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这是今年有人情味的综艺

日期: 2021-04-18
新闻主题: 好莱坞,奥斯卡,世界杯,范冰冰,章子怡,赵薇,杨幂,王菲,成龙,林志玲,巩俐,林志玲,谢霆锋,李冰冰,刘亦菲,刘德华,汤唯

来源: INSDAILY

  曾志伟回归香港无线,担任综艺科副总经理。

  同去无线的还有王祖蓝,他的Title是首席创意官。

  应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俗语。俩人入驻TVB后,炮制了包括《寻人记》?《开心大综艺》及《劲歌金曲》等在内九个全新的综艺节目——在这九个节目里,打头阵的是由方东升主持的《寻人记》。

  

  《寻人记》极其讲究姿势。

  它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闻影像资料为基础,把目标锁定成那些新闻小故事里的主角,通过网络、校友会、医生及街坊四邻,在茫茫人海里找寻这些当年的被访者,让观众感受到“那些年、这些人”的成长和蜕变,给观众一种“由小见大、以人窥时”的趣致。

  它不是要娱乐谁,更不是要讨好谁。

  它就是要在轻松又深情的叙述里,要在“由小见大、以人窥时”的趣致里,让我们看到这些普通人的成长,去了解他们的故事,顺便在这些看似很有典型性、实则极具普遍性的转变里,窥视当个人被悬置于时代转变时的演变与辗转。

  或者可以换个更直接的说法:它就是要在同一主角身处两个时代的对垒中,既让我们看到个人的变化,也看到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这是细微的,这细微也恰好是《寻人记》的命门,更是它力量的源泉。

  比如第一集《寻找“大家姐”》,来源就是1986年《新闻透视》节目里的主角“大家姐”倩仪。由于父母外出工作,年纪小小就要身兼母职来照顾弟妹,11岁已经当家煮饭,三号风球之下带着弟妹一起放学,在屋邨社区的儿童中心玩耍,玩到中心关门才带着弟妹回家。

  当年的影像资料,并没有保存“大家姐”的全名和地址,甚至这个只局限在屋邨社区儿童中心的片段连她当时就读的学校都没有记录。节目组只能在少到可怜的镜头一瞥里,认准“坪石邨”这个地名,顺藤摸瓜、曲折辗转,才找到现在已是家庭主妇的“大家姐”倩仪。

  以前照顾弟弟妹妹的她,现在照顾的是6岁的儿子“潮潮”,和1岁的“沣沣”。

  

  “大家姐”倩怡今昔对比,小图中的长发女孩就是倩怡

  节目组带“大家姐”旧地重游,回到当年的屋邨社区,才发现变化甚大:他们小时候放学常来聚集玩耍的儿童中心早已拆除,儿时相伴的那些人虽时常联系,却又不常见面。

  物,是也不是;人,非也不非。

  这就是看罢每集《寻人记》最直观的感受:当年的那些地方,虽然适时地发生了变化,却也不能说全部面目全非,大致的轮廓总还是当初的样子——也或许是作为观众,被当事人强势带入造成了观感上的错觉;而当年及今日的这些人,肯定也发生了变化,但又与当年的他们自己,秉持着极强的关联性——甚至可以说现在这些我们能称之为改变的地方,都能在当年的影像记录里,找到很明显的影子。

  这就是为什么说“物,是也不是;人,非也不非。”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第二集《肥仔“潜力股”?》。

  常言说“三岁定八十”,除了性格如是,很可能体型也如是——26年前接受采访时,成柏熙还是个6岁的肥仔,当时医生就预言说他长大后很可能依然会是肥仔;26年后再次面对镜头的他,果然还是一个肥仔,而且还保持着当年一口气吃五六个鸡翅的习惯。

  

  成柏熙长大后还是很胖很爱吃鸡翅

  成柏熙的变化,只是随着年龄而来的物理性变化,而《寻人记》对他的表面侧重,也聚焦在他的饮食和身型上。

  或许因为旧事重提、物是人非这类设定,总容易让人莫名伤感和喟叹。

  而观看《寻人记》的过程,就像是要在轻松又深情的过程里,去感受旧事重提的伤感与喟叹——尽管偶有欢声笑语,却也夹杂着物是人非,比如第五集《“校草”的成绩单》,就笼罩在好友不在的阴霾情绪里,让人唏嘘着生命短暂、珍惜眼前。

  但《肥仔“潜力股”?》中的成柏熙不是这样。

  无论小时候面对镜头,还是26年后再次面对镜头,他始终处在一种逢说话、必欢笑的状态里。就像小时候妈妈为了让他多跑几圈减肥,偷懒的他就瘫坐在地上痴痴傻笑,而成年后面对主持人方东升特意为他点的鸡翅,那边厢刚说“我最近在节食”,这边厢看到鸡翅就哈哈大笑,说自己向来都是“该节食时就节食,不该节食时就不能节食”,然后一口气吃下六个鸡翅,临了还不忘记舔干净拿过鸡翅的手指……

  似乎他太与旧事重提的伤感氛围格格不入,在目前看到的几期节目里,成柏熙反而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主角——他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心宽体胖”这个词的准确含义。

  具体而微,含情脉脉。

  这就是《寻人记》的特点:它只是把焦点放在具体而微的个人身上,并没有多么宏大的野心不试图展示世界和人生的复杂性,也不试图从时代和社会变迁里,总结或是隐喻更多暗示性的内容给观众。

  即便稍有涉及,《寻人记》也显得极其克制,克制到把所有问题的归结和反省,回落到个人身上。这就是很多人觉着第九集《坚定不「移」?》令人唏嘘的原因:

  过去数十年,香港经历一波又一波移民潮。

  去或留,各人总有本身的理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访的移民个案里,有两对父母为了小朋友的前途规划远离香港,其中最让人五味杂陈的就是其中一对王氏夫妇,丈夫王长意与爱人Alice:王长意舍不得自己的事业和工人,Alice舍不得自己的父母和出生地,但为了儿子有更好的前途,依旧选择移民澳大利亚——Alice带着儿子在澳大利亚,等待着丈夫五年后也移民的允诺,孰料仅过了两年,她就收到了丈夫的离婚协议书。

  

  虽然没能等到和丈夫的五年之约,但Alice依然觉得移民是正确的选择

  Alice坦言自己也曾怀疑过自己最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但看到儿子在澳大利亚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她又认为最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王长意却不这么认为——他把俩人的离婚,全部归结于最初移民的决定。

  同样的败局,却有截然不同的认知。

  除去世事无常,也想不到更稳妥的词句,来形容人事无定的变局。

  而《寻人记》要做的,就是在世事无常之外,寻获到那一点“常”,在看似有变的人生里,捕捉到不变的人情世故,由此让人去体味到硕大无朋的人生里,那恒常的温暖和慰藉。

  也就是说,《寻人记》的性格是外向型的,内容建立在七情之上,既能在地域上戳中香港本土的受众,又能在情绪上捕捉到香港之外的观众。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29246/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