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反攻突然顺利俄军有什么计划?

日期: 2022-09-20
新闻主题: 俄罗斯,英国,美国,越南,菲律宾,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泰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巴西,伊拉克

来源: 凤凰卫视

俄乌战局真的发生逆转了吗?乌军从8月中旬开始的大规模反攻,在最近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突击进展:在乌东,乌军已从俄军手中拿回了哈尔科夫的全境;在南部,围绕赫尔松的反攻节奏也在加快;就连在克里米亚,乌军制造的爆炸也让人看到了俄军守城的困难。

那么,似乎一直被动的乌军这轮反攻为什么突然顺利起来,而且能多方向同时推进?俄罗斯是在下一盘大棋,等待冬季再发力,还是俄乌冲突的拐点已经到来?



Part

1

乌克兰从8月开始反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乌军夺回了8500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大约388个定居点,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一时间,乌克兰能否持续反攻成功,成为全球最新关注的焦点。

9月1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宣布,乌军在顿涅茨克击退了俄军的多次进攻,还在敖德萨拦截了俄军发射的海基导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他的社交账户上发布消息称,乌方几乎控制了哈尔科夫州全境。

有媒体分析称,哈尔科夫之所以能这么快被乌军控制,是由于乌方使用了“静默”模式。反攻之前,乌克兰官方媒体一直保持沉默,并严格限制记者赴东部前线采访,反而把更多的声音放在了南部赫尔松地区。而这一波操作极有可能是乌军在“声东击西”,佯攻赫尔松,实际快速夺取哈尔科夫的领土。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乌军在哈尔科夫的这次反击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它极大改善了乌克兰在北部地区的战场态势,实际上也已经消除了俄军从北线对顿涅茨克顿巴斯地区的进攻威胁。”

乌克兰方面声称,俄罗斯为了报复乌军的强劲攻势,对乌克兰境内多地基础设施进行了轰炸,造成了大面积的断水、断电。

乌克兰24频道9月11日报道称,乌克兰东部哈尔科夫第五热电厂遭俄军两枚导弹袭击。9月16日,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向乌军第66机械化旅等目标发动袭击,摧毁了乌军大量军事装备。此外,俄航空兵与火箭炮兵部队还轰炸了顿涅茨克等地的乌军指挥所,以及位于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尼古拉耶夫等地区的8个弹药库。

然而,俄军的报复行动似乎没有对乌军产生太大影响。乌军在哈尔科夫获得的战果,显然让乌克兰自信心满满,从而定下了两个军事目标:保护关键的基础设施,以及试图夺取顿巴斯,并认为控制顿巴斯地区将会导致俄军前线崩溃,并引发俄罗斯的政治动荡。



就在乌克兰大举反攻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突然到访。据乌克兰媒体9月7日消息,当天布林肯前往基辅,并向泽连斯基政府明确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其与俄罗斯军队的战斗。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布林肯跑到基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给泽连斯基、给乌方做进一步的鼓气。同时,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组织的军事援助大会,不光是要援助重型装备,而且还要讨论怎么进一步援助,比如防空力量,以及冬季作战的一些装备等。实际上就是要让俄乌冲突持续不断打下去,让乌军获得更多战场优势,好进一步削弱俄罗斯。”

得到美方的支持后,泽连斯基表示,要以夺回克里米亚半岛为战争结束的终点。

乌军武装部队做了大量准备。和以前那些试探性的作战行动不同,一方面,乌军在战前已经利用“海马斯”不断轰击,摧毁了大量俄军弹药库和其他战争物资;另一方面,乌军从波兰获得的几百辆T-72M1坦克几乎都集结到了赫尔松方向。而此前,俄方克里米亚空军基地和黑海舰队司令部遭到攻击,也被媒体分析为是乌方所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滕建群:

“这是欧美国家一直在鼓励乌克兰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战线拉到后方去,拉到俄罗斯控制区去,这样可以极大的牵制俄罗斯的注意力。”

早在六月份,有关乌克兰大反攻的消息就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本应是军事机密,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早早的向全世界公布了消息,并且把要进行反攻的地点、方向甚至是目标一并透露了出来。

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研究员 张弘:

“在乌克兰提出反攻以后,西方也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我们看到美国、英国都在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系统,东欧国家以及德国、法国也向乌克兰提供了一些自行榴弹炮,反攻这个计划既是团聚民心,也是要军援的一个好借口。”

Part

2

除了获得欧美国家的武器和军援以外,乌克兰还从美国获得了情报支持。近两个月,美国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情报提供,这些情报包括俄军的位置、战线弱点等重要信息。除此以外,乌军兵力的增长也给了泽连斯基反攻的信心。

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研究员 张弘:

“乌克兰在兵力上进行了战时动员。俄乌冲突开展之初,乌克兰的正规国防军只有20万人,在国家紧急的战时动员下,军力扩充到80万,尽管质量不高,但数量上的几何级增长给乌克兰了很大信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滕建群:

“2014年之后,北约的一些高级官员以顾问的身份已经进入到乌克兰军队当中,进行战术培训、现场指导。今年2月份,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北约正在悄悄加大对乌克兰军队的扶持,包括作战理论、技术培训、武器装备支持等。”

而俄罗斯则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权威数据,俄军在这次冲突中总共出动了33万人,其中15万人是一线作战部队,大约有130个营。目前俄军伤亡有五六万人,按照一线部队人数计算,战损已经达到40%。在顿巴斯的人力资源耗尽后,俄方不可避免地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国内。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王思雨:

“俄军一直在境内组建志愿营,还把瓦格纳这样的安保公司也抓过来当正规武装投入到战场当中。俄方主要在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地区,甚至是极地附近,相对来讲是俄罗斯的一些不发达、欠发达,或者说人口比较稀少的、贫困程度比较高的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募兵。”



除此之外,俄罗斯武器也面临库存不足的窘境。同时,俄军也暴露出后勤保障力量不足的缺陷。

8月29日,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发言人胡梅纽克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反攻开始的消息。乌军正式开始对赫尔松展开攻势,并迅速突破了俄军的第一道防线。乌军使用了美国提供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袭击了在赫尔松城背后第聂伯河上的俄军浮桥。

除了“海马斯”火箭炮之外,乌克兰炮兵已经使用M777超轻型榴弹炮发射美制“亚瑟王神剑”卫星制导炮弹,攻击安东诺夫大桥。目前安东诺夫大桥依然可以走人,但重型装备和重载卡车已经无法通行。加上新卡霍夫卡大桥被部分炸断,赫尔松地区的俄军实际上已经被切断了后勤补给线。



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研究员 张弘:

“在赫尔松州境内一共有三座桥,达里耶夫桥、安东诺夫桥和卡霍夫卡水库大桥,这三座桥都被乌军破坏了。这使得驻扎在赫尔松州西部的俄军,也就是第聂伯河以西的俄军的补给受到严重影响。”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王思雨:

“现代战争最重要的就是联勤保障,俄军在南线都是依赖汽运,有几天里俄军几乎没有一座能用的桥,都是让乌军炸的,前线的弹药库也总是被炸,炮兵就起不了作用。炮兵一旦没有了作用,俄方自己这边就只能是挨炸,还不能打反击压制,对整个战线的士气影响很大。所以乌军反攻的特点就是,在局部战线建立一种可靠可信的优势。”

Part

3

9月初,大批乌军对赫尔松发起猛攻,就在外界普遍认为乌军筹备已久的反攻陷入相持之际,乌军北部重兵集群在哈尔科夫州展开猛烈进攻。俄军措手不及,在被攻陷大片防区的同时,伊久姆方向俄军集群迅速瓦解,防线全面崩溃。



乌克兰武装部队持续在赫尔松地区开展行动,迫使俄罗斯军队集中在南部,这使得乌克兰军队能够在伊久姆地区发动局部但非常有效的反击,从而也为乌军进攻顿巴斯地区创造了条件。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击之前,已经有大量的报道,甚至网上连集结地图、视频都有过报道,但是俄方明显对这个动向没有任何的警觉,甚至在这么重要的方向,侧翼没有重兵掩护,使得伊久姆方向的俄军腹背受敌。这种失利的原因,客观上就是俄军长期以来对乌克兰军队有轻敌大意的思想存在。”

顿巴斯战役结束之后,俄军相当多部队转入休整,前线部队不足。特别是近段时间,俄军举行 “东方-2022 ”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总兵力超过5万人,武器装备达5000余件。俄罗斯方面希望对外展示,即使要应对俄乌冲突,仍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其他方向的威胁。然而,数万俄军忙于演习,不少指挥官、部队和装备被抽回国内参演,难免导致前方兵力空虚。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乌克兰军队这一次在哈尔科夫方向投入的反击兵力其实并不是特别多,据统计也就是1万多人。1万多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对比俄军在这个地区的兵力,肯定是非常薄弱的。就算得到一定程度的增援,要想实施快速的、大规模的反击,恐怕也不太现实。”

目前俄军“东方-2022”军事演习已经结束,俄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将得到缓解。

有西方专家称,俄罗斯或许是在等待冬天的到来。由于乌克兰境内水域众多,水面不结冰,俄军后勤压力巨大。入冬水面结冰后,俄军后勤压力会有所减小,冻结的河流和路面也有利于俄军的重装部队推进。



此前,外界多预测冬季的到来将使双方的军事活动减少,从而为暂时性的停火创造条件。但现在,外媒分析认为,遭遇“秋季挫折”的俄军可能利用乌军冬季能源短缺的时机展开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冬季的话,比如说河流已经冰冻了,坦克都可以在河流上快速机动。而在夏季的时候,得花很多心思、投入巨大资源搭浮桥,还要被对方炸。俄军之前有一次战术行动失败,就是因为浮桥被炸,部队被阻隔在河对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冬天可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Part

4

历史上,沙俄及苏联时期都有过借助冬季扭转战局的情况,借助严冬的酷寒,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击败过拿破仑和希特勒。介于当时联勤保障条件艰难,科技条件落后,法军和德军又是客场作战,不适应当地的冬季气候。又因战线过长,导致后勤补给线在冬季尤难维系。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一代枭雄拿破仑都是败走俄罗斯,这里冬季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再比如纳粹德国时期,希特勒那个时候那么狂妄,也是兵临莫斯科城下,当冬天到来,最后一场莫斯科反攻遏制了德国人的进攻,最后一步一步又打了回去。俄罗斯人本身地处高纬度地带,有自身的身体条件、日常生活习惯、部队训练等,就更能适应冬季。”

俄乌战争不同于拿破仑战争和二战时期的情况,当今的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两体同源,作为过去历史上东斯拉夫民族欧洲区域地理构成主体,他们对东欧和南俄平原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并无太大差异。因此,稳定的后勤补给以及战略布局,将成为双方进入冬季战场较量的重要因素。

在俄乌冲突前半年,西方在向基辅运输武器、制裁俄罗斯等方面步调一致。随着各方的经济损失不断扩大,欧洲各国也开始暴露出“乌克兰疲劳”,经济和能源危机不断瓦解着欧盟的内部共识。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国家开始“自身难保”。飙升的物价和能源价格,即将到来的寒冬,对欧洲国家将是一大考验,欧洲国家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产生分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滕建群:

“欧美国家采取的是一种杀敌1000自伤800,或者杀敌1000自伤1000的对俄政策。支持乌克兰,它们没捞到任何好处。俄乌冲突是一个长期冲突,今天可以支持10亿美元或者30亿美元,但不能永远这么下去,所以这些国家现在也处在一个疲惫期。”

有媒体分析指出,俄罗斯希望利用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能源需求高峰契机,增加欧洲的压力,消耗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消磨欧洲的耐心,从而使法德等国对乌克兰施压,迫使乌克兰尽快重回谈判桌。

而乌克兰坚持推进反攻,则是要巩固泽连斯基通过这场冲突所构建的强人总统形象,尤其是要增加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持续援助的信心。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王思雨:

“乌克兰如果能够成功在两个月之内收复赫尔松,或者说能把第聂伯河西岸的俄军战线粉碎瓦解掉,打破俄军目前在南线地区的威胁,那么我觉得乌军在攻防逆转的这一块还是有希望的。”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 陈浩洋:

“这次哈尔科夫反击作战,乌军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收复了大量的土地,但俄军的损失其实并不是很大,并没有大量的报道数据说俄军损兵折将,它丢掉的是战场态势和土地面积等,兵力、兵器没有遭到非常大的损伤。目前的俄军加上正在国内休整的部队和组建的新部队,完全可以再打回来,重新改变这个战场态势。因此,一次局部胜利并不代表着整个战场或者整场冲突的根本改变。”

普京在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乌克兰反攻,俄罗斯并不打算调整战略。他称,俄军正在乌克兰慢慢扩大占领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16日在基辅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虽然军队迅速收复领土,但现在说已扭转战局仍言之过早。



俄乌冲突之前陷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僵局,眼下正在突变,不过,似乎很难迅速分出胜负,双方仍然陷在“消耗战”中,都认为时间站在自己这边,都希望对方是先被消耗拖垮的一方。打赢不容易,谈判又何尝容易?乌克兰和西方似乎并没有准备为结束冲突达成妥协。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912764/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