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瘋驗疫苗抗體 專家曝兩風險

日期: 2021-09-20
新聞主題: 健康醫療

來源: 中時新聞網

  台灣網紅四叉貓等人自行檢驗疫苗抗體引發爭議,事實上,美國有錢人近期也流行起自行檢驗疫苗抗體的風潮,當中有些人定期檢驗一次,以確定自己是不是仍受到保護,不過專家感歎這些行為反而陷入風險,強調機構檢驗出的抗體數據不一,無法解讀,還會對民眾傳遞錯誤訊息,導致民眾松懈防疫措施,或是自行決定不打第3劑加強針。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美國部份有錢人最近流行檢驗疫苗抗體濃度,部份特約醫療服務機構也樂於為客戶提供檢驗抗體的服務。當中有些人每個月或是固定一段時間就去驗抗體,他們有些人是因為本身就是免疫低下患者,或者和這類患者合住;也有些人會在搭飛機或是參加大型活動前去驗,目的是讓自己安心,確定體內還有保護力;另外還有些人只是想要知道更多信息,因為監控、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在美國,多數醫療保險都有涵蓋檢驗抗體的費用,如果沒有,檢驗抗體的單次費用約落在100至200美元(約新台幣2779至5559元)。

  46歲、在紐約上東城經營一間高級健檢中心的辛格(Juhi Singh)最近就去驗了一次抗體,她在2月接種了嬌生疫苗,最近因為要和朋友去五星級渡假村玩,因此先去驗抗體,確定自己的免疫力是否還強大,”如果沒有抗體,我就不去旅行了。”顯然這也不是辛格第一次驗抗體了,她說雖然令人心煩,”但我的數字一直都很好。”

  24小時後檢驗結果出爐,辛格的抗體濃度是每毫升14.8,她說:”我的數字有點下降了,但我知道疫苗仍有用,我仍然受到保護。”

  她說很多客戶、朋友現在都在算自己的抗體濃度,這已經成為有錢人聚餐的必備話題,”幾乎就像計算卡路裡。”

  不過有錢人的舉動看在專家眼中卻相當感冒,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生物倫理學教授卡普蘭(Arthur Caplan)警告,提供抗體檢驗的醫生並不是在推廣好科學,反而讓他們的客戶陷入風險,因為抗體數值並沒有統一標准。

  《紐時》指出,抗體濃度數據只提供有限的信息,例如目前的檢測只是要測出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卻驗不出T細胞,但是T細胞在人體免疫反應中也占有重要角色。

  此外,也不清楚這些數據真正的意義,不同機構檢驗的方式不同,得出的數據也不同,美國醫療機構Sollis洛杉磯辦公室主任布朗斯汀(Scott Braunstein)表示,”我們並不清楚4對上15的意義,你不能明確地說,你是9、我是8,所以你受到比較多的保護。”

  專家也警告,民眾自行檢測抗體,可能導致他們防疫松懈。卡普蘭說,”它會給你錯誤的安全感”,”有人會說,『我做了抗體檢測,所以我不戴口罩了,或者是我要去看演唱會,因為我知道我已經免疫了。』”

  卡普蘭也擔心,民眾以做了抗體檢測為借口,當順序輪到時反而不去接種第3劑加強針,”就算你有抗體,也不代表你有足夠抗體來對抗新變異株。”

  他說現在很多人在網絡上看到信息、自己研究一番後就想來驗抗體。

  62歲的房地產經紀人柯恩(Terry Cohen)表示,”面對Delta變異株,我想知道我在什麼位置,我想了解我的身體發生了什麼事。”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55304/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