀式感的美國人,真正喜愛的是香薰蠟燭,點燃後可以散發各種香味。

徐梅敏銳地發現,這些香薰蠟燭的氣味都很單調,如果能夠開發出多種氣味融合的香氣,比如蘋果+香草,會不會打開市場呢?

理清思路後,徐敏馬上拜師學藝,前往新澤西州的一家色彩與香味公司,學會了往蠟燭中添加香薰油的技術。



● 徐梅和丈夫

歸家之後,她和丈夫幾乎住在了地下室,天天調配蠟燭與香味。由於經常用雞湯罐頭果腹,地下室裡堆了許多罐頭瓶。夫婦倆突然得到靈感,用罐頭瓶當起了蠟燭模具。

在經過許多不眠之夜後,樣品終於達到了要求。望著這款自主設計的產品,徐敏起了一個名字:Chesapeake,翻譯成中文為千詩碧可。

徐敏找到布魯明戴爾百貨店的買手,當聞到蠟燭的香味後,買手還沒有坐下,就直接說:“我們要了。”



這比想象得還要順利,但短暫的興奮後,徐敏卻迎來了慌亂,根本聯系不到廠家生產。之前合作的中國廠商,壓根沒生產過香味蠟燭。

關鍵時刻,徐敏想到了在杭州做工程師的姐姐。姐姐聽完後二話不說,決定辭職和妹妹共同辦廠。

這些年的姐姐,和父親一樣當起了工程師,但就像妹妹一樣機敏果斷。姐妹倆通過各種渠道,甚至是高利貸,終於籌到10萬美元巨款,租個廠房開始了手工生產。

在融合多種氣味的醉人清香之外,徐敏還設計了各種顏色的造型風格,諸如檸檬綠、芒果黃、葡萄紫,給人一種白雲流動的質感和意境。



● 徐梅為香薰設計了各種顏色的包裝

結果,這款孕育於美國地下室,在中國杭州生產的蠟燭,一經推出便火爆美國,當年的銷售額就達到50萬美元,第二年更是狂飆到250萬美元。

1996年夏天,徐敏繼續開拓市場,希望能夠與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塔吉特合作。但長達8個月的拜訪,買手始終不回電話。

又過半年以後,終於出現了轉機,因為塔吉特的買手換人了。新買手看完徐敏的樣品後,主動發出了合約。



● 徐梅的香薰蠟燭批量生產

當時的塔吉特有800家店,新供貨商一般先在100-400家店測試,結果好就全面鋪開,差的話就中止合作。

徐敏原本以為先向100家店供貨,沒想到對方說是全部的800家店,大概300多萬美元的訂單。徐敏激動地差點坐到地上,之前合作最大的商場也就兩百多家店。

徐敏立即督促工廠加班生產,終於按期交貨。兩星期後,買手打來電話:“梅,出問題了,我們的貨快賣完了。”

上一句讓徐敏心驚肉跳,下一句讓徐敏喜極欲泣。與塔吉特的合作,徹底改寫了公司的歷史,徐敏的蠟燭走進了美國的千家萬戶。



在此後20年時間裡,千詩碧可都是塔吉特最大的供貨商。每年交易額高達5000萬美元,3億多人民幣。

2009年,金融危機重創美國,但創立15年的千詩碧可無比堅挺,全球銷售額達到9000萬美元,折合6.1億人民幣。伴隨著銷售的火爆,徐敏又在越南建立了工廠。

一年之後,徐敏在美國馬裡蘭州的格倫伯尼鎮也開了家工廠。因為美國是香薰蠟燭的第一大消費國,當然要重點照顧最大的市場。



中國與越南的工廠距美國太遠,運輸的周期非常漫長。而且,時任總統奧巴馬出台了讓美國制造業回流的政策。

徐梅的到來,瞬間改變了這個蕭條的小鎮,也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這個小鎮原本有1/4的藍領工人失業,千詩碧可招聘了80名全職員工,每月生產50多萬根香薰蠟燭。



●徐梅為米歇爾設計的國禮蠟燭

2011年,徐梅接到了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邀請,設計一款能夠代表美國的蠟燭,當作國禮送給其他國家。

不久之後,聯合國大會召開,各國第一夫人都稱贊起了這份美國國禮。鑲著玫瑰花瓣和橡木葉浮雕的千詩碧可,竟有了和平與希望的象征意義。

徐梅激動地感慨:“我們的蠟燭,現在在全球兩百個總統府放著呢。”



● 徐梅接受媒體采訪

不久後,徐梅又迎來了更亮的高光時刻。2012年初,徐梅接到了總統奧巴馬的邀請,參加工作回流美國論壇。

一共有13位企業家受邀參加,多數是像福特、杜邦這樣的大企業高管。徐梅是小公司的代表,而且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在一群巨頭之間,徐梅自信從容,發表了會上最長的演說。媒體們立即火力全開,報道了這位華人女性,徐梅在美國聲名大噪。



● 徐梅受邀和時任美國總統出席論壇

輝煌之後,徐梅再接再厲,繼續帶領企業乘風破浪。

品牌營銷大師 Martin Lindstrom 研究指出:“人的情緒有75%由嗅覺產生。人對照片的記憶,在三個月後只剩下50%,但回憶氣味的准確度卻高達65%。”

2016年,美國一家市場調研公司發布報告:“北美是香薰蠟燭的最大市場,美國家用香氛零售市場規模達64億美元。”

一切都表明,香味生意永不過時,徐梅的千詩碧可有無限光明的前景。但癌症的造訪,使她不得不改變人生的方向。

2016年12月,徐梅確診了乳腺癌,必須進行手術和化療。由於沒有精力管理,擔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只能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2017年,徐梅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把千詩碧可賣給了美國消費品巨頭Newell Brands。雖然患上了癌症,徐梅仍然想盡量幫助他人。

多年以來,她都致力於教育和援助貧困國家的事業。2004年成立了“徐梅女士文化教育交流基金會”,2005年參加了比爾·蓋茨等人組織的“貧窮國家發展行動計劃”。



2020年6月,她把目光瞄向了女性創業者。為了幫助她們的企業走出困境,徐梅創立了跨境電商平台YES SHE MAY,上線了20多個國家的近100個品牌。

在徐梅的回憶錄《燃》中,有這樣一段話:“A candle loses nothing by lighting up another.”

意思是:“對於一只蠟燭來說,點亮另一只蠟燭,並不會損耗自己。”

她不僅想照亮他人,更想點亮他人,讓別人跟自己一樣。

當一支蠟燭點亮另一支蠟燭,整個世界都將覆蓋上光亮和芬芳。

● 參考資料

[1] 三橙傳媒 | 她用價值過億的香氣救活了一個美國小鎮

[2] 走進美國 | 千詩碧可蠟燭工廠

[3] 人民網 | 從“千詩碧可”的故事看美國制造業回流

[4] 參考消息 | 中國移民閒逛獲靈感在美建蠟燭廠 已賣出3.5億根

[5] 福布斯 | 對話徐梅:Yes She May, 美國亦商亦友的新零售平台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974908/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