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 中國是當之無愧民主國家

日期: 2021-12-02
新聞主題: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習近平,胡錦濤,江澤民,鄧小平,毛澤東,薄熙來,周永康

來源: 搜狐新聞

  什麼是民主,誰來定義民主?在美式霸權邏輯之下,這不是個問題。然而,對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這又是個問題。

  12月2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外學者談民主”高端對話會,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考這個問題的角度。

  

  中國的民主,不是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休眠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發言中指出,民主制度不能是“飛來峰”,民主建設不需要“教師爺”。如同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方水土有一方民主”,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國家的民主模式,更沒有十全十美、高人一等的民主制度。

  樂玉成說,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是少數人、利益集團的民主,而是多數人、全體人民的民主;不是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休眠的民主,而是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全鏈條參與的民主,“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

  他提及,有不少人說希望《覺醒年代》拍續集。“我認為,今天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自由民主中國就是最好的‘續集’。中共先驅者的中國民主之夢已經變成了現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他們當年孜孜以求的最好答案。”

  樂玉成特別提到,個別國家以“民主領袖”自居,召集什麼“民主峰會”,人為把世界各國分成三六九等,貼上“民主”和“非民主”標簽,對各國民主制度說三道四,指手畫腳,這是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實,對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沒有任何好處,對世界發展也不會有任何裨益。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

  馬凱碩在發言中指出,檢驗一個政治體制的最根本的標准是什麼?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當下的美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富豪、金錢統治政治和社會決策的國家,民主國家的政府應當是民有民享民治。

  馬凱碩認為,雖然美國有形式上的民主,有所謂言論和結社自由,但最終的決策並不能反映大多數人的觀點,只是少部分人的偏好。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馬凱碩

  “用結果來衡量民主”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中國論壇副理事長李世默對“如何衡量民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李世默指出,諸如“自由之家”這類機構,當它們對國家進行民主排名的時候,更多衡量的是特定制度上的程序,衡量的只是民主中的一種,也就是所謂的自由主義民主。

  “我們不能只用程序來衡量民主。”李世默說,“我們應該考慮以衡量結果的方式來衡量民主。程序在各個國家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民主的結果應該是讓大部分人感到滿意,能夠持續給人們帶來滿意。”

  “現在我們需要通過民主讓世界變得更好,要有新的衡量民主的方式,這種新的衡量標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過去幾十年來,他們都遭到自由主義的限制,沒有辦法充分的發揮自己民主的潛力。”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中國論壇副理事長李世默

  李世默說:“現在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把他們的民主想作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危險的……民主應該是多樣的,各種不同的民主之間應該有競爭,能夠看到哪一種模式才是更好的。”

  李世默認為,對於中國來說,也要積極參與這樣一種民主上的討論,之前在全球關於民主的大討論當中,中國很多時候是缺席的,現在中國應該要更積極地參與其中。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從民有民治民享的角度比較了中美民主。

  張維為指出,中國的高級幹部和公務員中,約有90%來自普通家庭。至於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指出,美國由金字塔尖1%的人擁有,由他們說了算。此外,在西方的政治話語體系中,多黨制、普選就等同於民治,但從中國的視角來看,最重要的是確保善治。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

  “在資本主義國家,統治可能並不取決於人民,而是資產”

  前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指出,美國政府召集的所謂世界“民主峰會”非常具有諷刺意義,“自內戰以來,美國的民主從來沒有如此弱勢過。年初的國會山事件此前從未出現過,對美國人而言也是一場噩夢。”

  馬丁·雅克認為,西方的民主概念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缺少歷史背景、缺少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差異。“他們要認清的一點是,西方的民主只是在1945年之後才開始占據了主導地位。”

  馬丁·雅克說,根本上來說,無論一個國家采取什麼樣的政體,都要為人民謀福祉,“如果他不能做到這一點,就會被取代,這是現代西方的民主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它們無法增進人民的福祉,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中國恰恰相反,過去40年來讓人民的生活有了巨幅提升。
  

  前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

  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表示,我們在探討民主的時候,要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權利是否得到保障,不應僅從議會民主的角度來判斷人權的狀況。

  羅思義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以結果導向的,目的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是只關注某一些程序。“這也就是我所說的人民的統治。要知道,在資本主義國家,可能統治並不取決於人民,而是資產。”

  

  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

  “讓中國人接受西方的制度和做法,說服力不夠”

  在記者問答環節,被邀請參會的西方媒體踴躍提問,參與討論。

  路透社首先以“中國全國人大不能直接選舉”、“黨員只占全國人口不到10分之一”來指出中國“沒有廣泛的民主”、“民眾沒有發言權”等。

  對此,李世默回答:“14億人當中有9千萬黨員,與那些在美國發號施令的人相比,這不是一個小群體。我稱美國的那些人為‘巴比倫三角’,華爾街,硅谷和好萊塢。這三個團體對美國政治施加了方方面面的影響,這三股勢力加起來,就算加上他們的父輩,可能也不到100萬人。而美國的人口是3億。”

  李世默說,“政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議題,不是你按程序循規蹈矩就一定能夠成功。選舉,在很多所謂自由主義社會中,就像馬戲團一樣。你們(路透社)是記者,我想你們比我更了解……(西方選舉)像馬戲團一樣,完全是一場作秀。”

  張維為也回應路透社:“你的問題將民主和選舉劃了等號,但中國的民主已經超越了這個階段。眾所周知,選舉很重要,但選舉的程序在很多國家的實踐中已經證明是可以被操縱的。在一些國家,資本的力量,技術的影響,輿論的炒作,這些都會導致一場選舉得到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結果。”

  長期駐華的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麥笛文則問起司法獨立和媒體自由問題。

  李世默回答以美國為例,指出美國法院的支持率不斷滑坡,而民眾對於媒體的信任只有30%到40%,超過一半的美國人認為媒體每天都在對他們撒謊。在英國,這個比例就更高了。

  “要讓中國人接受這些(西方)的制度和做法,我認為說服力是不夠的。”李世默說。

  馬丁·雅克在同樣的問題上回應BBC時直言不諱地說:“BBC的涉華報道是十分愚蠢的(verystupid)。”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67918/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