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多愛算命 星座塔羅牌都輸了

日期: 2021-03-05
新聞主題: 裸照,寫真,視頻,惡搞,美女,自拍,搞笑

來源: 網易數讀

  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在寺廟附近,我們或多或少都眼見耳聞過算命占卜的“大師”們。

  隱蔽的屋子、天橋上的小攤、神秘的《易經》圖譜,是很多人對算命的印象,不過現在,你跟“大師”之間的交流,只需要一部手機。

  互聯網算命這事兒並不新鮮,毫不誇張地說,在某搜索引擎上打下“免費算命”四個字,相關結果多達6千萬個。

  昔日的街頭算命先生,如今已經轉戰線上,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這裡面甚至還有看面相的“AI 算命”,分分鍾就能生成一篇比你畢業論文還長的命理分析報告。

  有多少年輕人算過命?玄學的背後有多少生意?熱衷於算命背後又是什麼心理?

  年輕人怎麼開始悄悄算命了

  以前的算命先生,擁躉總是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但其實,年輕人也開始算命了。

  為了探究年輕人如何算命,不久前我們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發現有接近80% 的被調查者提及自己有過算命行為,其中有九成參與算命的年輕人接觸過互聯網算命平台。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剛開始記事的年紀就被父母或長輩帶去算命,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算命“啟蒙”。根據我們的調查,參與過線下算命的人中,超過四成的人都是“被父母或親人帶去參與”的。

  “如何看待男朋友的媽媽要去給我倆算命?”

  “如何看待家裡人為你算命的問題?”

  “我爸花了一萬塊幫我算命,怎麼看?”

  知乎上這類問題也不少見。我能怎麼看?如果非要算一卦,我當然更願意躺在床上用手機看啊!

  比起被帶去算命先生那裡當面算上一卦,身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年輕人更習慣拿起手機在網上測一測。在年輕人中,有過線上但從未有過線下的比例為37.82%,遠大於只有過線下算命的7.09%。

  

  參與調查的人中,有六成是通過微信或朋友圈等人際分享的方式進入互聯網算命平台。近幾年算命行業的火爆,說是乘了社交媒體網絡的東風一點也不為過。

  有趣的是,年輕人雖然認為“封建迷信不可取“,但還是忍不住算上一卦。

  在我們的調查中,64.01% 的人既參與過算命又勸誡過長輩,還有34% 的人一邊勸誡長輩,一邊為算命花錢,“我算過命,我占過卜,我甚至還花過費,但我真的是個抵制封建迷信的好孩子!”

  

  八字、星座、面相……當代人算命的姿勢,我賭你十個指頭肯定數不過來。當然,最受歡迎的算命流派你肯定不意外。八字算命、星座羅盤和塔羅牌占卜是“大眾之選 Top3”,放在算命界,都得被稱為“顯學”。

  而年輕人最青睞的,還是星座羅盤與塔羅牌占卜。30歲以上有過星座羅盤和塔羅牌占卜經歷的人數占比為41.29 %,而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到了62.05%。

  

  如此看來,算命這事,外來的和尚也會念經。對比起周易八卦、六爻占卜、紫微斗數的稍顯晦澀,占星術的輕松易懂成為了優勢。

  至於塔羅牌,除了有炫酷的色彩和卡圖,它還更加“有求必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連“我早上該喝牛奶還是豆漿才能確保考試一切順利”這樣的問題都可以獲得具體的“指點”。

  玄學的生意經,到底有多少賺

  按理說比起老幾輩的人,青年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未知現象也更能理智看待,但為什麼他們還會癡迷於算命,來解決自身遇到的困惑?

  算命作為一種卜筮活動,其心理動力來自於人們對未知和風險的不確定感、焦慮感。

  正如斯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中所說:“人們常常陷入法則全然不起作用的各種困難之中。”很多東西是不確定性的,“所以,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顯示出隨便信奉某種東西的傾向。”

  在現實中,有太多事情會給人帶來焦慮感了。當代人都為了什麼算命?年輕一點的人更多為求愛情,為求學業,渴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年長一點的人更多為求事業,為求風水,希望財富能夠更上一層樓。

  

  現在的年輕人,輕易就可以看到網絡紅人們一夜即暴富,平地起高樓,而自己卻在一畝三分田裡,不想一眼就能望到頭。

  同時,主張個人情感為先的現代婚姻戀愛模式也讓他們倍感焦慮。

  

  某視頻網站下測情感的視頻號下的高贊評論

  有需求就有生意,否則也不會有“算命先生”“命理師”“占卜師”等職業。根據我們的調查,一半左右的人都舍得為算命掏錢,少則50、100元,多則上千也很常見。

  尤其是線下算命,面談式的固定模式基本都會讓有求者掏出鈔票,從不花費的人占比僅為24.2%。

  

  算命服務,本質上可以算是咨詢類服務,“大師”的釋疑解惑自然是最值錢的。

  線上的算命,你想要一分錢不花,當然也可以做到,算命平台照樣會給你一席簡短的預測,不過如果想要看完整的,就是另外的價錢了。

  

  除去這種誘導式的“查看收費報告”,在電商平台上,也有很多算命的“師傅”,他們的價格區間在30 - 2000元不等,最炙手可熱的店鋪,一個月就有超過5萬單的生意,至少月入150萬。

  線上算命的產業體量和盈利模式絕不僅僅止於“咨詢大師解惑”這麼簡單。在互聯網的土壤下,線上算命平台對於消費心理的把握和產業鏈的延展超出你的想象。

  互聯網上占卜師們坐擁數萬粉絲進行“遠程算命”,在某視頻網站,熱門的塔羅牌占卜視頻點擊量就超過了200萬次。

  從某些占卜博主公開發布的招聘廣告你也能看出來,他們深知在這個流量就是黃金的時代,在現有規則內玩轉流量市場或許比玩轉占卜之術要來得更加重要。

  

  占卜博主公開發布的招聘廣告

  距離算命大師,你還差一步

  算命能有這麼大的市場,當然是因為有人信。

  在我們的調查中,51.3% 的人對算命結果“將信將疑”,其次是“視當次結果而定”,占比28.3%,完全不信的人僅占17%。

  但是,如果你想拿“算命大師”的頭銜忽悠夏洛克·福爾摩斯,他會滔滔不絕地給你講起“巴納姆效應”。人們極易受到誘導,把那些模糊、籠統、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描述當成是對自己量身定制的、獨一無二的描述。

  學會這一招,成為算命大師再也不是夢。我攤牌了,其實我也是個“算命大師”,我能穿越屏幕洞察你的心境。你還別不太信,我先小露一手描述一下你本人的性格:

  1、你時不時會嚴重懷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決定。

  2、你向往一定程度的變化與多樣性,當受到約束與限制時會變得不滿。

  3、你以能夠獨立思考為榮,若別人的說法缺乏令人滿意的證明便不接受。

  4、你覺得對別人太過坦誠地剖白自我並不明智。

  5、你有些時候外向開朗、樂於社交,另一些時候內向矜持、不事張揚。

  6、你的有些願景可能不太現實。

  7、安全感是你人生的一大目標。

  這就是巴納姆有名的實驗,這項實驗的結果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收到了對自己性格非常貼切的描述。仔細思考一下,這些描述都是“很容易正確的廢話”。

  我們在某算命軟件上隨機輸入性別、姓名、生日,在出來的測運報告中,籠統描述人性格的多個詞,例如“熱情”“心性自由”“擁有智慧”等都重復出現。

  

  而且,測運者被要求提供的個人信息越多,就越會相信反饋的預測結果更加准確。據我們統計,為了得到更准確的預測,有83.9% 的參與者輸入過自己的真實信息。

  其次,“虹式話術”也是“算命大師”們常用的手段了。他們會盡量在一句話裡把正反兩方面的可能性都覆蓋到,從而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1]:

  “你有些時候外向開朗、樂於社交,另一些時候內向矜持、不事張揚。”

  “你在不少時候挺安靜內斂的,但是一旦真正活躍起來的話,你也不介意成為眾人的關注焦點……”

  可是有人就是命理玄學的忠實信徒,“幸存者偏差”效應在算命領域尤為明顯。

  上到某知名企業家公開說“我迷信風水”,下到小老百姓看生辰八字,算命這件事情真的經久不衰,但無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語境裡,算命逃脫不了“封建迷信”的標簽。

  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人也知道算命並沒有什麼科學性,選擇算命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有時甚至還可以慰藉一下心靈。

  

  絕大多數人也還遠沒有把命裡玄學篤信到“信仰”的程度,39.4% 的人算命是為了試試轉運的方法,更多還是抱著功利性的目的。比如,我最近要考試了,跑去求個簽,我渴望戀愛了,跑去求個桃花,我想買基金了,跑去測個財運……

  如果真有人對於算命測運虔誠無比,當他祈願時,他想的肯定不會是“上天啊,有一個罪孽深重的靈魂渴望您拯救”,而很可能是“老天爺啊,我基金全壓白酒上了,來個逆風翻盤吧!”

  要是結果不好怎麼辦?大不了再測一次嘛。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21826/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