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事實告訴我們 家裡定要有現金

日期: 2021-10-19
新聞主題: 裸照,寫真,視頻,惡搞,美女,自拍,搞笑

來源: 遮眼看天

  

  “無現金社會”,在中國近幾年發展迅猛,而且成效頗豐。

  去年支付寶和微信就在全國舉行了“無現金城市周”、“無現金日”等活動,同時每次回國,小伙伴都自豪地跟我說,“現在出門不用帶錢啦,帶個手機,刷支付寶或者微信就可以,就連賣菜的大媽,收錢也用二維碼了。”

  這也說明,中國絕大多數人,對電子支付是持歡迎態度的,至少不反對。

  然而,這麼好、這麼方便的“無現金社會”,為什麼澳洲人對此有深深的顧慮和質疑,甚至強烈反對呢…

  澳洲人道出後背原因,值得國人深思。

  “無現金社會”,是新時代的羅馬帝國的奴隸制

  澳洲民眾的想法是:進入無現金社會,意味著,你的所有支付行為,只能通過少數幾個金融機構搭建的支付模式進行。

  你如果不使用它這套支付模式,在社會上就無法生存,一天都活不下去。

  因為你買不了吃的,買不了喝的,買不了用的,也無法出行。

  這就變成了一種經濟上的強制和壓迫,

  你不能擺脫它,擺脫它你就沒法生存。

  

  同時,澳洲人還認為:進入無現金社會,從此你口袋裡的錢只是某幾個金融機構裡的一個數字而已,少數的金融機構掌控著所有國民的命運。

  或許某一天你一覺醒來,因為某些天災人禍或是其他原因,你的錢突然間就消失了,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你將一無所有。

  所以對於澳洲人民來說:現金是不得已的底線,推進無現金社會,進一步削弱他們對自己財富的掌控,這是他們容忍不了的!

  
  這還真不是澳洲人杞人憂天,之前澳洲衛報TheGuardian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

  《我們為什麼要警惕無現金社會》

  

  裡面寫道——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一些便利而放棄某些選擇和某些權力。一個無現金的未來社會,我們是讓出更多的權力給予金融機構,以交換無需攜帶現金的便利。

  然而,一戰和二戰後德國以及二戰後的日本,在貨幣上都經歷了一次崩潰,他們的人民對自己突然間就一無所有有著痛苦的體會。

  同時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證明,它們並不是那麼可靠和可信的。”

  

  還有澳洲人表示:無現金社會,還有何隱私權可言?

  所有的支付行為都要用電子支付,這意味著,你所有的支付行為,都在某些金融機構的監控下。

  你買了什麼書,去過哪些地方,吃了什麼東西,住過哪些賓館,進行了哪些娛樂活動......;你已經下單但還沒去的支付行為,將暴露你將要去哪裡,將要去做什麼,將要去吃什麼,將要去住哪個賓館,將要去進行什麼娛樂活動,細思極恐!

  對於重視隱私權的澳洲人來說,這樣的無現金社會,他們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不可否認,電子支付使得人們生活、工作中的支付行為變得更方便、快捷,對於廣大民眾來說,它的好處也僅限於此,但它的弊處卻是多多,很多人都會抱怨為何澳洲不能像國內那樣,大力推廣移動支付來給普通老百姓提供方便。

  無現金社會難以面對戰爭和災難。

  日本北海道強震引發了大規模斷網斷電,札幌市瞬間成了黑暗之都,期間,195萬居民湧入超市和便利店購買生活物資。但那些平時只用手機支付的部分災民,卻喪失了支付能力,買不到生活所需。
  日本論壇匿名討論版上出現了一篇瘋狂吐槽電子支付的文章《只用電子支付的札幌人,完蛋了!》,文中說:

  自己平時習慣使用Apple Pay(蘋果支付),出門從不帶錢包,也很少現金。當天凌晨,強震過後的札幌大范圍停電,他檢查了家中的冰箱,結果發現只剩了牛奶和蛋黃醬,於是急急忙忙趕往超市買生活物資。到超市後他發現自己身上根本沒有現金,他拿著僅剩下62%電量的iPhone,茫然看著手機上Apple Pay的畫面,感到了不安,等排隊輪到他時,店員告知暫時無法使用電子支付,他去其它地方也一樣用不了。

  當晚七點,他獨自坐在家中,餓著肚子。由於取不了現金,電力也仍未恢復,有種一切都完蛋的感覺。

  今年2月,瑞典央行行長Stefan Ingves就提出警告。他表示:無現金社會在面對戰爭或天災時毫無抵抗性,龐大的社會金融體系將在瞬間崩塌。

  “支付手段職能”是貨幣需要具有的四大職能之一,無現金支付也不過是“支付手段職能”的一種補充,因為其要借助特定的基礎條件(電力、網絡、基站等),代替不了現金支付。札幌人還是幸運的,地震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可以正確認識現金支付和無現金支付。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60156/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