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萬不如三十退休,奔向自由

日期: 2021-04-22
新聞主題: 裸照,寫真,視頻,惡搞,美女,自拍,搞笑

來源: 槽值

  你有權在任何時候相信內心的秩序,奔向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

  現在的年輕人,最熱衷的事情,不是戀愛,而是搞錢。

  微博上搜索好運錦鯉轉發,百分之九十九的網友都在高喊著發財暴富。有人把神秘的唯心主義貫穿到底,從壁紙到頭像再到手機殼都在彰顯同一個理念:

  “只要我拜的財神爺夠多,人民幣就一定能來找我。”

  

  辣妹Lisa也逃不脫這波中國文化輸出

  在如此洶湧的掙錢熱潮之下,衡量財富的標准自然也被哄抬得水漲船高。其中,實現“財務自由”,就被稱為年輕人的終極夢想。

  在這個大家都說“倦了”、“累了,毀滅吧”的時代,有一群人一直努力工作,把“實現財務自由”六個字刻煙吸肺,投身於內卷大流玩命幹。

  促進他們許下如此宏遠並勢必達成的動力是什麼?你肯定很難想到。

  退休。

  

  “賺夠錢,炒老板”的生活方式——正讓年輕人心馳神往。

  

  1

  想退休,我們是認真的

  就在前幾天,中年帥哥趙文瑄的退休生活上了熱搜。

  短暫逃離工作的他,住在山清水秀的鄉下寺廟旁邊,養貓養狗健身喝茶,沉迷網絡游戲和小說,談起那段日子他興致勃勃——

  “再也不會有壓力哪段台詞沒背了。”

  

  活脫脫上演了一出演藝圈打工人的“涅盤重生”。

  明星對退休的強烈渴望和普通民眾達成了一致。

  一時間,評論裡炸出來一片檸檬精,紛紛表示看到了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有人總結起晚年的愉悅清單:

  

  逛公園、泡博物館、喝下午茶,這些令年輕人艷羨的“慢樂趣”,是討論區被津津樂道的“最終幻想”。

  民間高手們沒有止步於“白日做夢”,他們立志把退休事業切身實踐,將理論照進現實。

  前一陣引起廣泛討論的#39歲網絡程序員入住養老院#的新聞,雖然該技術員是因病被迫入院,但這一段朝9晚6的生活卻意外讓他煥發新生,性格變得開朗了,人也愛說話了,整個人都脫胎換骨判若兩員。

  

  與程序員因禍得福不同,這幾位50+姐妹則是有組織有計劃地組團乘風破浪,她們約定好退休後一起前往雲南麗江,並在當地購置了一個小院子,抱團養老成立快樂的一家,可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如果說,他們分別上演了《叛逆的程序員》和《中年女性版愛拼才會贏》。

  那麼接下來這幾位初生牛犢不怕的00後選手更藝高人膽大,激情奉獻巨制:《退休吧,後浪》。

  

  眾籌改造宿舍創辦養老院,只為提前體驗退休生活

  你以為00後整日泡吧沉迷游戲夜不歸宿,發愁於揮霍不盡荷爾蒙和青春的活力。

  實際上他們早已步入精神老年,打太極、踢鍵子、下象棋、喝茶讀報,以及做艾灸,才是新生代的最潮愛好。

  

  可能有人會說:“年紀輕輕,怎麼一點拼勁都沒有?”

  面對質疑,他們這樣回應:

  

  既讓人哭笑不得又令人羨慕到牙癢。

  這些看似荒誕的退休群像只是“退休群體生活現狀”的一小部分,其實它不僅僅只是無厘頭的生活行為藝術。

  更專業的名稱是:F.I.R.E.運動。

  2

  年輕人渴望的退休是什麼

  F.I.R.E.即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意為“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這一概念最早在美國的中產階級當中流行起來,信奉這一生活方式的人們希冀於通過降低消費欲望以及努力工作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之後依靠4%的大額理財收益生活,就此實現提早退休的夢想。

  

  也就是說,FIRE一族們掙足本金,靠理財收益令被動收入大於生活開支,開源節流實現財務自由。

  再直白點講就是::

  FIRE並非不工作,而是盡快擺脫“出賣時間換金錢的工作”,重新回到最初的理想中,尋求真正的熱愛,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與普遍意義理解的“鹹魚養老”不一樣,這些提前進入退休狀態的人們,大多有著明晰的生活目標。

  只不過,這個目標不再是錢。

  對於他們而言,金錢財富不再是衡量是否成功的標准,而是成為了通往品質生活的橋梁。

  它代表著不必壓榨自我投身到毫無意義感的工作,同時也能夠遵循熱愛,在金錢的安全感之下摒棄世俗價值體系,僅以精神趣味為准則,重新掌控生命的旅程。

  先實現F.I.R.E的低欲望松弛生活,再“Fire”掉老板,達成“打工人”解放。

  

  “退休”之後,他們將毫無後顧之憂地自由做真正喜愛的工作:

  有人被漫長的996甚至007拖垮了身體,選擇在三十五歲這個坎兒離開公司,回到家鄉經營小旅館;

  有人熱愛旅行,辭職後一邊環球旅游一邊給自媒體寫游記,幾番下來竟也積累了一定的流量,達到了變現;

  還有人從小喜歡鋼琴,財富自由之後去給小朋友們上課,既能維持熱愛,也不至於和社會脫節。

  

  事實上,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洋氣的F.I.R.E.還是本土化的“退休”,這種“預備失業”的熱潮並不是突然興起。

  《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中顯示,18歲到34歲的年輕人中,78%的人以及開始進行退休儲蓄,月均儲蓄額達到了994元。

  同時,早點退休的“廢柴”心態也更加迫切,從此前的57.6歲降至55.8歲。

  二十歲出頭就開始期待退休生活的人群,無論在哪,都不是少數。

  

  3

  低欲望的退休者,拒絕被綁架

  二十出頭就開始展望退休的年輕人,都經歷了什麼?

  美國人類學家David Graeber曾在《狗屁工作:一種理論》中表達了對於日常工作的不滿。

  他認為:“世界上有數百萬人——文員、行政人員、顧問、電話推銷員、公司律師、客服等——都在毫無意義的、不必要的工作中辛苦勞作,並且他們也心知肚明。”

  當然,這一說法並不完全准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人們如今能從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越來越少了。

  在現代社會,大部分人都必須花費更加冗長的時間來應付制度的傾軋、KPI的考核乃至勞動時間的剝削,這樣大量重復性的工作直接引發了“內卷化”潮流,但毫無價值感的忙碌只能讓年輕人們陷入越拼越喪的惡性循環。

  

  哲學理論中,“勞動和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手段。

  我們都明白,工作的首要目標不應當是機械的財富累積,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需要面對的就往往是高強度、快節奏的系統運轉。

  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嚴絲合縫地成為那顆螺絲釘。

  

  不少選擇早日退休的人,都曾擁有一段甚至多段高收入經歷。

  但他們仍然在所謂的“人生巔峰”到來之前選擇了離開,轉而去追尋更加自由的生活。

  

  這種選擇也大多和價值感相關。

  傳統教育體系下,年輕人們不斷被成功學思想浸潤,考第一、好大學、好工作,這些潛移默化中成為了普世意義上的終極目標,但身處這一法則中的人是否快樂,鮮少有人考量。

  因此大抵能推測出退休一族們的心理變化曲線:年輕人們在經歷低價值感的工作之後幡然醒悟,尋找到更願意投身的理想,也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改換賽道。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並非是全然跳出舒適圈,而是安全區的再拓寬。

  一位退休族面對這個問題時引用了《無聲告白》中的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除卻外在賦予的社會價值,對於自我的探尋才是每個生命體的終極主題。

  “當你感覺這個世界充滿了俯視自己的巨人,當你感覺仰著頭成了一種掙扎,希望你能夠想起生活中除了成就還有更多的東西值得去追求。”

  退休,說白了只是一種多元化的人生選擇。你有權在任何時候相信內心的秩序,奔向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30052/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