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女神再爆红 嫁男闺蜜近况曝光

日期: 2023-03-17
新闻主题: 裸照,写真,视频,恶搞,美女,自拍,搞笑

来源: 张德芬

最近一段时间,就像是被李小冉霸屏了一样。

从《三体》中冷漠的科学家申玉菲到《我们的日子》里文艺的刘淑霞。

如此频繁上热搜,对于出道27年的她来说,并不多见。



因为在名利场,她一直都保持着鲜少见的“散漫”性格,对拥有自己的生活很执着。

除了拍戏,她会圈出一块独属于自己的“时间领地”。

在这个领地里,她没有任何微信和电话,没有工作,必须包含自然醒、刷剧和打游戏,且不能有任何计划。



不得不说,一个女人到了中年,能有这样自在随顺的“领地”真是羡煞旁人。

但为什么对很多女性来说,拥有自己的时间领地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呢?



你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领地吗?

听起来,拥有“领地”似乎并不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是缺失的。

朋友小晴,在我眼中是那种特别飒的女性。

每周要和朋友们去爬山,每天跑2公里,生活自律且自在。

3年前,带着对婚姻的无限憧憬,她结婚了。

因为原生家庭并不幸福,所以她下决心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

生了孩子之后,她就成了全职妈妈。

虽然每天做家务,照顾孩子有点累,但是看到家人脸上的笑容,她还是觉得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发现,自己的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当初充实的感觉渐渐变味了。



梦想中的幸福生活,逐渐变成日常的锅碗瓢盆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她感觉自己每天笼罩在做不完的家务活儿、带孩子和维系家族情感关系的阴影之下。

每次朋友们喊她去爬山,她其实挺想去的,但一没时间,二没精力。

看着朋友圈里老友们站在山顶迎风呐喊的视频,小晴的内心除了羡慕,还有些许失落。

翻看着以前自己的朋友圈,一阵委屈又涌上心头。

她觉得,自己怎么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呢……

在生活中,像小晴这样的“贤妻良母”不在少数。

一个女性结婚之后,会多出一些新的身份,比如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婆婆的媳妇等。

她们想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于是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这些身份的经营里。

时间是厨房的、是小孩的、是老公的、是拖把的……



但其实并不是很多女性不想有自己的时间和领地,只是时不时冒出的声音总在鞭打着她们。

比如,当丈夫下班、孩子放学后,家里没有烧好饭时,面对丈夫的责怪,你自己的内心也会出现“我很失职”的批判声。

当闺蜜叫自己出去逛街,但看着在家的孩子,你就会觉得把孩子丢给其他人照顾,自己却出去玩,内心很愧疚。

仿佛不为丈夫和孩子牺牲时间,就会对不起家人;

如果要单独为自己留出时间,就会产生愧疚感。

每一个身份带来的新关系,固然需要我们花时间去经营。

但很多女性会忽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所有的关系中,应尽责任和自我牺牲有时只相差一层薄纱。

如果迷失在各种身份认同中,就看不清这层纱,困在付出和牺牲的黑洞。



失去自我的女性,都被困在了哪里?

在很多的社会声音里,我们总听到有人对女性说:

“结婚了就要以家庭为重;

生小孩了就要以小孩为重;

当妈了要有当妈的样子……”

这让我想起了社会学家多纳斯对23个后悔成为母亲的女性进行的采访。

其中有个受访者说:

“当妈后,那是一种恼人的负担。一切都得照孩子的日程来。一天二十四小时里,总会想到她,想到对她的责任,就像挥之不去的背景噪音。

我再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自由。时间有限,我的资源也有限。我用尽所有力气跟她在一起,除此之外我什么也做不了。”



照顾孩子,似乎比起工作来说,是件更折腾人的事情。

因为工作可以有计划和安排,但照顾孩子却要随时待命,这种不确定和随机性会耗费我们的心力,让我们不敢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只敢在安全距离等待候命。

为什么我们面对家庭,总是会下意识牺牲自己的时间领地,让一些外在关系成为内在的负担呢?

很有可能,并不是因为孩子或婚姻本身,而是因为我们都掉进了3个误区,才在失去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

误区1:在各种身份认同中找价值感,却忘了最重要的身份是做自己。

每个人都是在各种关系中成长的,做好每个身份的本分,这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向外付出,只有从别人的认可中才能获得滋养,就会容易迷失在各种身份认同中,把自己弄丢了。

如德芬老师说的那样:“要常常回到自己的家看一看。”

我们的眼光总盯在外面,质问自己今天是否尽到了妈妈的职责?明天是否能扮演好妻子的角色?后天能否讨到婆婆欢心,做个称职的媳妇……

不断向外寻求肯定,只会让自己的时间在各种身份中被消耗、被占据,最终丢了属于你的领地。



误区2:神化了“妈妈”的身份。

妈妈,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角色。但随着社会对妈妈这个身份的歌颂声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很多女性在成为妈妈之后,仿佛就自动戴上了一个重重的外壳。

这个外壳让她不顾自己的身心需求,一旦听到孩子有什么要求,就有求必应;一旦孩子和自己放在一杆秤上,重心就会自动偏向孩子。

这种信念,让越来越多的女性陷入育儿困境、婚姻困局,仿佛被束缚了一般,无法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导。

误区3:丢失了自己的边界。

曾经,有一对结婚30年坚持AA制的夫妻上了热搜。他们婚后,和大多数夫妻都不一样,每件东西谁买的都分的很清楚,连鸡蛋都会标记。

这样的婚姻,引起了很多争议。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对彼此边界感很强的夫妻,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想吃就吃,想买就买,不用考虑太多。

这打破了很多人所认为的亲密的“夫妻模样”。

我们并不鼓吹夫妻之间都要建立这样的边界,分得如此清楚。只是,在所有的婚姻里,不论你们再相爱、再亲密,都不能丢失掉属于你自己的边界。



结婚了,你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在那个空间里你可以拒绝周末一定要回家陪婆婆,做好媳妇的任务、你可以拒绝24小时围着孩子转的任务、你可以拒绝丈夫让你每天收拾家庭、打扫卫生的任务。

当你允许自己有空间,也会对另一半的空间保持尊重和不干涉,这是双赢。

只是,当我们困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限制性信念中,就难免会忘记——经营好自己的领地,才是生活幸福来源的重中之重。



修正误区,去寻找属于你的“私人空间”

作家苏童曾说过:“一个人幸运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改变走出误区,为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时间领地。

首先,去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

不论你选择在哪个身份中去付出更多的时间,前提都应该是你在享受这件事,并且这个时间是很滋养你的。

你可以问问自己,当你沉浸在这个身份中的时候,你的内在是否能感受到了尊重和滋养?

比如,你很享受给老公做饭,在家照顾孩子的时间,并且在付出的时候,你的内心没有委屈、不满和抱怨,而是觉得很开心,那么这份时间你可以继续保留。

反之,当你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时间的时候,总会产生非常消耗、疲倦的感受,那么你就要去寻找让你自在的“私人空间”,给你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在《女性的觉醒》一书中写道:

“只有首先忠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忠实于他人的感受,才会扭转局面,开始成长。”

当你拥有了让自己享受的“私人空间”,这对你的婚姻生活来说,也是一个获得双赢的举措。

其次,在各种关系中保持边界感。

海灵格大师说:“分清界限是关系设定的一部分,而不是对关系的质疑。”

因此,我们要学会为关系设界,当有人随意侵占你的时间,我们要有勇气开口说“不”,扞卫自己的“领地”。

同时,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不要越界过度干涉家人的课题。

把属于老公的时间还给老公,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把自己的时间留给自己,给彼此足够的成长空间。



最后,不要孤军奋战,成为家庭的牺牲者。

很多时候,女人在家庭中丢失了自己的时间领地,和我们养成的“单打独斗”的模式有关。

凡是都喜欢自己扛,灯泡坏了自己换、孩子放学了自己没时间都请假去接、大事小事都习惯了操心,渐渐的,家里的“老公”也变成了摆设。

其实,在很多个你觉得心累的时候,都可以试着去寻求伴侣的帮助。

比如,在你想要和闺蜜出门旅游的时候,可以对老公提出自己的需求;

在你看到家里乱糟糟的时候,也可以不做跟在后面收拾的人,而是对伴侣说出自己的感受,共同解决。

在家庭里,有牺牲者,就必然会存在放纵者。

所以,试着抹除你的“牺牲心态”,建立起双方都要负责和承担的视角,在婚姻关系里,你才既能跳双人舞,又能跳好属于你自己的单人舞步。

亲爱的,愿我们在关系里,都能多一些自在随顺,少一点消耗和牺牲,拥有自己的时间领地。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936613/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