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個人 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9歲的李樹不想工作,也不想租房,在出租屋裡躺了四年,耗盡所有積蓄之後,他搬了出來,以一頂橙色帳篷為家,住在一個廢棄停車場裡。


有人是強者,有人是勇者,而李樹覺得自己是弱者,沒有什麼才華與天賦,也沒有強悍的意志力對抗世界和自我,於是索性放棄了。他自主地選擇了過一種貧困潦倒、流離失所但毫無壓力的生活,以一種平靜而認真的姿態過著這種被絕大部分人認為是廢物的日子。

作者 張月


出品 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

李樹的帳篷是橙色的,很鮮艷地扎在一個小小的廢棄停車場裡,或者更准確地說,一個垃圾場裡。它被一座一米多高的建築垃圾堆掩住,周圍是凌亂的磚塊、碎石和雜草。除了那些著急解手的司機,很少有人走進這裡。

帳篷前,李樹小心翼翼地貼了個告示:“本人暫時借住在這裡,這堆東西是我的家,不值錢也賣不出去,請不要毀壞。如果想讓我搬走,請撥打18xxxxxxxxx。總之借住於此,如有冒犯,非常抱歉,我會離開。”




?李樹

“這堆東西”其實很少,400塊的二手帳篷算是最值錢的資產了,還有兩身已經穿到褪色的衣服,一個做飯的小爐子,是他用壞掉的電熱水壺改造的,一個小鋁鍋,一堆從各處淘來的便宜食物。除了一只流浪的白貓偷過一塊豬肉,連小偷也不曾惦記過他。


從去年10月開始,李樹已經在這個帳篷裡住了200天。在成都,這是他第五個“露營地”,也是待得最久的一處,這個臓亂差的廢棄停車場在他看來,“蠻舒服的”,因為是硬地,不像之前露營過的草地,有潮氣,也沒有人驅趕(暫時),他在這裡從冬天住到了初夏。

我是在一個問答網站上看到李樹的故事的,他當時回答了一個問題: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他寫道:“在出租屋躺了三四年,不打工,不出門,不社交,算廢嗎?但我還可以更廢,去年積蓄用完,於是賣掉了所有的家當,搭個帳篷繼續躺。”

朋友把這個帖子轉發給我,彼時我正陷入一種無法擺脫的痛苦和虛無,深感工作的無意義,很長一段時間我寫不出來任何東西,在電腦前枯坐一天,word文檔還是空白一片。我們這群寫字兒的人經常指責大環境,這沒有錯,但其實無論環境如何逼仄,做事的人總還是要做事的,還沒有到什麼事都做不了的地步,是我自己先垮塌了而已。我以為將從這個帖子裡獲得廢物與廢物之間的共鳴,但朋友說:“你看看吧,挺鼓舞人的。”

李樹的帖子其實很普通,最主要的內容是記錄自己每天吃了什麼。2018年底辭職後,他沒有再工作過了,半年前,積蓄耗盡,他決定不再租房,以帳篷為家。從出租屋搬走之前,他賣掉可能再也用不上的台式機和相機,有了4500塊的積蓄。為了能“躺”得久一點,他把每天的支出控制在十塊錢左右。晚上他會掐著點兒去附近一個超市搶打折的肉類,六七塊錢能買到一塊兩三百克的肉,品種沒得選,要看當天剩下什麼。菜在一些團購平台上搶,很便宜,七塊錢就能買一塊豆腐,一把金針菇,一把小米椒,再加一把小蔥。菜和肉的品相都不大好了,但他總能變著法兒搗鼓出不錯的飯菜。他做過土豆雞蛋餅、藿香鯽魚、牛肉菌湯火鍋,甚至做過更復雜的手擀面和餃子。

從照片上看,他做飯的條件非常差,那個簡陋的爐子需要不斷往裡添枯樹枝,不然會滅。面板是一塊薄薄的碎瓷磚。他沒有一把像樣的菜刀,只有一柄7塊錢的小刀。沒有擀面杖,他就用一個保溫杯擀面皮,用飯盒一個一個壓出餃子皮。因為工具不利索,每次做飯都要花兩三個小時,但他還是把菜和配料都切得細致齊全,蔥姜蒜香菜小米辣齊備,有人看了之後評論,“竟然吃得比我還好。”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9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5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