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人多錢傻的城中村,開發潛力到底有多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灣流經濟評論


隱匿在繁華城市中的城中村,突然處在聚光燈下。

僅僅在7月,政策和市場,開始同時挖掘起了城中村這塊處女地。

第一條是來自政策層面,7月21日召開的國常會,要求在超大特大城市,實施城中村改造,並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

第二條是市場層面,說之前靠收租的深圳城中村“村民”,開始殺入創投。最近募不到錢的各種VC,都開始找深圳村民要錢了。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政策和市場,都同時開始在挖掘城中村?

灣流經濟評論認為,當下最大的富礦和最有價值的存量資產,其實就藏在城中村裡面。

城中村,比你想象中更有錢

城中村,顧名思義是城市裡的村莊,是指農村村落在城市化進程中,在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實行村民自治和農村集體所有制的村莊。

過去幾十年,中國城鎮化的狂飆突進,讓一眾城市迅速擴張,城市邊界不斷蔓延,在城市內部形成了大量城中村。


目前,全國的城中村規模數量在5萬左右,像“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城中村數量多”,“村民有錢”仍是留給外地人的第一印象。

以深圳為例,這個城市容納了2000萬的人口,其中有超過一半人住在城中村。市區那些被高聳的寫字樓包圍著的低矮樓群,成為許多打工人下班後的歸宿。

伴隨改革開放的腳步,深圳走上快速城鎮化道路。當地村民的土地被征收後,開始用原有積蓄和賠償款 “耕種”一種新的“經濟作物”——樓。在“耕樓”熱潮中,“三天建一層”不再是神話,一棟棟村民自建樓拔地而起,這些樓主要出租給了外來的移民

自此,城市開始包圍自然村莊,農民轉身成為房東,城中村由此誕生。短短幾十年,深圳便從人口不過幾萬人的小漁村,一躍成為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


深圳絕大部分城中村在這一波波城市化浪潮中賺得盆滿缽滿。後來,各村還成立了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將村民的財富資產再推上一個台階。

據深圳市國資委2021年統計,深圳有近1000家村集體社區股份公司,總資產近2500億,其中淨資產超1200億,擁有超過1億平方米物業,年收入超220億元,年利潤近100億元。

當然,真正讓深圳城中村成為資產航母的原因是不斷上漲的房價。2000年到2020年,20年間深圳的平均房價漲了14倍。很多城中村原住民的家中或出租屋門口,供奉著土地神,兩側的對聯上寫著“土可生財,地能出金”。

2019年,曾經深圳最大的城中村白石洲啟動拆遷工程,此時白石洲旁邊華僑城的房價每平米超過10萬。舊改簽約開始後,一條“白石洲拆出1878個億萬富翁”的消息在網上瘋傳。

據《深圳城中村資源大全》一書統計,深圳原住民總人數約為56萬人,他們的總資產超過3萬億,接近深圳2022年一年創造的GDP。所以說,深圳的有錢人都藏在村裡。

然而,多年以來,受益於房地產行業上行周期,深圳社區股份合作公司通過地產開發、園區運營等方式積累了大量資金,並以物業租賃等形式維持收入,額外收益則以傳統的銀行存款理財為主,大量閒置資金都放在銀行“趴賬”。

因此,如何喚醒沉睡的集體資金,既有效保值增值,推動集體經濟轉型,又促進深圳產業發展,成為關注焦點。

深圳相關部門想方設法引導股份合作公司探索多元金融類投資方式,拓展營收渠道。而創投,便是重要探索之一——既能引導這部分資金流入深圳“20+8”產業領域,也有助於緩解深圳本地創投行業的募資難題。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3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