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的紅旗漫卷 何以難過台海鴻溝?

日期: 2021-10-16
新聞主題: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習近平,胡錦濤,江澤民,鄧小平,毛澤東,薄熙來,周永康

來源: 多維

  

  9月30日,抗美援朝獻禮片《長津湖》上映,引發觀影熱潮。截至10月14日,票房已突破43億人民幣,超過《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躍升中國大陸影史票房榜第6位。

  然在票房成績外,輿論博弈的熱度似乎更引人注目。綜觀中國輿論場,對《長津湖》的正面反應大體有紀念老兵、感懷烈士、重視“立國之戰”等話題;負面評論則包括了對電影拍攝手法的批評、對當年出兵決策高層的檢討,以及媒體人因“侮辱英烈”遭刑拘所引發的後續爭議。

  

  

  

  

  

  

  台灣輿論場的反應風貌則有所不同。首先,受兩岸分裂歷史、台灣政治氛圍所影響,《長津湖》並未在台激起“立國之戰”等愛國話題,民眾普遍不關注其對中國的歷史意義,也對戰役概況無所用心。其二,某些台灣媒體與名嘴“格外關注”此電影,乃是將其置於特有“意識形態框架”下,以成全自己的政治論述。

  如此截然不同的輿論地貌,既反映中國近十年的思潮蛻變,也照見兩岸分裂70年後的國族離心。

  紅旗漫卷西風

  綜觀此次中國網民對《長津湖》的評價,雖說褒貶不一,卻大抵是前者多過後者,且年輕族群尤其風靡。而如此現象的背後成因,與中國青年的思想板塊遞移息息相關。

  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踏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社會關系與風氣亦隨之變化。“自由主義”、“政治改革”、“民主化”的空氣隨西風而來,侵蝕了中共的統治正當性。1988年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無疑是對中共政權的靈魂拷問:紅旗是否終將被歷史淘汰?

  蘇聯解體前夕政變坦克淹沒莫斯科(

  

  

  

  

  

  

  

  在此氛圍下,不論是中共內部或民間社會,皆出現了某種程度的“離心”:某些官員喪失信仰與道德,在“末日將至”的心理狀態下大肆貪腐、置產海外;民間更是“思變”風氣蔓延,“愛國”與“愛黨”的情緒明顯割裂、甚至漸有對立之態,黨的話語體系遭邊緣化,無法進入主流文化市場,“抗美援朝”等革命歷史亦成了冰冷的“老八股”,被視作“未經啟蒙者”的殘羹冷炙。

  然如此趨勢最終受到三股力道牽引,中止了“亡黨”的死亡列車。第一,是中央開始打貪反腐的刮骨療毒,既整肅黨紀與吏治,也讓民間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中共的改革決心;第二,是中共通過傳媒的革新、話語體系的改良,重塑了社會對共產黨革命歷史的認識,也促進了對中國模式的理解;第三,是移動互聯網與新媒體的興起,讓“泛粉紅”光譜的中國青年開始在輿論場上活躍,擴大了愛國主義陣地。

  中共百年黨慶上的中國青年

  

  

  

  

  

  

  

  這批青年中,有過往鮮少評論時政、如今人稱“工業黨”的理工科青年,也有熟稔於互聯網生活的年輕城市新中產。其目睹了中國2008年以降的高速成長,感受著西方話語的衰弱疲軟,又無上一代人經歷“文化大革命”等政治沖擊的歷史情感包袱,對於中國模式,滿是樸素的自豪與自信。同時,這些“泛粉紅”青年受到商業粉絲文化的“應援”現象感染,組織能力極強,於B站、微博等互聯網空間頻繁出沒,並發起一波波“出征”運動,共構了強大的愛國主義圈層。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中國的“泛粉紅”輿論圈一度遭遇重挫,卻終究在西方接連淪陷後敗部復活。而後隨著中國疫況迅速穩定,發自民間的制度自信來到近年罕見高峰,百年黨慶的“正紅”色調由此確立。早在《長津湖》前,《山海情(电视剧)》、《覺醒年代》等獻禮劇便已在年輕人中大量出圈。

  如此發展,既象征中國崛起下的紅旗再卷,也照見一代中國青年的思想劇變。

  《覺醒年代》引發中國青年催更潮

  

  

  

  

  

  

  

  疏離下的冷嘲熱諷

  然而這般風潮,顯然沒能吹過台灣海峽。在台灣輿論場,《長津湖》若不是乏人問津,便是被用以佐證“中共大內宣”、“共產黨殘忍無情”等負面敘事。

  以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副主任張宇韶為例,其於10月10日的《財經周日趴》上分析《長津湖》觀影熱潮,說得口沫橫飛,煞有介事,聲稱《長津湖》能夠大賣有兩原因,一是“趙薇出事後大陸就沒有愛情電影了”,且民眾看完後會產生“歷史證明我們一定能打贏美帝”等想法,大陸現在只能播這種“大內宣”片;二是“大陸近期限電缺電,民眾什麼都做不了,電動不能打,整形不能弄,頭發不能燙,只能到電影院觀影”,但到了電影院“也沒有007看,所以都去看《長津湖》。”

  無獨有偶,親綠節目《94要客訴》中亦有來賓對《長津湖》的背後歷史做出“離奇”解讀,表示“毛澤東是因酒後胡亂許下承諾,才被迫出兵朝鮮(专题)支援金正日”,仿佛決策過程僅是中共高層的兒戲;而將金日成張冠李戴為金正日也讓人不知所雲,其後又嘲諷毛澤東“將舊國民黨軍開往朝鮮前線送死”,更仿佛整場戰役只是國共間的私仇斗爭。

  中印邊界戰爭實況中國為雙邊關系考量至今未有描繪此一戰爭的影視作品

  

  

  

  

  

  

  

  事實上,“抗美援朝”這一主題也曾被中國打入冷宮多年。1990年代開始,中國基於不主動將印度(专题)視作戰略對手、和緩中越關系、促進中韓交往等國際政治考量,逐漸不傾向在影視作品中呈現立國後的對外戰爭,1950年代抗美援朝、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等,皆受影響;再加上改革開放後出現了“去毛澤東”現象,學術界、知識界對“抗美援朝”的評價普遍低落,致使這一主題在中國沉寂多年。

  中共十八大後,局勢有所好轉,但即便到了“泛粉紅”青年初興的2015年,軍迷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涉及“抗美援朝”的集數依舊遭遇阻力,一是B站等播出方擔憂觸碰當局“底線”,二是該主題遭人舉報“破壞中韓關系”,直到解放軍陸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電視藝術中心加入後,制作團隊才有了前行底氣。如此趨勢潛移默化,也才有了今日獻禮百年黨慶的《跨過鴨綠江》與《長津湖》。

  《跨過鴨綠江》為抗美援朝主題獻禮劇同樣收獲好評(

  

  

  

  

  

  然而台灣並不關心上述思潮流轉,在台派媒體人眼中,《長津湖》的問世僅有“大內宣”一種詮釋,正如“抗美援朝”也只能有“決策錯誤”一種敘事。即便其論述內容荒腔走板、基礎事實錯誤百出,仍能在台灣引起陣陣回響。

  如此現象,暴露了海峽分隔70年後的政治隱憂:自兩蔣以降,台灣長期浸染在“反共”的意識形態氛圍中,民進黨崛起後,“反中”更是加劇了兩岸離心。“抗美援朝”早期還會被描述為“敵對陣營”活動,如今則已幾乎是“敵國不堪回首的過往”,可供各界冷嘲熱諷、訕笑胡謅。

  然而,《長津湖》的紅旗折戟並非孤例。習近平(专题)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講話,對台灣人同樣遙遠,年輕一代對辛亥革命、孫中山、三民主義等字詞更是疏離,正如這代中國青年琅琅上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台灣同樣在情感上置身事外。放眼當今台灣政壇,民進黨自不待言,就連國民黨都竭力否認“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剛結束不久的黨主席選舉中,“紅統”成了連張亞中都強力撇清的“票房毒藥”。

  張亞中掀起國民黨旋風:(

  

  

  

  

  

  

  

  要而論之,台灣本就是政治實質自治的島嶼,又已“去中國化”數十年,面對“中國崛起”等現象,台灣青年普遍難有中國青年的“泛粉紅化”情感,即便其眼見對岸物質基礎進步、GDP數字耀眼,依舊無動於衷。歸根結柢,仍是國族認同的割裂與疏離,導致了這般結局。

  如今的海峽兩岸,恰似兩個隔離的政治宇宙。《長津湖》的輿情起落,終會隨影片播畢而消散,但兩岸的離心趨勢,恐會隨分裂時長而加劇,直到磨盡最後一點民族情誼。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59534/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