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這種富二代,真羨慕不起來

日期: 2020-10-20
新聞主題: 好萊塢,奧斯卡,世界杯,范冰冰,章子怡,趙薇,楊冪,王菲,成龍,林志玲,鞏俐,林志玲,謝霆鋒,李冰冰,劉亦菲,劉德華,湯唯

來源: 居裡生活筆記

  明明是個喜劇節目,岳雲鵬卻哭了。

  在《德雲斗笑社》裡,他活活被郭德綱誇哭了。

  師徒倆對面而坐,岳雲鵬奉紙遞筆:“您寫我一個缺點,能改進的那種。”

  郭德綱輕描淡寫:“你現在啊,真的沒啥缺點了。”

  

  剛出口,岳雲鵬輕輕歎了一聲“哎喲”,眼淚刷一聲掉下來。

  

  35歲的岳雲鵬,學藝登台16年,相聲界當紅的角兒,笑著淌淚:“這麼多年了,突然間被認可了,長大了。”

  

  有心酸,更有釋懷。

  郭德綱的“挫折教育”,道上出了名的狠,怒訓十幾年,一句“沒毛病”,像雲開見月、出師下山。

  誰能不歎?

  郭德綱也歎:“一個岳雲鵬,一個郭麒麟,從沒誇過,多好,都得罵。”

  

  若說愛徒岳雲鵬是心酸,那親兒郭麒麟,則是心疼。

  郭師傅罵兒子,非同一般,借他的話:“把他自尊全部打掉。”

  

  還記得2012年五一,郭麒麟為師哥岳雲鵬助演,怎料選本不盡人意,現場太“溫”。

  回家後,郭德綱把他痛罵到半夜,翌日怒氣難消,斥道:“蠢子無知,糊塗至極。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老爸教子,公開處刑,有人鼓掌,有人質疑。

  這一年,郭麒麟也才16歲。

  

  他是名聲在外的德雲少班主,也是有苦難言的最慘星二代。

  小時候,郭麒麟不愛吃菜,老郭就偏給他碼了一大碗菜。哭是吧?那你哭,哭完了還得吃。

  

  又一次,郭麒麟吃飯時口渴,拿了瓶飲料放桌上,老郭走來整瓶給他倒飯裡,轉身離開。

  吃頓飯,郭麒麟沒少掉眼淚。

  但他哭,不是因為那碗菜,更不是因為那瓶水,是因為一句“為什麼?”

  為什麼別人都有椅子坐,他卻只能坐在樓梯上,捧著碗,一口眼淚一口菜,死命往裡咽?

  

  因為他是少爺。

  他和老郭去打羽毛球,摔草裡了,哭著抬頭,父親正眼都不看,還在和別的小孩笑嘻嘻地玩。

  

  為什麼別人有老爸疼,他卻要流著眼淚爬起來?

  因為他是少爺。

  在老郭心中,玉不琢不成器,你是我兒,我便多加三成力。就要傷你自尊,就要在大庭廣眾罵得你一文不值、顏面掃地。

  

  人越多,我越來勁,你越哭,我越得意。

  

  “我把他欺負夠了,遠比以後出去給外人欺負,我心裡好受。”老郭義正言辭。

  但老郭從來不打兒子,一個指頭都不碰,他就是懸在郭麒麟頭上的一耳光,是童年時期的烏雲蓋頂。

  

  老郭打了個特傳神的比喻:“就像槍斃前的40分鍾。”

  

  這總讓我想起小時候犯錯,父母舉著手指倒數“1-2-3”。

  郭麒麟也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別的徒弟是碎片,我被碾成了粉末。

  

  往事如風輕輕吹,低到塵埃裡。

  他講過一件“奇事”。一天家裡突然來了個微胖男人,進門就說:“我是你爸。”

  

  聽起來像個段子,讀下去是滴眼淚。

  那是六歲前,郭麒麟第一次見到父親。

  小時候父母離異,郭麒麟丟給爺爺奶奶帶大,別人有媽媽接放學,有爸爸開家長會,他羨慕。

  

  但他不吵不鬧,只是有點內向和自卑,他抱著老爸留下的一本《單口相聲小段集錦》,當寶貝。

  6歲,爺爺奶奶帶他去看老爸,在出租屋裡,郭麒麟站在凳子上,給父親說了段相聲。老郭不為所動。

  後來,經紀人王海告訴郭麒麟,你爸當時熱淚盈眶跟我說:“我兒子站板凳上說了段相聲,我是多不希望他說啊......”

  

  彼時,郭德綱闖蕩京師,混得不好,房租交不起,別人在外面砸門罵街,他在屋裡不敢吱聲。

  說相聲有沒有出頭日?他心裡沒底。

  但後面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了。德雲社時來運轉,直上雲天,少爺從天津遷到北京。

  旁人以為班師回朝,迎來的卻是千錘百煉。

  

  郭德綱,吃過太多苦。

  和很多人的父母一樣,見過人情冷暖,嘗過世態炎涼,作為“過來人”,他把吃過的苦熬成黃連湯藥,逼著兒子喝下,生了抗體,以求長大成人,少病少痛。

  

  今年郭麒麟24歲,德雲社多大,他多大。

  人前人後,圈裡圈外,大家都贊他懂事,懂事到心疼。

  

  他更能忍,也藏得更深,更善良,也看得通透。

  

  他談愛情,愛情是錦上添花,不該是雪上加霜,結不結婚,沒有對錯,只有理解。

  

  

  他談人生,“我對所有事都不抱期待,就不會有失望”。

  

  他談痛苦,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說與不說,無助於我。

  

  相比父親,他少了點嫉惡如仇,多了點甜喪溫柔。

  有人說:喜歡郭麒麟的不一定喜歡他老爸,但喜歡郭德綱的一定喜歡他兒子。

  華少說:“你不像你爸教出來的。”

  在郭麒麟的成長中,若說父親的“挫折教育”是一碗苦藥,師父於謙的傳道受業便是喝完藥的那顆糖。

  

  郭麒麟收過兩封家書,一封老爸的,一封師父的,最後一句,讓人淚目。

  郭德綱手書:“其中有命有運,要知因果懂善惡,我兒且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於謙親寫:“ 忙過這陣兒,來家陪我喝酒吧!”

  

  老郭說的是,外面風大雨大,江湖險惡,老爸給你頂著,兒啊,你大膽去闖吧!

  於謙說的是,世間紅塵紛擾,營營役役,師傅為你守著,徒啊,累了就回來吧!

  一碗藥,一顆糖,十幾載,最後還是郭麒麟吸收消化,自己治愈了自己。

  

  是藥三分毒,還須看造化。

  我只想起別人評價郭麒麟:“ 他有一千種一萬種理由變壞,可他用最善良的方式,最溫柔地長大了。”

  童年的挫折、委屈、眼淚、傷口,我們一輩子都忘不掉,但年紀大了只會笑笑,說一句:“算了”。

  

  郭麒麟用一個詞溫柔包裹起這滋味:和解。和自己,和父親。

  這幾年,郭麒麟星途坦蕩,電視劇、綜藝、相聲、電影,八方來財,頭角崢嶸。

  別人問,你爸看過你作品嗎?你爸誇過你嗎?他笑笑:從來沒有。

  

  但就像老郭在節目裡說的:“大林以為我啥都不知道,其實我都知道。”

  老郭給他的誇獎,比岳雲鵬更早、更高。

  2019年冬,郭麒麟主演話劇《牛天賜》博得滿堂彩,謝幕時,一只手忽地搭在肩上,他轉過頭,看見一身羽絨服的老父親。

  

  老郭沒說話,眯著眼笑,小郭埋著頭,咧著嘴哭。

  

  爺倆在台上抱著,保持距離,時間很短,父親在兒子背上,輕輕拍了拍。

  

  那晚,郭德綱在台下靜靜看完整場,話劇制作人湊過來問他,打幾分?

  他望著舞台,“十分兒”。聲音掉進掌聲裡,化作一封不必回的信。

  最後一幕,台下歡呼,老郭牽著小郭的手鞠躬,那年缺席的家長會,補上了。

  

  郭麒麟,哭著笑著,長大了。

  別人開始問接班的事,他只回了一句:未來的事我管不了,我只管他。

  

  “父親長滿了刺,但肚皮是軟的,總有一天我會把他拉到身後,保護他。”

  

  其實,郭德綱和郭麒麟,也不過是對普通的父子。

  有個詞很適合形容中國的父子關系:擰巴。

  不甘示弱、羞於說愛、連擁抱都小心翼翼。

  父子是兩個時代的士兵,一身盔甲,滿身是傷,害怕抱緊一點,便會傷到對方。

  

  但俗話說得好,上陣父子兵。

  我總會想到一個畫面——

  多少載後,老郭年事已高,端坐台下,折扇輕搖,眼前華彩佳景、百萬雄師。

  

  郭麒麟氣宇軒昂,再一次說起那副對子:

  生來一身書生意氣

  學得滿腹經論文章

  橫批——

  德雲少班主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798881/lang=tchinese.html