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已經拉開 這兩件事記在清單裡

日期: 2021-11-30
新聞主題: 裸照,寫真,視頻,惡搞,美女,自拍,搞笑

來源: 環球網

  “七國協助台灣建造潛艇!”

  路透社這一最新爆料,前所未有的詳細。台灣民進黨和這七個國家(美英等)本想偷偷摸摸幹的事,被公之於天下。一個大寫的尷尬。

  參與項目的四家具體企業,也被披露出來。這些名字,我們一定要記在心裡,將來是要拉清單的。因為它們幹的事,損害到了中國的核心利益,不要指望中國人就這麼算了。

  當然,即使蔡省長不惜代價去造潛艇,我們也有絕對的信心,讓其成為昂貴的樣子貨。

  無獨有偶。美國防部29日還公布所謂“全球態勢評估”報告,明確提出將對關島和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進行升級改造。而美國人也不諱言,這就是針對中國的。從世界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從澳大利亞和關島,對中國構成的鉗制。

  顯然,這兩件事,都意圖威脅中國的統一大業。

  1

  路透社在一篇相關報道中披露,台灣“潛艦(潛艇)國造”計劃啟動以來,已經至少從7個國家秘密采購或征集到潛艇設計建造所需的關鍵技術、部件和專業人才。

  其中,美國和英國發揮著最關鍵的作用。

  

  美國負責提供關鍵技術。兩位台灣的消息人士透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是潛艇的作戰系統,雷神公司供應聲納裝備。

  通過對政府數據的分析,路透社還發現,英國政府批准向台灣輸出的潛艇技術的價值近年來持續暴增。過去3年有 28 個“申請人”或公司實體獲得向台灣提供潛艇部件、技術或軟件的出口許可。其中包括英國國防科技公司Qinetiq和英國核潛艇艦隊承包商BMT的加拿大子公司。

  這幾家公司的名字,我們得一一記住。

  中國外交部曾明確表示,不允許有關企業以任何形式參與台“潛艇國造”項目,以免嚴重損害同中國的雙邊關系和台海和平穩定。

  

  它們如果真的敢冒如此之大不韙,就應做好付出相應代價的准備。

  另外,台灣至少還從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等5個國家雇傭潛艇專家,為台灣提供建造潛艇的建議和指導。

  “七國協助台灣建造潛艇”,聽起來挺唬人,但這並不能說明台灣“不孤單”。

  

  台灣的“潛艇國造”計劃開始於2017年,總共8艘潛艇的研發建造預算高達160億美元。平攤下來,每艘潛艇預算是至少20億美元。

  在英美等國的軍工企業眼裡,這就是一大塊誘人的“唐僧肉”。

  這麼簡單的道理,連網友都看出來了:“全世界最貴的雜牌拼裝潛艇?各國都想撈一筆罷了。”

  說到這裡,再明白不過了,“潛艇國造”不過是蔡英文政府用來展現“國防自主”的昂貴玩具。

  2

  問題是,潛艇哪是那麼容易說建就能建的。

  它是軍用船艦中建造難度最高的之一。不論是特殊鋼材、焊接精度、重量計算、動力及系統整合,容錯值都非常低。

  台灣沒有絲毫建造潛艇的經驗,關鍵的技術和人才更是幾乎一片空白。雖然台海軍宣稱已經取得建造潛艇所需的全部裝備輸出許可,但自台灣自制防御潛艦原型艦去年11月開工後,“困難才剛剛開始”。

  台灣潛艇訓練中心前教官王志鵬認為,台灣“潛艇國造”的路就選錯了。

  

  他舉例說,不能因為買不到整車,就想把引擎、板金等全部打散,到全世界買零部件回來自行組合。 這樣組裝出來的車,性能不會與原車相同。建造復雜度更高的潛艦,更是不能這樣做。

  潛艇當然不是什麼拼插玩具,但蔡英文當局偏偏想出拼裝這一招。

  購入的多國裝備既有軍用的,也有民用的,雜糅到一起還要兼顧安全可靠能用,難度相當大。而且,來台幫忙的外國專家也是自掃門前雪,搞完自家的售後就撤了。最關鍵、最重要的整合部分,還得是台灣自己來。

  好吧,就算勉強建成,潛艇的性能也不一定好。

  

  民進黨當局宣稱,要建的是“先進常規動力潛艇”。問題是,常規動力潛艇在水下的活動本來就受到不小的限制,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就算“先進”,能先進到哪裡去。

  澳大利亞的自造潛艇之路,就是台灣的前車之鑒。

  澳大利亞也是想從0到1自行制造潛艇。在瑞典全面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它花費3年時間順利制造出首艘柯林斯級潛艇。然而,柯林斯級潛艇自下水後就陷入“測試不順-發現問題-追加經費-實施改良”的夢魘。

  最後,澳大利亞政府為6艘柯林斯級潛艦,平均花費15億美元,遠高於每艘6億美元的預算。迫於潛艇這種“吞金獸”的威力,堪培拉被迫放棄了第7艘和第8艘潛艇的建造計劃。

  台灣目前只有4艘現役潛艇。

  其中兩艘是1974年開始在台灣服役的美軍二戰老舊潛艇,目前只能用作訓練;另外兩艘則是1987年服役的從荷蘭采購的“海龍”級潛艇。

  退一步說,第一艘自造潛艇真讓民進黨當局給拼出來了,台灣的潛艇實力確實會有所提高,但根本談不上什麼“致命的威脅”。了解台灣潛艇自制項目的兩位知情人士認為,這些新建的潛艇將被部署在台灣東側的深海水域,那裡距離中國大陸最遠,方便進行戰時補給。

  

  而且,解放軍在亞太海域的反潛和空中對潛艇的威脅能力還是很強的。近些日子,解放軍的反潛機沒少進入台島西南空域。

  3

  不光是幫著台灣造潛艇,美國這些年沒少明裡暗裡支持台灣發展軍事力量,還美其名曰是“使台灣能夠保持足夠自衛能力”“增加台灣海峽兩岸和地區內的穩定”。

  說的比唱的好聽。

  一直以來,華盛頓沒少幹損害兩岸穩定的事情。

  美國防部歷時數月打造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29日出爐。

  

  雖然只公布了一個簡化後的非機密版,內容也涵蓋了歐洲、中東、非洲等多個方向,但這份報告還是透出一股濃烈的“抗中”味道。

  五角大樓“強化關島和澳大利亞軍事基地以對抗中國”,華爾街日報的標題直接劃出重點。

  美國防部高級官員瑪拉?卡琳也絲毫沒有回避這個“重點”。

  她在當天記者會上開門見山,聲稱與美國防長將中國視為“步步緊逼的挑戰”保持一致,評估報告將印太作為優先地區,著力“對抗中國的軍力建設以及更加堅決的力量運用”。

  評估結果之一,就是要對關島和澳大利亞的基地進行升級。

  

  瑪拉?卡琳說,明年開始,美國將對兩處基地的機場進行改造。同時,在澳美軍基地將被增派更多地面和後勤部隊。關島基地其他基礎設施也會得到改進,包括建設更大的燃料和彈藥儲備設施等。

  另外,其他太平洋島嶼的軍事建設以及“為軍事伙伴尋求更大的區域准入”,也都在優先考慮之列。

  盡管以“機密”為由拒絕透露更多細節,其他一些美國國防官員還是對華爾街日報記者挑明了針對目標:

  兩個基地“都在華盛頓對抗中國的戰略中至關重要”,進行升級改造“美軍日常調度或在面臨沖突事件時進出印太的能力”。

  強化兩處美軍基地幫著這份報告賺足眼球,但一些媒體和分析人士還是覺得有些“小失望”:評估報告沒有提及美軍將會面向在印太地區遏制中國而進行大規模的軍力調整,已公開的“升級”措施頂多算是小打小鬧。

  年初啟動態勢評估時,可不是這個感覺。

  當時的陣仗,讓很多人預期華盛頓一定會根據評估結果,大幅加大在印太地區的軍力投射。

  首先是2月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務院發表首個外交政策演講,高調宣布防長奧斯汀將領導協調眾多部門,開展全球態勢評估。接著,美國防部立即行動起來,還專門成立所謂“中國工作小組”,審視美國在印太的戰略和軍事態勢,以應對中國“日益嚴峻的挑戰”。

  總統和防長一番大張旗鼓,甚至讓負責印太以外其他戰區的美軍高級官員開始憂慮:美軍“全球態勢評估”將導致五角大樓從中東和非洲等地抽調更多軍隊,轉而投向印太。

  那些軍官顯然不願自己控制的兵員和資源被大幅削減。

  大半年來,美國中央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的指揮官們都曾放話,渲染中國的影響力甚至“威脅”是全球性的,美軍不能光顧著印太而顧此失彼,需要“有能力在中國出現的所有地方應對它”。

  跟這種陣仗比起來,現在五角大樓公布的“全球態勢評估”,被認為“雷聲大雨點小”了。

  雖然瑪拉?卡琳在稱預計“還會有後續動作”,但很多人還是感覺,跟事先聲張的“遏華力度”比起來,現在的評估報告差點意思。

  為什麼呢?力不從心是一個重要原因。

  有美國防務專家指出,這個“雷聲大雨點小”的報告表明,美國既要遏制中國又想在全球其他地區維持存在,但它在平衡資源方面顯然面臨挑戰。

  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解釋得更直白:實際點看,就是美國現在很差錢, 沒有足夠資源和能力去搞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軍力調整。

  再加上拜登政府還有很多地方想跟中國合作,比如氣候變化、緬甸問題、朝核和伊核等,這也可能是它暫時沒對美軍全球部署進行大幅調動調整的原因,以免加劇對華全面對抗的感覺。

  即便被一些西方輿論認為“小打小鬧”,美軍強化在關島和澳大利亞基地的動作仍然值得我們警惕。

  

  一位美國問題學者對補一刀說,美軍升級軍事基地,不是一個句號式行動,而可能是拉開美國在西太軍事行動的序幕。

  美方認為,在以日本、韓國、台灣和夏威夷等為主要節點的“第一島鏈”,美軍仍然占據較強優勢。現在強化關島和澳大利亞,則是意在補強“第二島鏈”,這兩個地方都是“第二島鏈”的關鍵節點。

  美軍這樣無疑會加大擾亂南海和台海局勢的能力。畢竟,關島是在“第一島鏈”之外離中國最近的美軍基地。

  但有軍事專家認為,不管美軍怎麼“精心謀劃”和蓄意鼓噪,中國持續加強自身防御能力建設,同時在自己家門口占據“地利”,不斷加大外交力度尤其睦鄰友好更趨“人和”。這讓美軍無論啥時候挑事都不占據“天時”,我們則可以不變應萬變。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67531/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