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倒下京圈老炮崩盘,又有他

日期: 2021-08-03
新闻主题: 好莱坞,奥斯卡,世界杯,范冰冰,章子怡,赵薇,杨幂,王菲,成龙,林志玲,巩俐,林志玲,谢霆锋,李冰冰,刘亦菲,刘德华,汤唯

来源: 文十叁

  因为一名女性的勇敢发声,这次吴亦凡再也无法逃脱……

  

  其实早在四五年前,一个微博名为“小G娜”的女网友,公开了自己和吴亦凡的照片,力锤他私生活不检点。

  然而当时吴亦凡是所有人心当中的“清纯大男孩”,看着他陷入混沌,背后的“姐姐们”很快组成战队。

  前有亿万粉丝揭竿而起,后有圈内大佬苏芒、马薇薇发言力挺。

  小G娜是用足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将“签哥”拉下马,人家不仅毫发无损地继续游走娱乐圈,背后还多了更多的京圈大佬。

  2014年5月,吴亦凡在韩国出道两年后,和SM公司解约回到了中国发展,在徐静蕾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中首次露面。

  虽然是主演,但票房爆冷,演技鸡肋,基本没人注意。

  

  而让他头一次引起关注的,是在管虎导演、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当中,他饰演了整部片子的灵魂人物“三环十二少”。

  

  这部剧来头不小,除了管虎和冯小刚之外,它背后的出品人是从小在北京二环长大的兄弟王中磊、王中军。

  当时,冯小刚毫不吝啬地夸赞了拖他后腿的晚辈:

  吴亦凡改变了我对年轻人的偏见。

  

  总之在一众京圈老炮的保驾护航之下,吴亦凡顺利闯进资本圈。

  直到如今东窗事发,曾经的大佬都沉吟不语,暗处颤抖。

  此次事件成为了继郑爽之后的,又一次娱圈大地震。

  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似乎圈里的每一次地震,背后都有一个冯小刚。

  冰冰、郑爽、还有这次的“吴签”。

  

  作为国内的“三大导”之一,第五代导演的领头羊,和陈凯歌、张艺谋并驾齐驱的人。

  他的性格大家也有目共睹,火爆、直接、敢说敢作,他有一个外号叫“冯大炮”。

  到了2006年《和青春有关的日子》开播之后,冯小刚的外号又换成了“冯裤子”。

  今天咱们聊聊“裤子”,也聊聊“大炮”,和京圈的二三事。01

  孟广美曾在《圆桌派》里提到过:

  “一个私人的局里面,我就看到冯导,正在跟我们中国的某着名企业家讲话的那些内容,其实真的蛮跌破我的眼镜的,这么一大腕儿的导演,他的身段可以这么的低,把自己放到那么那么的微小”

  

  其实吧,冯小刚出身市井,既没有北京大院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名校光环。

  能有今天这番光景,全靠拍得一手好马屁。

  高中毕业以后,学习也不好的冯小刚进入部队是最好的选择。

  一开始,他被分配到了粮食仓库当宣传员,心比天高一心想做大做强的冯小刚怎么能甘心。

  然后又托人找关系,把自己调到了某大企业的工会,结果还是当宣传员……

  不过,在这个小职位上,他结交了日后北京电影圈里的一位大佬:郑晓龙。

  

  1984年,剧情片《生死树》开拍,26岁的冯小刚死皮赖脸地给自己讨了个美术助理的职位,也算是和影视圈沾上了边。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坐上了美工师的位置,成为了剧组里比较重要的工作人员。

  

  

  这几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马未都、葛优、王朔等诸多名人。

  为冯小刚日后的多重身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懂得抓住每一次机遇,懂得顺杆子往上爬。”

  这是冯小刚一直奉行的人生格言。

  1986年,又在郑晓龙的引荐之下,冯小刚第一次见到了王朔。

  

  此人非常有才,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京圈导演,基本上都改编和拍摄过他的小说。

  文学界也给过他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继老舍之后,对北京语言发展贡献最大的作家

  关键是王朔随性、毒舌,谁要是敢惹他,他准能不带脏字的把人骂到回家找妈。

  有实力、有地位、讲义气,冯小刚发誓一定要当他的好兄弟。

  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冯小刚只要是见着王朔,自然少不了“阿谀奉承”一番,说他“抬头望见北斗星”,这谁能顶得住。

  王朔听着也得劲,时间一长就认下了这个小弟。

  从此,冯小刚也有了靠山。02

  在马未都、叶京等人的心里,冯小刚是一个“极会说话”、“特会来事儿”的人。

  叶京说过,冯小刚渴望成功,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得下。

  “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他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利用更聪明的人。”

  这句话不是贬义,穷苦人家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做小伏低。

  跟王朔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了,冯小刚和他在精神气质方面也是一脉相承。

  

  看着王朔写得那些东西火得一塌糊涂,冯小刚心里盘算。

  他能写,我也能写。

  回到家后,冯小刚苦心钻研王朔的小说,无论提起哪一个情节,他基本上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创作《编辑部的故事》时,王朔、马未都等人一起商量着弄个喜剧玩玩,但是又不知道写什么题材,稍微一不留意就得罪了一大帮人。

  情急之下,几人决定就地取材,拿自己当题材总不会惹人了吧,这才有了《编辑部的故事》。

  

  只是,剧本写完后,交到了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苦等许久都未见消息。

  直到几个月之后,人家才回话可以拍,但是剧本丢了。

  几个人气得骂娘, 又不好找茬闹事儿,好在大纲还在。

  由王朔和冯小刚接着写,完成之后,两个版本连郑晓龙都看不出来分别是谁写的。

  1994年,冯小刚跟王朔、葛优等人一起成立好梦电影公司,一起合作剧本、筹拍电影。

  冯小刚有了处女作《永失我爱》,剧本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空中小姐》,主演正是冯小刚未来的老婆徐帆。

  靠着这部影片,刚出道没两年的徐帆,得到了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冯小刚的名字也开始在圈内小有名气。

  冯小刚甚至自己的成功得益于王朔,用他自己的来说就是:

  “那些年,我是趴在王朔的肩膀上狠狠地吸了几口血。”

  除了语言艺术,冯小刚还靠着请吃饭、抢买单给自己赢了不少好口碑。

  

  会说话、会办事儿,又舍得请客吃饭,冯小刚左右逢源,人脉也是蹭蹭往上涨。

  谁要是和他吃顿饭,一晚上的功夫保准成了好哥们。

  正是这段时间,冯小刚结识了华谊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二人。

  当时的华谊,主营还是广告,客户都是公家单位,尽管腰缠万贯,但有钱没地儿花。

  而好梦电影公司此时正是缺钱少人的时候,三个人把各自的烦恼一说,一拍即合。

  之后,他们正式和华谊形成合作。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冯小刚搓着手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一飞冲天的时候,王朔却“栽”了。03

  90年代中期,王朔被扣上了“痞子文学”的高帽,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但凡是他参与制作的电影一律不准上映。

  几千万打了水漂,冯小刚是到处找人哭。

  为了躲个清静,王朔远走美国,走之前对冯小刚说了一句话:“你有机会活,我们就不要一起死,他们是冲着我来的。”

  本来是一句兄弟义气的话,可到了冯小刚耳朵里就成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诀别。

  从此文学电影界,再也没有了王朔的名字,但是这可把冯小刚给愁坏了。

  1997年,冯小刚擅自把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了剧本。

  这部电影就是中国第一部贺岁档电影《甲方乙方》。

  

  为了让剧本过审,冯小刚连署名都没给王朔,而是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来只想试试水,但没想到这部电影不仅票房爆炸,还一举拿下了当年的百花奖。

  因为这部电影,冯小刚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后期还加入了华谊兄弟。

  王朔看见自己的故事被搬上荧屏,但是连个署名都不给,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后来冯小刚也找过王朔,但是却吃了个闭门羹,两个人就这么着结下了梁子。

  

  曾经硬着脸皮认识的京圈人物也都开始疏远他,个个明嘲暗讽,那段时间,冯小刚是挣了票子,丢了面子。

  叶京作为王朔的挚友,为了给冯小刚颜色看看,直接搞出了一部名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电视剧。

  剧里有一位欺软怕硬,爱哭鼻子的“冯裤子”,再加上饰演这一角色的演员冯磊也和冯小刚神似。

  

  叶京也承认,这个角色身上部分细节取材于他所认识的冯小刚。

  从此,“冯裤子”成了冯小刚的黑称。

  2009年,随着华谊的正式上市,冯小刚分到了不少股份。

  上市当天,冯小刚看着蹭蹭上涨的股价,直接抛售了一部分,转手就赚了2亿。

  

  2009年,冯小刚筹拍《唐山大地震》,为了还原真实场景,大手笔买设备,甚至还把老婆徐帆从家里请来0片酬出演。

  

  电影上映以后大获成功,外界一度将其封神,此时的冯小刚是非常膨胀和自负的。

  自以为羽翼渐丰,觉得就算没了王朔自己也能闯出一片天地。04

  有了“代表作”和“封神作”,冯小刚腰板直了,底气足了,甚至有点自信“过头”了。

  巨大的成功,暴露了冯小刚“对下傲慢”的性格。

  “我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能有票房,拍娱乐的有票房,拍不是娱乐的严肃题材的照样有票房,没准比那娱乐还高,没办法,谁能超过我?你给我找出来一个?”

  

  记者、影评人、观众、演员,基本上他都骂过,尤其是骂记者,在业内是出了名的。

  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时,指着记者的脸骂对方无耻、混蛋、“我**想大嘴巴抽你”之类的脏话。

  虽然事出有因,但毕竟是公开采访。

  放眼娱乐圈的明星受到威胁基本都是直接起诉,骂街的还真没有几个。

  

  2017年上海电影节,冯小刚更是直接对衣食父母开喷,称:“是垃圾观众制造了垃圾电影。”

  

  所谓欲让其亡,必先让其狂。

  2018年时,冯小刚还非常自信地和华谊兄弟签了一个为期5年的“对赌协议”。

  华谊兄弟以10.5亿的价格收购冯小刚的空壳公司,但他必须每年净利润达标,否则就要赔付巨款。

  为了利润达标,冯小刚声势浩大的推出电影《手机2》。

  

  但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崔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冰冰被阴阳合同拉下神坛,冯小刚难逃“对赌失败”的结局。

  不知道,他是高估了自己还是低估了别人,反正这次的娱圈大地震,他被卷了进去。

  

  有了这次的教训,冯小刚决定还是夹起尾巴做人,走自己的老路,谁红就往谁身边蹭。

  2019年,郑爽在被曝和张恒分手以后事业心大增,资源也得到了巨大飞升。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当中,时尚圈、代言、奖项全都朝她袭来。

  

  影视资源更是出奇的好,光是2020一年时间,郑爽的常驻综艺就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

  优酷、腾讯、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也纷纷朝她抛来橄榄枝。

  最离奇的,还是之前跟她毫无交集的冯小刚,邀请她参加了《如果芸知道》的首映礼。

  

  这部电影里既没有她出演,更没有她投资。

  在庆功宴上,冯小刚跟成龙、王中军、张国立等一票大佬介绍,郑爽是他的“新朋友”。

  聚餐之后,冯小刚还在郑爽的微博下留言,语气十分殷勤。

  

  那么郑爽到底何德何能,让一贯怼天怼地的小钢炮这么温顺?

  如大家怀疑的那样,郑爽攀上了真正的高枝,是冯小刚都需要拍马屁的高枝——北京文化的董事长宋歌。

  宋歌是冯小刚的好哥们,曾经是万达的高管,投资出品了《流浪地球》、《战狼》、《我不是药神》等一系列爆款影片,一度叫板华谊。

  

  看着宋歌将代言和资源流水一般的往郑爽那送,冯小刚很识相地拍起了这个“新朋友”的马屁。

  只要是她不作妖,时尚咖+电影咖再加上天生的“话题女王”的体制,不愁变不成第二个范冰冰。

  但最后,硬的碰上了不要命的,郑爽的京圈之路在一夜之间断送,明星梦也全都成了泡沫。

  不过,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不愁找不到下一个。

  冯小刚也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吴亦凡就是他的另一条退路。

  

  当年吴亦凡从韩国回来后被“京圈女王”徐静蕾看上,出演了多部文艺片主角。

  说起徐静蕾和冯小刚也算是“师出同门”,都是因为王朔才迈进了京圈的第一步。

  然后一步步走上了“京圈女王”的位子,她的路子和冯小刚也差不多,但她可比冯小刚聪明多了。

  大家要是想听她的故事可以留言,后续专门搞一篇关于她的文章。

  

  说回吴亦凡,徐静蕾虽没能将他捧红,但人家却有个狂热粉丝綦美合。

  綦美合的老爸是宾利和劳斯莱斯的代理商綦建虹,他与成龙有一家耀莱成龙影城。

  然后又借着成龙攀上了周星驰。

  

  背后有着贯穿着京港这么大的资本圈,也难怪冯小刚拍他的马屁。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成为了耀莱公司的股东之一。

  

  在2020到2021年间,吴亦凡在参加了多档综艺后,蹿红为顶级流量小生,冯小刚也跟着一起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吴亦凡太年轻,不懂得收起锋芒,多次被曝出丑闻依然不管不顾,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末

  不得不说冯小刚很会看清事实,紧跟潮流。

  流量当道,找的都是顶流,为了不让自己被踢出局,虽然看着是拍了晚辈的马屁,但其实是想稳定自己在圈里的地位。

  

  唉,都是为了生活,只是他也没想到两位晚辈玩得这么花,次次都捅出大篓子,还次次都遇上了“雷神之锤”……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47221/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