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親自聽匯報俄軍戰果為何重要

日期: 2022-07-04
新聞主題: 俄羅斯,英國,美國,越南,菲律賓,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泰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巴西,伊拉克

來源: 直新聞

  

  資料圖

  直新聞:俄防長紹伊古周日(3日)向總統普京匯報,俄軍已拿下利西昌斯克並全面控制盧甘斯克,烏總統澤連斯基也在電視講話中承認撤出利城,你對此如何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紹伊古親自向普京匯報,顯然是看重這一最新戰果,此前在接近拿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馬裡烏波爾港,並對烏軍最後駐守的亞速鋼鐵廠形成合圍時,紹伊古也曾當面匯報。《紐約時報》今天(4日)說,俄軍攻占利西昌斯克,是給普京的大禮,所謂a big prize。利西昌斯克與俄軍上周攻占的北頓涅茨克被稱為雙子城,但隨著兩座城市雙雙失守,烏軍在盧甘斯克州駐守的最後希望就此破滅,這對烏軍士氣當然是沉重打擊,而且是再次打擊。烏國防部在社交媒體稱,駐守烏軍從利城撤出,是為避免更大傷亡,俄軍從北、西、東三面對利城近乎形成“口袋”式合圍。

  必須要指出,俄烏頓巴斯會戰不只是俄烏兩軍對戰,實際參戰的還有第三方,即此前早已在2014年宣布“獨立”的盧甘斯克與頓涅茨克兩個所謂“共和國”的地方分離武裝,他們對烏政府軍有長期作戰經驗,也對俄軍在戰場推進提供了強力支援,這種支援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戰場補給;二,兵員補充;三,對俄軍拿下城鎮的固守。

  我們也知道,所謂俄烏頓巴斯會戰,主要指盧甘斯克及頓涅茨克兩個東部州,在俄打響特別軍事行動前,兩個“共和國”的分離武裝大概控制兩州近1/3地區。所以在俄軍拿下利西昌斯克全面掌控盧甘斯克後,東部頓巴斯會戰的戰局走向,恐怕已很難逆轉了。甚至烏方官員也公開承認,俄軍及分離武裝在頓巴斯地區的實控范圍已近80%到90%。所以接下來頓涅茨克大戰在即,在當地分離武裝配合下,俄軍大概率會重演實戰效果突出的“口袋合圍”式攻擊。

  

  資料圖

  直新聞:烏總統澤連斯基周日(3日)電視講話稱,烏軍只是暫時撤離利城,誓言將在西方軍援下,重奪利西昌斯克及其他失守城市,你對此有何評論?你對俄烏沖突下一步如何預判?

  特約評論員 管姚:俄烏戰事已進入第五個月,如果指望誓言或講話制造奇跡乃至逆轉戰場態勢,那麼這一幕其實早就該上演了。

  實際上,烏克蘭總統也在面對這一困境:他及其執政團隊以創造性媒體攻勢所營造的對俄輿論戰宣傳戰效果,也在面臨邊際效應遞減的尷尬,一個顯見事實是,對俄烏沖突戰事走向的關注,在美西方國家正持續走低,甚至在大半個月前,有關俄烏事態就已跌出美國谷歌每日關注指數的前五排行榜。

  澤連斯基稱期待美西方軍援,當初他對美方喊出的“要武器,不要逃離基輔的順風車”,也確曾在西方輿論場熱傳,但今時今日呢,美國已有參議員公開喊話,對澤連斯基的軍援要求,根本沒必要有求必應,甚至匈牙利國會發言人還炮轟,烏總統對外發聲言必稱軍援,是所謂高調“道德脅迫”,一度也曾引起烏匈兩國打外交嘴仗。最後,烏總統恐怕也必須要面對這一殘酷真相:美西方對烏軍援,並不足以逆轉戰場態勢,甚至都難以真正動搖最前線的軍力對抗。美聯社1日發自基輔的電稿稱,俄羅斯上周對烏全境發動的大規模導彈攻擊,對美西方釋放明確信息:back off,所謂“退後”。

  如果“頓巴斯會戰”終局難逆,接下來的緊迫追問就是,俄軍會否重返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俄軍會否繼續向南向西推進?俄總統普京此前在聖彼得堡經濟發展論壇宣稱,俄方在烏軍事行動目標都將一一實現。所以, 澤連斯基面對的最要緊追問始終是:到底應如何實現停火停戰?今天,烏克蘭方面和歐盟官員在瑞士碰面,會商烏克蘭戰後重建議題,澤連斯基和夫人都會作視頻連線。但停火停戰都未見,重建又何從談起呢?

  

  資料圖

  直新聞:今天(4日)在清華大學主辦的世界和平論壇上,美俄駐華大使同時出席同場論辯,吸引了外媒的普遍關注,你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周一在本屆論壇會議現場,應邀出席的美俄駐華大使可謂火力全開,美國大使伯恩斯指責“俄對烏戰事是對國際秩序的最大威脅,俄方違反了作為聯合國成員,簽署聯合國憲章時的承諾”,而俄羅斯大使傑尼索夫則反嗆“不同意伯恩斯所說的每一句話”,但基於外交禮儀,還是要祝“伯恩斯及其他美國人‘獨立日’快樂”,繼而,傑尼索夫猛烈攻擊“美方主導北約掀起5輪東擴,持續挑釁俄羅斯,幾乎將世界秩序推向深淵邊緣”。

  美國CNN今天說,美俄外交官在北京一場論壇上“對撞”,是相當罕見的一幕,而路透社今天發自北京的電稿,則以“rare chance”即所謂“罕見機會”形容,但路透社明顯選邊站,只一邊倒強調西方外交官把握“罕見機會”在華指責俄對烏開戰。

  我個人認為,在俄烏沖突延燒至今的當下,在戰爭代價分分鍾外溢令全世界都在為此買單的今天,真正“罕見”的反倒是美俄這兩個大國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美軍伊戰司令施瓦茨普科夫將軍有句名言,比開戰難得多的,是如何結束戰爭。但要真正結束俄烏沖突,美俄又必須要面對面不可。現在美方把止戰責任完全推給烏方,美國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昨天在接受福布斯電視台“周日新聞”欄目采訪時再度宣稱,美國始終支持烏克蘭,我們也一直如此在做,但是否與俄總統普京對話談判,這個決定始終得由澤連斯基來作。

  美國當代最有名的現實主義戰略大師米爾斯海默,把美國推動的北約持續東擴,稱之為以木棍持續捅北極熊眼球的挑釁行徑,但真到北極熊被徹底激怒,美國的表現卻是拒絕承擔後果。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今天在世界和平論壇上,俄美大使同場論戰互嗆的意義所在,價值所在。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902644/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